華文網

《我的前半生》羅子君:失去&得到

原創:2017年7月13日,遇見雲妮

《我的前半生》中,馬伊琍飾演的子君,是一個全職太太,家庭優渥,養尊處優,家有保姆,穿的鞋都是幾萬塊的的定制款,每天生活的最多狀態就是買買買和對抗日漸下垂的皮膚,

看上去生活美滿,家庭幸福。

然而,子君的內心是經不起一點風吹草動的,是惶恐不安的,極度沒有安全感的,看到越來越有能力的丈夫身邊的那些個年輕貌美的小姑娘,每天都在擔著心,吊著膽。

當她看到陳俊生和小實習生一起去買項鍊的時候,

立刻緊張的追過去,哪怕腳上穿著不一樣的鞋,也要忙著去宣佈主權。

之後就是一整天的心神不定,焦躁不安,一個又一個的電話打給閨蜜唐晶,讓她幫忙去調查小姑娘的來頭。

看到聽到陳俊生的任何絲蛛馬跡,都如臨大敵,都想要去搞搞清楚,反正她有的是時間和精力。

這讓靳東飾演的賀涵對她一直都不屑,對唐晶說:她每天吃飽了沒事幹,閑得無聊,

你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你管她的事幹嗎?

除了穿衣打扮時尚靚麗,根本就是一個空架子,哪個男人娶了她,不出軌才是奇跡。

賀涵的一番話道出了男人的想法,這也是子君一直害怕的。陳俊生一直以來就是她的天,她的全部,即便全世界的人都看不上她,也無所謂,只要有俊生,她的世界就是豔陽天。

老公好,她的世界就完整,老公不好,她的世界就不復存在。

所以,她要抓住俊生,

俊生是她的全部,不能失去。

害怕失去,就真的不會失去嗎?

她的閨蜜唐晶對賀涵說:對於全職主婦來說,老公出軌就等於天塌了。

對於子君來說,失去陳俊生,就失去了整片天空。

直到她不害怕失去的時候,她才能擁有自己。以前的她先是陳太太,之後才是羅子君。

到她真正活成羅子君的時候,也就不怕失去了。

羅子君從一開始的多疑,患得患失,到陳俊生向她攤牌,一直不能接受這個事實,

一直聲稱會愛她,要養她的男人,最後卻要離開她,奔向那個她無論如何都不看好的淩玲。

其實,劇中的羅子君早已不是亦舒筆下的那個子君了。

小說《我的前半生》在幾年前就看過,女主子君一直給我留下美好的印象,她完全符合亦舒書中“做人要姿態看”的主題思想。

但追劇追到第六集的時候,劇中的子君和原著中的子君卻相差甚遠,一次次驚掉下巴和刷新著三觀。

書中的子君雖是溫室裡的花朵,但雙商具佳,極有分寸感和界限感,為人處世樣樣不差,絕不是劇中那個說話嗆嗆,無理取鬧,完全沒有界限感還不自知的陳太太。

這樣的女人,使勁攥緊老公,生怕一個打盹的功夫就失去老公的人,卻始終不明白一個道理,不是害怕失去,就不會失去,就會天遂人願。

所以,子君每天都在提心吊膽,緊張兮兮,害怕失去陳俊生。

最後,果不其然,該失去的照樣失去,無論你有多不舍,無論你想用何種方法去抓住。

陳俊生是子君的天,是一切快樂的源頭,是生活來源和唯一可以依靠的大樹。

在她嫁給陳俊生的那天起,在陳俊生說我養你的時候,子君就徹底淪陷在這種最毒的蜜糖裡,一次次,一天天的給自己暗示,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外加看管你。

在情迷意亂中,女人的智商徹底成為負數,曾經口吐蓮花的男人是可以說走就走的,哪裡是你可以控制的,而女人卻以為誓言不會變,緊握著的雙手不會鬆開。

真正的依靠,從來都是你自己,除此之外,不能奢求任何人。

當你物質自足,精神獨立的時候,就不會把眼光盯在別人身上,就不會惶恐不可終日,就不會把丈夫,婚姻當作你人生的全部。

別人給的,隨時都有可能收回,自己有的,才是永遠。

要像閨蜜唐晶,有房有錢,有才有貌,職業上風生水起,從不尋找,從不依靠,更不會委曲求全。

更要命的是還有個吊炸天帥到爆的男朋友,會深夜送海膽來給他吃,裝修好了房子請她去住。

她從不擔心男朋友會離開,即便是沒有也不會對她有什麼影響,她想要的一切都可以自己給自己。

這樣的女人,生活的有滋有味,一切都是靠自己,她可以邊練習瑜伽邊工作,世界各地的飛,在男人世界裡果敢決斷,以自己的優秀,吸引到更好更優秀的人。

子君的起點一點不比唐晶差,但卻有著如此的天壤之別,表面上子君看似幸福無比,但真正的從容自若享受心靈的卻是唐晶。

隨著劇情的發展,子君在經歷一番苦痛徹骨之後,在唐晶,賀涵的鼓勵幫助下,實現人生的大反轉,逆襲成功。

當你失去一切,再無所失的時候,就是你該努力得到的時候。

看到子君愛情敗落熬過那段苦哈哈的日子後振作起來,真是為她高興。無論對子君還是對其它女人來說,最危險的不是物質的匱乏和職場的複雜,而是將自己半生局限在家裡,親手阻斷自己的夢想,徹底的變成一個手心朝上的女人,成為原地踏步的那一個。

就如閨蜜唐晶告訴子君: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人,總要甩掉原地踏步的那個人,因為人的本能,都是希望能夠更多的探求生命生活的外延和內涵。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子君又是幸運的,畢竟也才三十多歲,一切都還來得及,如果,再過十年,二十年,子君會不會從此徹底淪陷,成為徹頭徹尾的無用的中年婦女和老年大媽。

失去對於子君是殘酷的,但同時也是新生。只有失去過的人,才能重新定義得到,才能看清生活的本來的面目。

失去後的反轉就是你的得到,下半生的 從容好過你的提心吊膽和搪塞敷衍。

在你遇到說不用工作,我養你的男人的時候,笑笑就好,不用當真的。一段感情中,最好的狀態就是勢均力敵,有感情有麵包,雙方平等自由,而不是惶恐不可終日害怕失去對方的那個人。

世上一切,唯有自救。

就像子君失去陳俊生之後,得到的一切,在之前子君是不敢想像的。

她是什麼時候開始得到的,是在失去之後。

可見,沒有什麼是必須擁有的,也沒有什麼是不能失去的。

對於子君來說,失去既是得到。

子君失去了一顆大樹,卻看到了一片森林。

三毛說:心之如何,有似萬丈迷津,遙亙千里,其中並無舟子可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有一天清晨,沐浴後的釋迦牟尼對著自己的石像敬拜。

弟子不解,問到:

“師傅,您的像,是弟子們敬拜的,為什麼您親自敬拜?”

釋迦摩尼輕輕一笑,答到:“求人不如求己。”

該失去的照樣失去,無論你有多不舍,無論你想用何種方法去抓住。

陳俊生是子君的天,是一切快樂的源頭,是生活來源和唯一可以依靠的大樹。

在她嫁給陳俊生的那天起,在陳俊生說我養你的時候,子君就徹底淪陷在這種最毒的蜜糖裡,一次次,一天天的給自己暗示,你負責賺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外加看管你。

在情迷意亂中,女人的智商徹底成為負數,曾經口吐蓮花的男人是可以說走就走的,哪裡是你可以控制的,而女人卻以為誓言不會變,緊握著的雙手不會鬆開。

真正的依靠,從來都是你自己,除此之外,不能奢求任何人。

當你物質自足,精神獨立的時候,就不會把眼光盯在別人身上,就不會惶恐不可終日,就不會把丈夫,婚姻當作你人生的全部。

別人給的,隨時都有可能收回,自己有的,才是永遠。

要像閨蜜唐晶,有房有錢,有才有貌,職業上風生水起,從不尋找,從不依靠,更不會委曲求全。

更要命的是還有個吊炸天帥到爆的男朋友,會深夜送海膽來給他吃,裝修好了房子請她去住。

她從不擔心男朋友會離開,即便是沒有也不會對她有什麼影響,她想要的一切都可以自己給自己。

這樣的女人,生活的有滋有味,一切都是靠自己,她可以邊練習瑜伽邊工作,世界各地的飛,在男人世界裡果敢決斷,以自己的優秀,吸引到更好更優秀的人。

子君的起點一點不比唐晶差,但卻有著如此的天壤之別,表面上子君看似幸福無比,但真正的從容自若享受心靈的卻是唐晶。

隨著劇情的發展,子君在經歷一番苦痛徹骨之後,在唐晶,賀涵的鼓勵幫助下,實現人生的大反轉,逆襲成功。

當你失去一切,再無所失的時候,就是你該努力得到的時候。

看到子君愛情敗落熬過那段苦哈哈的日子後振作起來,真是為她高興。無論對子君還是對其它女人來說,最危險的不是物質的匱乏和職場的複雜,而是將自己半生局限在家裡,親手阻斷自己的夢想,徹底的變成一個手心朝上的女人,成為原地踏步的那一個。

就如閨蜜唐晶告訴子君:兩個人在一起,進步快的人,總要甩掉原地踏步的那個人,因為人的本能,都是希望能夠更多的探求生命生活的外延和內涵。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子君又是幸運的,畢竟也才三十多歲,一切都還來得及,如果,再過十年,二十年,子君會不會從此徹底淪陷,成為徹頭徹尾的無用的中年婦女和老年大媽。

失去對於子君是殘酷的,但同時也是新生。只有失去過的人,才能重新定義得到,才能看清生活的本來的面目。

失去後的反轉就是你的得到,下半生的 從容好過你的提心吊膽和搪塞敷衍。

在你遇到說不用工作,我養你的男人的時候,笑笑就好,不用當真的。一段感情中,最好的狀態就是勢均力敵,有感情有麵包,雙方平等自由,而不是惶恐不可終日害怕失去對方的那個人。

世上一切,唯有自救。

就像子君失去陳俊生之後,得到的一切,在之前子君是不敢想像的。

她是什麼時候開始得到的,是在失去之後。

可見,沒有什麼是必須擁有的,也沒有什麼是不能失去的。

對於子君來說,失去既是得到。

子君失去了一顆大樹,卻看到了一片森林。

三毛說:心之如何,有似萬丈迷津,遙亙千里,其中並無舟子可渡。人,除了自渡,他人愛莫能助。

有一天清晨,沐浴後的釋迦牟尼對著自己的石像敬拜。

弟子不解,問到:

“師傅,您的像,是弟子們敬拜的,為什麼您親自敬拜?”

釋迦摩尼輕輕一笑,答到:“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