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縑竹易銷 金石難滅”泰山石刻拓片展在濰坊市博物館開展

濰坊保健訊 由濰坊市博物館與泰安市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泰山石刻拓片展”,於3月18日在濰坊市博物館一樓民俗廳開展,展期為期一個月。

“縑竹易銷,金石難滅,托以高山,永留不絕。

”飽經滄桑、傳承千年的石刻藝術印證了民族與國家的發展史,展示了中國書法形變神異、一脈相承的發展脈絡,代表了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書法價值。

“泰山岩岩,魯邦所詹。”泰山自古以來就在人們心目中擁有崇高的地位。古往今來,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在泰山上下留下了 1800 餘處摩崖石刻,其具有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早已蜚聲中外。從“大字鼻祖”的經石峪刻石,到我國最早的石刻遺存李斯碑;從金碧輝煌的唐摩崖,

到風流儒雅的“蟲二”刻石,唱山水,抒奇意,記風雲,寫寄託,無不浸透著人生的哲理,美好的祝願,虔誠的寄託。一座樸素自然的泰山,被這一山的石書裝點得斯文典雅,泰山因此成為一座蔚為壯觀的中國石刻書法藝術的天然博物館,而其拓片也一直成為歷代金石、書法、藝術、文學、史學等文人墨客收集、研究和珍藏的藝術珍品。

為了讓濰坊廣大市民群眾瞭解歷史悠久的泰山石碑石刻拓片藝術文化,

讓喜愛拓片書法藝術的朋友們近距離欣賞這些精美的藝術品,由濰坊市博物館與泰安市博物館聯合舉辦的“泰山石刻拓片展”,於3月18日在濰坊市博物館一樓民俗廳開展,展期為期一個月。此次展覽共展出泰山石刻拓本46件,包括上自秦漢、下至民國,兩千餘年歷朝歷代的拓片精品,這些碑刻既有鴻篇巨制、也有尺方小品,
體現了漢字自篆書到隸書、魏碑直至楷書的流變過程,幾乎涵蓋了整個中國書法史,是書法愛好者難得的觀摩臨習的良機,也是普通觀眾不出濰坊就能感受泰山歷史文化的寶貴機會。(王玉龍)

泰山石刻拓片展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