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沙漠、丹霞、絲綢之路|甘肅當選 Lonely Planet 2017亞洲最佳旅行目的地第一名!

©Lonely Planet

有這樣一個地方,既有飛沙走石的大漠戈壁,也有草長鶯飛的花海碧湖,

大山大水,氣魄雄渾;

有這樣一個地方,既有英雄遲暮的邊關故城,也有飛天蹁躚的佛教石窟,千載興亡,江山爾爾;

“勸君更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它,金戈鐵馬、歲月崢嶸;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它,駝鈴馬幫、大漠孤煙;

而在昨天公佈的Lonely Planet 「Best in Asia」2017亞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單中,它高居第一名。或許,你對它熟悉又陌生,而它,已經等你千年。

它就是——甘肅。

視覺中國 提供

視覺中國 提供

©Lonely Planet

乾涸,荒涼,一望無際的蒼茫,也許你對甘肅的第一眼印象大抵如是。戈壁灘上久久不見人煙,大地龜裂如同肌理,天地開闊,仿佛整個宇宙鋪展於眼前……踏上甘肅的旅行者們,多半會觸景生情,思索或感歎人的渺小和時空的無限。

視覺中國 提供

視覺中國 提供

視覺中國 提供

而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卻也有著意料之外的繽紛色彩:祁連山高聳天際,

白雪覆頂,高山冰川如同琉璃世界;險峻的峽谷深處,松杉蒼翠,溪水潺潺;高山草甸緩緩鋪開,駿馬奔騰不息;油菜花應季而開,醉人心脾;雨後雪後的丹霞地貌,分外妖嬈。甘南草原是另一處深受寵愛之地,就連黃河都奔騰環繞、不舍離去......

▲聽聽Lonely Planet作者如何介紹甘肅

只知道莫高窟和蘭州牛肉麵?甘肅的美可不局限於此。今天,Lonely Planet就帶你重新認識甘肅,看看它是如何坐上第一名的寶座的!

*以下的分區介紹都基於這張小地圖,你可以選擇自己想去的地區,設計路線前往喲~

蘭 州

“黃河水奔騰不絕,牛肉麵日夜飄香”

視覺中國 提供

一句“中國西北遊,出發在蘭州”,讓這個處在中國地圖中心位置的城市,成了西北之行繁華的中轉站。飄散在整個城市的牛肉麵香跟養育這裡的黃河水,讓無數旅行者記住了蘭州。無論是岸邊歷經風沙的水車,還是支起這座城市人文之骨的黃河鐵橋,都仿佛在訴說這座曾經的絲路重鎮金沙般的輝煌。

視覺中國 提供

視覺中國 提供

有酒、有肉、有蘭州”是每一個蘭州人骨子裡的信仰,滿大街的手抓餐廳和牛肉麵館是他們離不開的生活情調。一 包“蘭州”牌香煙或一 黃河啤酒,都可能從他們那裡聽到一段蘭州往事。 除去城市該有的節奏,這裡也許是你心中最西北、最接地氣的地方。

中山鐵橋

視覺中國 提供

如果說黃河孕育了蘭州這座城市的自然之魂,那麼中山鐵橋則支撐起了她的人文之骨。由於黃河自西向東穿過了蘭州,阻隔了南、北兩岸,蘭州自古便多橋樑。其中,標誌性建築中山鐵橋最能體現橋樑建造工藝之精湛,並見證了蘭州歷史的變遷。一定不要錯過在中山鐵橋上看黃河來去,或直接跳上顛簸的羊皮筏,零距離感受黃河。

炳靈寺

Photo by PROJesse via Flickr

蘭州周邊的炳靈寺,因石窟而備受關注。炳靈寺石窟開鑿于西秦,興于北魏,盛于唐,元朝開始滲入藏傳佛教文化。中國石窟中出現的最早紀年題記(西秦建弘元年)就被刻在炳靈寺石窟的169號“天橋南洞”中,這使深藏于黃河北岸小積石山內的炳靈寺石窟名聲大噪。而石窟中的千年歲月又會令你沉醉在歷史的滄桑中。

黃河石林

Photo by XY Wang via Flickr

整個蘭州周邊大概只有黃河石林能給你帶來直抵內心的震撼。從飲馬大峽谷出發,經過一路的塵土蒼涼和電影大片中壯闊的“江湖路”,穿過奇峰異石,爬到觀景台的最高點,看連綿起伏如沙丘般的石林映襯在廣袤的天地間,看黃河水從石林蜿蜒流過,而另一面被風雨侵蝕後留下的大片的石筍森林,依次排列在落日餘暉中,散發出耀眼的色彩。

甘 南

“藍天綠草、雲淡風輕”

視覺中國 提供

甘南地處甘、青、川三省交界處,古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由此經過。從蘭州出發,三四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進入高山草場,在世界藏學府拉蔔楞寺虔誠地轉經朝拜。清晨探訪雲霧中若隱若現的紮尕那石城,在瑪曲飽覽蜿蜒的黃河,看濕地草原風光猶如一幅山水畫卷展開於眼前。

視覺中國 提供

Photo by Black Liu via Flickr

甘南還未被旅遊開發的商業氣息過度浸染。在這裡,你不必購買動輒購買上百的門票就可以近距離飽覽壯美河山,在濃郁的宗教氛圍中感受虔誠信仰帶給心靈的震撼。

拉蔔楞寺

©Lonely Planet

大夏河畔,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道環繞著錯落的藏式建築,千餘披著紅色袈裟的身影穿梭於這片紅牆金頂的“世界藏學府”。伴著雪域高原的涼意與嫋嫋炊煙,你可以跟隨朝聖者的腳步,手持念珠,口念箴言,轉動每一隻經筒,在轟隆的共鳴聲中祈福朝拜。還可以駐足於大經堂前聆聽僧人虔誠地誦經,或在廣場上遠觀激烈的辯經,在亙古不變的禪意中尋找自己的佛緣。

郎木寺

Photo by micongqin via Flickr

郎木寺並非單指一座寺院,而是指位於甘肅、四川兩省交界處的郎木寺鎮。這個四季都被高原燦爛陽光擁抱著的小鎮,以“東方小瑞士”的美名吸引著大批遊客到來。“在迷人的清晨和黃昏時分,薄霧和炊煙籠罩著山坳中的小村,溫暖的金黃色光澤鋪滿整個大地。當夕陽照射在寺廟的金頂之上,站在山頂目睹這美麗景色的你一定會承認:郎木寺並非浪得虛名。

紮尕那

視覺中國 提供

這片被高聳石林包圍著的原始藏族村落炊煙彌漫,雲霧中的山峰、石壁若隱若現,峽谷在茂密蒼翠的森林間無限延伸,青稞麥地及高山草原廣袤豐饒。住在藏民的榻板房裡,喝著酥油茶與主人聊聊天,感受淳樸的藏區生活。你也可以在日落時爬上仙女灘,守候穿過埡口灑在拉桑寺金頂上的最後一束霞光,邂逅這份大自然賜予的純淨。

瑪曲草原

視覺中國 提供

甘南海拔最高的瑪曲濕地草原猶如一幅山水畫卷,展開在這片風馬藏地。牛羊星星點點遍佈草場山坡,浮雲變幻莫測點綴著藏藍天空。傍晚時分登上貢賽爾喀木道,一邊是綿長回轉的黃河在落日的餘暉下泛著金光,另一邊是猶如玩具城堡的阿萬倉紅頂小屋全景。在花開季節到訪西麥朵合塘,漫山遍地的野花訴說著藏地特有的浪漫。

隴 東 南

“被忽視的甘肅秘境”

視覺中國 提供

或許甘肅太過豐富的景致讓隴東南難逃配角的地位,然而正因如此,這裡還保持著難得的寧靜。橫貫的秦嶺和縱向的隴山交會,讓隴東南可以包攬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和原始森林的山清水秀,這裡也是自古以來西出關外和南下蜀地的要塞。

視覺中國 提供

視覺中國 提供

這片甘肅最東邊的土地孕育了大地灣繽紛的彩陶,也是傳說中伏羲的故里;絲綢之路的繁盛,不僅留下了天水麥積山這座“東方雕塑館”,還有南北石窟寺和大雲寺的佛舍利;大自然在這裡呈現出不同的面貌,總有吸引你的那一點。

麥積山石窟

Photo by Miaomiao Micro via Flickr

站在崖下仰望,上百個洞窟在輕煙中隱現,眾佛的微笑宛在雲端,淩空棧道直入天際,仿佛只需攀登幾步便可遁入佛國。即便沒有這老天額外的筆墨,麥積山石窟也以讓你流連。信仰的力量跨越1600多年的時光,將這座原本孤零零的小山變成了未曾斷代的雕塑藝術寶庫。若不是親眼所見,你也許很難相信,這如同電影特效般密密麻麻建在絕壁上的洞窟是古代匠人的傑作。

崆峒山

Photo by steve5609 via Flickr

對大多數武俠迷來說,對崆峒山的瞭解也許更多源于金庸的武俠小說。崆峒屬於六盤山的支脈,主峰海拔2100多米,如一道拔地而起的天然屏障。儘管相對高度不過600多米,但整個山系幾乎都是經過大自然打磨的丹霞絕壁。遠遠望去,山上的亭臺樓閣似乎懸在絕壁邊緣,雲霧繚繞,憑添一分仙家氣派,難怪會有如此多的後人效仿黃帝前來求仙問道了。

河 西 走 廊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Lonely Planet

絲綢之路上的河西走廊更是歷史的最佳見證。無論是以莫高窟、馬蹄寺為首的佛教石窟群,還是漢、明長城的烽燧邊牆,抑或是壓箱底的一座座古城遺址......即使馬幫駝鈴已經失,殘陽夕照依舊。

©Lonely Planet

視覺中國 提供

南面的祁連山是依依不捨的旅伴,還有策馬奔騰的祁連草原、歐陸風情的針葉松林和芳草萋萋的濕地公園。沿河流向上走,可以親自觸碰冰川;沒有河水浸潤的地帶,則有旱丹霞、大沙漠、戈壁灘、雅丹地貌......

莫高窟

Photo by Elton Zheng via Flickr

來河西走廊沒有人會錯過莫高窟。推開大門,光線穿透黑暗,光柱裡塵埃動,沉寂已久的歷史被喚醒。當瞳孔適應了光亮的變化,刹那間,滿室妙華,宛若琉璃世界:藻井上的飛天、坡頂的千佛、石龕裡的塑像、中心的塔柱、兩壁的經變圖⋯⋯彈指間,千年生滅,而消失的鮮卑族、令人神往的唐王朝、神秘的西夏國,卻都以信仰和藝術的形式,存留在沙山下的這片石窟裡。

張掖丹霞

©Lonely Planet

張掖的三種丹霞可用“有色有型有勢”來概括。陰晴雨雪,日出夕陽,這裡山棱上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黛青、暗褐、鵝黃、橘紅等顏色,看似隨性的搭配,卻是大自然最讓人驚豔的畫布。準備好你的廣角相機,在氣勢磅礴的大峽谷內,將望不到盡頭的紅綠白相間的起伏丘陵收入鏡頭吧!

祁連山

Photo by NiCK Song via Flickr

河西走廊南邊高大的祁連山上,皚皚的覆雪在烈日下晶瑩閃爍,如同天國。這座甘、青交界處的“天山”擁有豐富的冰川資源,海拔4000多米處更能體會到像青藏高原、新疆天山一樣的冰川景致。最方便到達的是七一冰川,而號稱“中國最美六大冰川”之一的透明夢柯冰川景觀也十分豐富。

Photo by Wanhong Cao via Flickr

除了冰川美景,祁連山草原也同樣美不勝收,山丹馬場的萬畝草場緩緩起伏,雄壯的軍馬成群奔騰,而遠處松杉密佈的峽谷中,陡峭的山壁上垂直分佈著壯觀的馬蹄寺洞窟群。再往深山走色彩濃麗的天堂寺坐鎮北側的整個山面。至此頂禮膜拜世界上最高的木雕宗喀巴像,你會覺得時間仿佛從未流逝。

西部的長城

視覺中國 提供

與北京附近的長城不同,戈壁灘上的長城擁有更加質樸滄桑的外觀。最有名的當屬“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關城。戈壁、雪山、城樓、高牆,再加上一場完美的落日,這裡能滿足你關於長城印象的許多期待,而對長城的骨灰級愛好者而言,河西走廊上的山丹長城同樣值得用腳和單車深入追溯。平行相依一矮一高的漢明長城,在寬闊平原上呈優雅的弧形向南延伸,讓人印象深刻。

鳴沙山和月牙泉

視覺中國 提供

當夕陽緩緩消逝,被日光炙烤了一天的鳴沙山遽然降溫,堅守天際的晚霞終於被夜色吞噬,拍攝沙漠落日的人群逐漸散去—鳴沙山和月牙泉最神奇的時刻也許就在此時。一面是燈火星星點點的村落和城市,轉個身就是大漠的孤寂無語。無論是月光下起伏的沙丘曲線,還是頭頂蒼穹的星漢燦爛,黑暗和靜謐之中,與天地宇宙展開一場直觀的交流吧!

當然,甘肅的精彩遠不止這些,更多關於甘肅的精彩攻略,也歡迎你參考Lonely Planet《甘肅和寧夏》指南!

《甘肅和寧夏》指南 6折促銷ing!這個夏天去甘肅旅行,記得帶上你的好朋友Lonely Planet喲~

*本文選自Lonely Planet《甘肅和寧夏》指南,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即將上市:Lonely Planet 口袋指南

點擊原文,購買Lonely Planet《甘肅和寧夏》指南

視覺中國 提供

一句“中國西北遊,出發在蘭州”,讓這個處在中國地圖中心位置的城市,成了西北之行繁華的中轉站。飄散在整個城市的牛肉麵香跟養育這裡的黃河水,讓無數旅行者記住了蘭州。無論是岸邊歷經風沙的水車,還是支起這座城市人文之骨的黃河鐵橋,都仿佛在訴說這座曾經的絲路重鎮金沙般的輝煌。

視覺中國 提供

視覺中國 提供

有酒、有肉、有蘭州”是每一個蘭州人骨子裡的信仰,滿大街的手抓餐廳和牛肉麵館是他們離不開的生活情調。一 包“蘭州”牌香煙或一 黃河啤酒,都可能從他們那裡聽到一段蘭州往事。 除去城市該有的節奏,這裡也許是你心中最西北、最接地氣的地方。

中山鐵橋

視覺中國 提供

如果說黃河孕育了蘭州這座城市的自然之魂,那麼中山鐵橋則支撐起了她的人文之骨。由於黃河自西向東穿過了蘭州,阻隔了南、北兩岸,蘭州自古便多橋樑。其中,標誌性建築中山鐵橋最能體現橋樑建造工藝之精湛,並見證了蘭州歷史的變遷。一定不要錯過在中山鐵橋上看黃河來去,或直接跳上顛簸的羊皮筏,零距離感受黃河。

炳靈寺

Photo by PROJesse via Flickr

蘭州周邊的炳靈寺,因石窟而備受關注。炳靈寺石窟開鑿于西秦,興于北魏,盛于唐,元朝開始滲入藏傳佛教文化。中國石窟中出現的最早紀年題記(西秦建弘元年)就被刻在炳靈寺石窟的169號“天橋南洞”中,這使深藏于黃河北岸小積石山內的炳靈寺石窟名聲大噪。而石窟中的千年歲月又會令你沉醉在歷史的滄桑中。

黃河石林

Photo by XY Wang via Flickr

整個蘭州周邊大概只有黃河石林能給你帶來直抵內心的震撼。從飲馬大峽谷出發,經過一路的塵土蒼涼和電影大片中壯闊的“江湖路”,穿過奇峰異石,爬到觀景台的最高點,看連綿起伏如沙丘般的石林映襯在廣袤的天地間,看黃河水從石林蜿蜒流過,而另一面被風雨侵蝕後留下的大片的石筍森林,依次排列在落日餘暉中,散發出耀眼的色彩。

甘 南

“藍天綠草、雲淡風輕”

視覺中國 提供

甘南地處甘、青、川三省交界處,古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由此經過。從蘭州出發,三四個小時的車程就可以進入高山草場,在世界藏學府拉蔔楞寺虔誠地轉經朝拜。清晨探訪雲霧中若隱若現的紮尕那石城,在瑪曲飽覽蜿蜒的黃河,看濕地草原風光猶如一幅山水畫卷展開於眼前。

視覺中國 提供

Photo by Black Liu via Flickr

甘南還未被旅遊開發的商業氣息過度浸染。在這裡,你不必購買動輒購買上百的門票就可以近距離飽覽壯美河山,在濃郁的宗教氛圍中感受虔誠信仰帶給心靈的震撼。

拉蔔楞寺

©Lonely Planet

大夏河畔,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道環繞著錯落的藏式建築,千餘披著紅色袈裟的身影穿梭於這片紅牆金頂的“世界藏學府”。伴著雪域高原的涼意與嫋嫋炊煙,你可以跟隨朝聖者的腳步,手持念珠,口念箴言,轉動每一隻經筒,在轟隆的共鳴聲中祈福朝拜。還可以駐足於大經堂前聆聽僧人虔誠地誦經,或在廣場上遠觀激烈的辯經,在亙古不變的禪意中尋找自己的佛緣。

郎木寺

Photo by micongqin via Flickr

郎木寺並非單指一座寺院,而是指位於甘肅、四川兩省交界處的郎木寺鎮。這個四季都被高原燦爛陽光擁抱著的小鎮,以“東方小瑞士”的美名吸引著大批遊客到來。“在迷人的清晨和黃昏時分,薄霧和炊煙籠罩著山坳中的小村,溫暖的金黃色光澤鋪滿整個大地。當夕陽照射在寺廟的金頂之上,站在山頂目睹這美麗景色的你一定會承認:郎木寺並非浪得虛名。

紮尕那

視覺中國 提供

這片被高聳石林包圍著的原始藏族村落炊煙彌漫,雲霧中的山峰、石壁若隱若現,峽谷在茂密蒼翠的森林間無限延伸,青稞麥地及高山草原廣袤豐饒。住在藏民的榻板房裡,喝著酥油茶與主人聊聊天,感受淳樸的藏區生活。你也可以在日落時爬上仙女灘,守候穿過埡口灑在拉桑寺金頂上的最後一束霞光,邂逅這份大自然賜予的純淨。

瑪曲草原

視覺中國 提供

甘南海拔最高的瑪曲濕地草原猶如一幅山水畫卷,展開在這片風馬藏地。牛羊星星點點遍佈草場山坡,浮雲變幻莫測點綴著藏藍天空。傍晚時分登上貢賽爾喀木道,一邊是綿長回轉的黃河在落日的餘暉下泛著金光,另一邊是猶如玩具城堡的阿萬倉紅頂小屋全景。在花開季節到訪西麥朵合塘,漫山遍地的野花訴說著藏地特有的浪漫。

隴 東 南

“被忽視的甘肅秘境”

視覺中國 提供

或許甘肅太過豐富的景致讓隴東南難逃配角的地位,然而正因如此,這裡還保持著難得的寧靜。橫貫的秦嶺和縱向的隴山交會,讓隴東南可以包攬黃土高原的溝壑縱橫和原始森林的山清水秀,這裡也是自古以來西出關外和南下蜀地的要塞。

視覺中國 提供

視覺中國 提供

這片甘肅最東邊的土地孕育了大地灣繽紛的彩陶,也是傳說中伏羲的故里;絲綢之路的繁盛,不僅留下了天水麥積山這座“東方雕塑館”,還有南北石窟寺和大雲寺的佛舍利;大自然在這裡呈現出不同的面貌,總有吸引你的那一點。

麥積山石窟

Photo by Miaomiao Micro via Flickr

站在崖下仰望,上百個洞窟在輕煙中隱現,眾佛的微笑宛在雲端,淩空棧道直入天際,仿佛只需攀登幾步便可遁入佛國。即便沒有這老天額外的筆墨,麥積山石窟也以讓你流連。信仰的力量跨越1600多年的時光,將這座原本孤零零的小山變成了未曾斷代的雕塑藝術寶庫。若不是親眼所見,你也許很難相信,這如同電影特效般密密麻麻建在絕壁上的洞窟是古代匠人的傑作。

崆峒山

Photo by steve5609 via Flickr

對大多數武俠迷來說,對崆峒山的瞭解也許更多源于金庸的武俠小說。崆峒屬於六盤山的支脈,主峰海拔2100多米,如一道拔地而起的天然屏障。儘管相對高度不過600多米,但整個山系幾乎都是經過大自然打磨的丹霞絕壁。遠遠望去,山上的亭臺樓閣似乎懸在絕壁邊緣,雲霧繚繞,憑添一分仙家氣派,難怪會有如此多的後人效仿黃帝前來求仙問道了。

河 西 走 廊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Lonely Planet

絲綢之路上的河西走廊更是歷史的最佳見證。無論是以莫高窟、馬蹄寺為首的佛教石窟群,還是漢、明長城的烽燧邊牆,抑或是壓箱底的一座座古城遺址......即使馬幫駝鈴已經失,殘陽夕照依舊。

©Lonely Planet

視覺中國 提供

南面的祁連山是依依不捨的旅伴,還有策馬奔騰的祁連草原、歐陸風情的針葉松林和芳草萋萋的濕地公園。沿河流向上走,可以親自觸碰冰川;沒有河水浸潤的地帶,則有旱丹霞、大沙漠、戈壁灘、雅丹地貌......

莫高窟

Photo by Elton Zheng via Flickr

來河西走廊沒有人會錯過莫高窟。推開大門,光線穿透黑暗,光柱裡塵埃動,沉寂已久的歷史被喚醒。當瞳孔適應了光亮的變化,刹那間,滿室妙華,宛若琉璃世界:藻井上的飛天、坡頂的千佛、石龕裡的塑像、中心的塔柱、兩壁的經變圖⋯⋯彈指間,千年生滅,而消失的鮮卑族、令人神往的唐王朝、神秘的西夏國,卻都以信仰和藝術的形式,存留在沙山下的這片石窟裡。

張掖丹霞

©Lonely Planet

張掖的三種丹霞可用“有色有型有勢”來概括。陰晴雨雪,日出夕陽,這裡山棱上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黛青、暗褐、鵝黃、橘紅等顏色,看似隨性的搭配,卻是大自然最讓人驚豔的畫布。準備好你的廣角相機,在氣勢磅礴的大峽谷內,將望不到盡頭的紅綠白相間的起伏丘陵收入鏡頭吧!

祁連山

Photo by NiCK Song via Flickr

河西走廊南邊高大的祁連山上,皚皚的覆雪在烈日下晶瑩閃爍,如同天國。這座甘、青交界處的“天山”擁有豐富的冰川資源,海拔4000多米處更能體會到像青藏高原、新疆天山一樣的冰川景致。最方便到達的是七一冰川,而號稱“中國最美六大冰川”之一的透明夢柯冰川景觀也十分豐富。

Photo by Wanhong Cao via Flickr

除了冰川美景,祁連山草原也同樣美不勝收,山丹馬場的萬畝草場緩緩起伏,雄壯的軍馬成群奔騰,而遠處松杉密佈的峽谷中,陡峭的山壁上垂直分佈著壯觀的馬蹄寺洞窟群。再往深山走色彩濃麗的天堂寺坐鎮北側的整個山面。至此頂禮膜拜世界上最高的木雕宗喀巴像,你會覺得時間仿佛從未流逝。

西部的長城

視覺中國 提供

與北京附近的長城不同,戈壁灘上的長城擁有更加質樸滄桑的外觀。最有名的當屬“天下第一雄關”— 嘉峪關關城。戈壁、雪山、城樓、高牆,再加上一場完美的落日,這裡能滿足你關於長城印象的許多期待,而對長城的骨灰級愛好者而言,河西走廊上的山丹長城同樣值得用腳和單車深入追溯。平行相依一矮一高的漢明長城,在寬闊平原上呈優雅的弧形向南延伸,讓人印象深刻。

鳴沙山和月牙泉

視覺中國 提供

當夕陽緩緩消逝,被日光炙烤了一天的鳴沙山遽然降溫,堅守天際的晚霞終於被夜色吞噬,拍攝沙漠落日的人群逐漸散去—鳴沙山和月牙泉最神奇的時刻也許就在此時。一面是燈火星星點點的村落和城市,轉個身就是大漠的孤寂無語。無論是月光下起伏的沙丘曲線,還是頭頂蒼穹的星漢燦爛,黑暗和靜謐之中,與天地宇宙展開一場直觀的交流吧!

當然,甘肅的精彩遠不止這些,更多關於甘肅的精彩攻略,也歡迎你參考Lonely Planet《甘肅和寧夏》指南!

《甘肅和寧夏》指南 6折促銷ing!這個夏天去甘肅旅行,記得帶上你的好朋友Lonely Planet喲~

*本文選自Lonely Planet《甘肅和寧夏》指南,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即將上市:Lonely Planet 口袋指南

點擊原文,購買Lonely Planet《甘肅和寧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