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汽車銷量半年考:產銷增速同比放緩,SUV獨木撐起中國車市

7月11日下午,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了上月我國汽車工業產銷資料。今年6月,我國汽車產銷環比和同比均呈小幅增長,上半年的汽車產銷增速同比有所減緩。

其中,乘用車銷售情況總體好於上月,

環比同比均呈小幅增長。上半年,乘用車銷量同比略有增長,增速比上年同期明顯放緩。

(2017年6月汽車生產情況)

(2017年6月汽車銷售情況)

(汽車月度銷量)

(汽車銷量累計增長率)

在總體銷量資料方面,我國汽車在今年6月共生產216.75萬輛,環比增長3.86,

同比增長5.42%。在銷售方面,6月新車銷售217.19萬輛,環比增長3.62%,同比增長4.54%。

6月份,乘用車生產184.49萬輛,環比增長5.56%,同比增長3.72%;銷售183.18萬輛,環比增長4.6%,同比增長2.32%。整個上半年,乘用車產銷量1148.27萬輛和1125.03萬輛,同比增長3.16%和1.61%,增速比2016年同期減緩4.16%和7.62%。

截至6月份,我國2017年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352.58萬輛和1335.39萬輛,同比增長4.64%和3.81%,增速比2016年同期減緩1.83%和4.33%,與中期協對全年增長5%的預期相對較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許海東表示,

這是由於今年1、2月份的購車旺盛需求對其他月份有所透支,以及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經整體較高所導致的。在他看來,隨著下半年傳統購車旺季的到來,以及國家對1.6L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75%的優惠政策將在年底退坡,今年汽車產銷量增長5%的預期目標完成問題不大。

(乘用車月度銷量)

(乘用車月度銷量增長率)

(2017年1-6月乘用車分車型銷量)

在乘用車方面,6月乘用車主要品牌中,交叉性乘用車產銷量有所就下降,

其他三大類品種均呈現小幅增長。與上年同期相比,SUV產銷保持增長,其他車型依舊下降。

具體來看,6月基本型乘用車(轎車)產銷量分別為89.62萬輛和88.30萬輛,環比增長7.16%和5.29%,同比下降0.97%和4.30%;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SUV)產銷73.85萬輛和74.14萬輛,環比增長5.12%和3.73%,同比增長15.49%和15.66%;多功能乘用車(MPV)產量16.85萬輛和16.37萬輛,環比增長3.53%和9.35%,同比下降6.52%和3.90%;交叉性乘用車產銷量4.16萬輛和4.37萬輛,環比下降9.52%和9.26%,同比下降22.94%和22.34%。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施建華表示,2017年6月的銷量與往年相比表現尚好,高於去年同期並結束了今年以來銷量整體下降趨勢。在他看來,今年1-5月銷量疲軟實際上是對去年銷量透支的一種消化。

(2017年6月新能源汽車生產情況)

(2017年6月新能源汽車銷售情況)

(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今年6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為6.5萬輛和5.9萬輛,環比增長25.9%,同比增長43.4%。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總量分別為21.2萬輛和19.5萬輛,同比累計增長19.7%和14.4%。

根據年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突破70萬輛,而目前該目標僅被完成了1/3左右。對於這種現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許豔華認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屬於正常現象。“在2015和2016年,新能源1-5月在1-5月的銷量分別只占全年銷量的16-17%,而最後依舊完成了全年銷量目標。”徐豔華對記者表示,導致今年年初新能源汽車銷量負增長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補貼退坡,二是准入規則的調整。特別是基於後者,再加上中央和地方政策調整有滯後情況,對於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車市造成了較大不利影響。但她相信,中國汽車市場到今年年底實現產銷量70萬輛的目標並沒有太大難度。

(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

(自主品牌上半年分車型市場份額占比統計)

在自主品牌方面,中國品牌乘用車在6月共銷售75.63萬輛,環比增長3.64%,同比增長5.54%,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29%,佔有率比上月下降0.38個百分點,自3月起連續四個月環比下降。

整個上半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493.95萬輛,同比增長4.33%;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90%,佔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14個百分點。

(乘用車各系別市場份額比較)

在各個車系銷量占比方面,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銷售38.20萬輛、36.15萬輛、23.50萬輛、5.41萬輛和2.68萬輛,分別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20.85%、19.74%、12.83%、2.95%和1.46%。與上月相比,法系品牌銷量下降較快,其他外國品牌均呈小幅增長。

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銷售227.52萬輛、198.92萬輛、135.17萬輛、43.09萬輛和18.84萬輛,分別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20.22%、17.68%、12.01%、3.83%和1.67%。與上年同期相比,日系乘用車銷量保持較快增長,德系和美系增速略低,韓系和法系降幅依然明顯。

(2017年1-6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前十五名企業集團)

(2017年1-6月中國品牌汽車銷量前十五名汽車企業)

6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依次是:上汽、東風、一汽、長安、廣汽、北汽、吉利、長城、華晨和奇瑞。與上月相比,華晨、長城和北汽銷量有所下降,其他企業呈一定增長,其中長安和吉利增速居前。6月,上述十家企業共銷售191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7.94%。

上半年,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依次是:上汽、東風、一汽、長安、北汽、廣汽、吉利、長城、華晨和奇瑞。與上年同期相比,北汽、華晨、東風和長安銷量有所下降,其他六家企業均呈增長,吉利、廣汽和奇瑞增速更為明顯。上半年,上述十家企業共銷售1181.11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8.45%。同比下降22.94%和22.34%。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施建華表示,2017年6月的銷量與往年相比表現尚好,高於去年同期並結束了今年以來銷量整體下降趨勢。在他看來,今年1-5月銷量疲軟實際上是對去年銷量透支的一種消化。

(2017年6月新能源汽車生產情況)

(2017年6月新能源汽車銷售情況)

(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今年6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為6.5萬輛和5.9萬輛,環比增長25.9%,同比增長43.4%。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總量分別為21.2萬輛和19.5萬輛,同比累計增長19.7%和14.4%。

根據年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將突破70萬輛,而目前該目標僅被完成了1/3左右。對於這種現象,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許豔華認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屬於正常現象。“在2015和2016年,新能源1-5月在1-5月的銷量分別只占全年銷量的16-17%,而最後依舊完成了全年銷量目標。”徐豔華對記者表示,導致今年年初新能源汽車銷量負增長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補貼退坡,二是准入規則的調整。特別是基於後者,再加上中央和地方政策調整有滯後情況,對於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車市造成了較大不利影響。但她相信,中國汽車市場到今年年底實現產銷量70萬輛的目標並沒有太大難度。

(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

(自主品牌上半年分車型市場份額占比統計)

在自主品牌方面,中國品牌乘用車在6月共銷售75.63萬輛,環比增長3.64%,同比增長5.54%,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1.29%,佔有率比上月下降0.38個百分點,自3月起連續四個月環比下降。

整個上半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493.95萬輛,同比增長4.33%;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90%,佔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14個百分點。

(乘用車各系別市場份額比較)

在各個車系銷量占比方面,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銷售38.20萬輛、36.15萬輛、23.50萬輛、5.41萬輛和2.68萬輛,分別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20.85%、19.74%、12.83%、2.95%和1.46%。與上月相比,法系品牌銷量下降較快,其他外國品牌均呈小幅增長。

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銷售227.52萬輛、198.92萬輛、135.17萬輛、43.09萬輛和18.84萬輛,分別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20.22%、17.68%、12.01%、3.83%和1.67%。與上年同期相比,日系乘用車銷量保持較快增長,德系和美系增速略低,韓系和法系降幅依然明顯。

(2017年1-6月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前十五名企業集團)

(2017年1-6月中國品牌汽車銷量前十五名汽車企業)

6月,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依次是:上汽、東風、一汽、長安、廣汽、北汽、吉利、長城、華晨和奇瑞。與上月相比,華晨、長城和北汽銷量有所下降,其他企業呈一定增長,其中長安和吉利增速居前。6月,上述十家企業共銷售191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7.94%。

上半年,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依次是:上汽、東風、一汽、長安、北汽、廣汽、吉利、長城、華晨和奇瑞。與上年同期相比,北汽、華晨、東風和長安銷量有所下降,其他六家企業均呈增長,吉利、廣汽和奇瑞增速更為明顯。上半年,上述十家企業共銷售1181.11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