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藍洞奇特自然景象,大藍洞或許和瑪雅文明的消失有關

在世界上的地質特點中,有很多非常奇妙的地質形態,比如說著名的大藍洞,這個大藍洞在巴哈馬群島,位於海洋中,在海平面的下面,從上面看過去就是一個非常幽深的洞穴,

並且這個洞穴看上去還是一個幾乎圓形的狀態,洞穴非常的深,看起來非常的震撼,目前已經是世界上的十大最佳潛水去處,根據對這個大藍洞的探究表明,這個大藍洞的內部非常巨大,是由於當時的大旱氣候,再加上地震等原因導致了這樣的地質形態出現,所以大家都推測,這種氣候特點可能和著名的瑪雅文明的消失有關,雖然不能直接的證明,但是也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好的佐證,
人們根據地球上的奇特地質形成特點,盤點出了世界上的十大地質奇觀,相信通過本文的介紹,大家能夠對大自然的造物之神奇所感歎,瞭解到大藍洞的神奇所在。

大藍洞

一、大藍洞簡介

藍洞位於距貝里斯城60英里的大巴哈馬淺灘的海底高原邊緣,

又稱為貝里斯大藍洞。貝里斯大藍洞的形狀為幾乎完美的圓形,直徑超過了305米,深度達123米。在冰川時代,這個洞曾經是一座乾燥的洞穴系統的入口,由於冰川消融,導致海平面上升,洞穴被水淹沒便成了現在的藍洞。如今,貝里斯大藍洞已經成為了全世界著名的潛水勝地,被評為世界十大潛水寶地之一。在藍洞附近水域的魚類非常稀有,洞邊經常會有來回巡邏的鯊魚守護在這座神秘的藍洞附近。

二、大藍洞在哪裡

大藍洞位於巴哈馬群島,巴哈馬群島是西印度群島的三片群島之一,雖然它被認為加勒比海地區的海島群,實際上卻並不在加勒比海內,而是位於佛羅里達海峽口外的北大西洋上。

這個群島由700多個海島和2400多個島礁組成,總面積13, 939平方公里,人口32.5萬(2005年),85%是黑人,其它是少數白人、印度人和印第安人,以及混血種人,還有少數華裔,通用英語。

巴哈馬不僅是旅遊者的天堂,還是國際金融的中心,被人們稱為“加勒比海的蘇黎士”。巴哈馬排名全球77個金融中心的第75位。由於巴哈馬享有這種“有益的金融氣候”,因而許多西方國家把它們在海外的銀行業務紛紛轉到巴哈馬。

金融業給巴哈馬的經濟帶來了很大收益,它已成為第二大經濟部門。每年通過徵收外國銀行註冊費、入境費和印花稅,就可獲得一億美元的收入。而且金融業的發展對於旅遊業的發展,解決人口的就業都上進心到了很大作用。

世界的頂級品牌都在這裡開設了專賣店,您可以在巴哈馬找到您需要或是您渴望的一切。從免稅的奢侈品到用稻草編織的當地傳統手工藝品,巴哈馬應有盡有,就連購物狂們也會對這裡琳琅滿目的商品讚歎不已,並且這裡的上乘服務,讓即使是最富有的精英也覺得榮寵備至,獨一無二。

三、大藍洞的內部結構

貝里斯大藍洞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洞穴,為世界十大地質奇跡之一。藍洞外觀呈完美的圓形,洞口四周由兩條珊瑚暗礁環抱。由於水太深的原因,整個洞穴呈現深沉的藍色調,和周圍水色截然不同,更凸顯出藍洞的與眾不同。

此洞原本就是溶洞,水下還聯結著迷宮般錯綜複雜的支洞,支洞的穹頂和洞壁上,垂掛著許多淹沒前形成的的鐘乳石。藍洞海域能見度很高,淺色部分是珊瑚礁,珊瑚礁上有幾個藍洞。清澈見底的海面看似水淺,實際卻有十幾米深,而藍洞內部更是深達上百米。

四、大藍洞形成的原因

藍洞的成因在科學家們無數的勘察和分析下已經大白於天下。貝里斯大藍洞本身是岩溶空洞,冰川時期由於海平面降低,石灰岩由於溶蝕作用,在下部發育成為了大型的空洞(類似溶洞),當溶蝕空洞越來越大,就造成了頂部塌陷而形成一個邊緣陡峭的大洞,稱為落水洞。當冰川期結束之後,海平面上升,海水重新灌入這個形成的落水洞,就成了看到的大藍洞了。

五、大藍洞或許和瑪雅文明的消失有關

中美洲瑪雅文明雖處新石器時代,但在曆法、自創文字上卻擁有極高成就。至於瑪雅文明為何在西元9世紀急速衰落,一直都是專家學者想要解開的最大謎團。現在美國就有一個研究團隊發現,位於中美洲貝裡斯的大藍洞可能藏有關鍵證據。

位於貝裡斯外海約60哩的大藍洞,不但是世界知名的潛水勝地,還是全球最大的水下洞穴,外觀呈現圓形,直徑約304公尺,深約122公尺,曾獲評為世界十大潛水寶地之一,現在最新研究顯示,瑪雅文明消失的秘密就藏在裡頭。

研究團隊近日分析大藍洞海域和周圍礁潟湖的沉積物,並觀察顏色晶粒尺寸等變化,赫然發現西元8到10世紀中所含的鈦、鋁比例曾發生變異,這意味著當時的降雨量曾劇烈下降。對照時間後,這一個時期與瑪雅文明的衰落期吻合。

研究人員推測,異常乾旱現象所引發饑荒和動亂,恐怕就是瑪雅文明滅亡主因。儘管瑪雅人的農業技術還算先進,讓他們得以勉強撐過頭一個100年。但面對持續的「百年大旱」,位處現今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和墨西哥南部等地的瑪雅城邦,最後仍因旱災而逐漸被廢棄,隱沒在叢林之中。

巴哈馬應有盡有,就連購物狂們也會對這裡琳琅滿目的商品讚歎不已,並且這裡的上乘服務,讓即使是最富有的精英也覺得榮寵備至,獨一無二。

三、大藍洞的內部結構

貝里斯大藍洞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洞穴,為世界十大地質奇跡之一。藍洞外觀呈完美的圓形,洞口四周由兩條珊瑚暗礁環抱。由於水太深的原因,整個洞穴呈現深沉的藍色調,和周圍水色截然不同,更凸顯出藍洞的與眾不同。

此洞原本就是溶洞,水下還聯結著迷宮般錯綜複雜的支洞,支洞的穹頂和洞壁上,垂掛著許多淹沒前形成的的鐘乳石。藍洞海域能見度很高,淺色部分是珊瑚礁,珊瑚礁上有幾個藍洞。清澈見底的海面看似水淺,實際卻有十幾米深,而藍洞內部更是深達上百米。

四、大藍洞形成的原因

藍洞的成因在科學家們無數的勘察和分析下已經大白於天下。貝里斯大藍洞本身是岩溶空洞,冰川時期由於海平面降低,石灰岩由於溶蝕作用,在下部發育成為了大型的空洞(類似溶洞),當溶蝕空洞越來越大,就造成了頂部塌陷而形成一個邊緣陡峭的大洞,稱為落水洞。當冰川期結束之後,海平面上升,海水重新灌入這個形成的落水洞,就成了看到的大藍洞了。

五、大藍洞或許和瑪雅文明的消失有關

中美洲瑪雅文明雖處新石器時代,但在曆法、自創文字上卻擁有極高成就。至於瑪雅文明為何在西元9世紀急速衰落,一直都是專家學者想要解開的最大謎團。現在美國就有一個研究團隊發現,位於中美洲貝裡斯的大藍洞可能藏有關鍵證據。

位於貝裡斯外海約60哩的大藍洞,不但是世界知名的潛水勝地,還是全球最大的水下洞穴,外觀呈現圓形,直徑約304公尺,深約122公尺,曾獲評為世界十大潛水寶地之一,現在最新研究顯示,瑪雅文明消失的秘密就藏在裡頭。

研究團隊近日分析大藍洞海域和周圍礁潟湖的沉積物,並觀察顏色晶粒尺寸等變化,赫然發現西元8到10世紀中所含的鈦、鋁比例曾發生變異,這意味著當時的降雨量曾劇烈下降。對照時間後,這一個時期與瑪雅文明的衰落期吻合。

研究人員推測,異常乾旱現象所引發饑荒和動亂,恐怕就是瑪雅文明滅亡主因。儘管瑪雅人的農業技術還算先進,讓他們得以勉強撐過頭一個100年。但面對持續的「百年大旱」,位處現今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和墨西哥南部等地的瑪雅城邦,最後仍因旱災而逐漸被廢棄,隱沒在叢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