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韓國歐巴也煩應試教育 用大資料為1.2萬學生量身定制考題 獲投850萬

◆ VITRUV創始人金世勳

文| 鉛筆道 記者 毛甯

► 導語

金世勳將自己的創始團隊比作復仇者聯盟。

有15年教學經驗的他,發現了韓國教育中的一些問題。不同的學生始終做著同一份試卷,而這樣並不能實現因材施教的目的。

2012年,他與同為講師的好友決定一同創業,利用AI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路徑。但基於自身缺少技術開發能力,他們像美國隊長搜尋隊友一樣,從高中同學中尋覓合適的搭檔。

一年後,金世勳和3個創始合夥人成立VITRUV,並正式啟動研發產品Matamath。

Matamath利用人工智慧,通過學生完成的診斷試題,即時推薦合適的治療考卷,幫助他們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注: 金世勳承諾文中資料無誤,為其真實性負責,鉛筆道已備份錄音速記,為內容客觀性背書。

AI結合數學教學

穿著筆挺的正裝,走上講臺,

面對數十個學生講課,金世勳從2000年起便開始了這樣的生活。

但他並不打算把講師當作終身職業。“韓國的講師獨立性很大,地位也很高,但除了學生,基本沒有人可以交流。”而他更喜歡和別人溝通。

在10多年的教育工作中,他發現:韓國的教學以高考為導向,因此數學課程設計圍繞最後一次大考。教育機構為了吸引學生,特意提高題目難度,以此來標榜自身實力。

在金世勳看來,

這並不適合所有學生。平日裡,在修改學生試卷時,他也發現,很多學生出錯的地方不一樣,但教育培訓機構依舊用同一份試卷來“幫助學生提高成績”。

是否能有個系統,整理、分類學生出錯的地方,並提供適合不同學生的試題,真正解決學生的弱點呢?金的想法得到了好友吳兌炯的支持。隨後,兩人拉來兩位高中同學入夥,組建了一支教學和技術研發相結合的創始團隊。

◆ VITRUV聯合創始人吳兌炯

2012年開始,每一周,四個人都會碰面開一次會,商討創業方向。起初,他們想用人工智慧的方式,追蹤學生學習情況,從而推薦路徑。一番細究後,團隊確定將AI落地到數學學科上。

每週一次的會議持續了9個月。2014年春夏之交,四人推出Beta版Matamath,用於市場試水。

當時,Beta版只經過了簡單的開發,並設計了加入邏輯演算法的幾十道題目。

通過多年累積的資源,金世勳從教育機構拉來300個老師和學生試用回饋。用戶登錄VITRUV網站後,完成20~30題的診斷測試,在5秒內便可收到一份治療考卷。治療考卷針對使用者在診斷測試中出現的錯誤,重新生成題目。

◆ VITRUV四位創始人

但由於題庫有限,Beta版產品只能給學生提供2回治療測試。另外,金世勳也發現,設計中面向學生的2C模式走不通。

“學生在機構中上課,基本沒有時間上網測試。”團隊在談論後,決定調轉槍頭,走2B路線,即向教育機構推銷,讓講師説明學生使用產品。

300位天使用戶的回饋結果讓金世勳驚喜。2個月的試用期後,從小單元測試的維度看,超過90%的用戶有了進步。團隊一致認為:這條路是走得通的。

累積獲投850萬元

模式得到驗證後,為了獲得資金支持,團隊在下半年奔走於各大投資機構。

有了財務保障,金世勳隨後開始搭建團隊,並進入正式版產品研發期。僅6個月後,團隊又獲得一筆400萬元政府扶持資金。

◆ VITRUV團隊照

2015年9月,VITRUV推出收費產品Matamath正式版。正式版和Beta版有兩個主要區別:一方面,正式版的使用介面更加方便;另一方面,不同於只能網上作答的Beta版,正式版Matamath讓使用者在offline情況下也可使用。

教育機構的老師會得到一批一樣的診斷試卷,發給同學們測試。

◆ Matamath宣傳頁面

為了讓系統能精確診斷學生的弱點,金世勳組建了一支10人的科研團隊,由知名大學的研究員、碩士等組成。團隊分為教學組和技術組,分管知識點拆分、診斷把關和系統改良。

Matamath系統裡收集了4萬道韓國考試試題,每一道試題都被5位教學人員解構、拆分成某一個具體的知識點,從而讓系統診斷更加準確。診斷考卷的標準題量為30道,使用者可根據需求改動。

◆ Matamath動作頁面

事實上,僅通過30題的診斷試卷來確定學生的弱點並不現實。因此,金世勳把治療階段的試題也作為診斷分析的一部分,並可提供多回治療測試。

Matamath的題庫主要覆蓋高中各年級,也有部分大學生使用。今年,團隊已在開發初中試題庫,以拓展業務覆蓋面。另外,金世勳透露,英文教學板塊也正在研發中。

去年,Matamath營收300萬元。目前產品已收錄近5萬道試題(韓國試題和臺灣地區試題),累積服務1.2萬使用者,其中使用3次及以上的用戶進步率達90%。

去年8月,VITRUV與臺灣地區的一家線上教育企業合作,將Matamath模式搬入中國。金世勳透露,團隊打算進軍大陸市場,並尋求一筆3000萬元的融資。

/The End/

編輯 邱曉雅 校對 黃昱凡

◆ VITRUV四位創始人

但由於題庫有限,Beta版產品只能給學生提供2回治療測試。另外,金世勳也發現,設計中面向學生的2C模式走不通。

“學生在機構中上課,基本沒有時間上網測試。”團隊在談論後,決定調轉槍頭,走2B路線,即向教育機構推銷,讓講師説明學生使用產品。

300位天使用戶的回饋結果讓金世勳驚喜。2個月的試用期後,從小單元測試的維度看,超過90%的用戶有了進步。團隊一致認為:這條路是走得通的。

累積獲投850萬元

模式得到驗證後,為了獲得資金支持,團隊在下半年奔走於各大投資機構。

有了財務保障,金世勳隨後開始搭建團隊,並進入正式版產品研發期。僅6個月後,團隊又獲得一筆400萬元政府扶持資金。

◆ VITRUV團隊照

2015年9月,VITRUV推出收費產品Matamath正式版。正式版和Beta版有兩個主要區別:一方面,正式版的使用介面更加方便;另一方面,不同於只能網上作答的Beta版,正式版Matamath讓使用者在offline情況下也可使用。

教育機構的老師會得到一批一樣的診斷試卷,發給同學們測試。

◆ Matamath宣傳頁面

為了讓系統能精確診斷學生的弱點,金世勳組建了一支10人的科研團隊,由知名大學的研究員、碩士等組成。團隊分為教學組和技術組,分管知識點拆分、診斷把關和系統改良。

Matamath系統裡收集了4萬道韓國考試試題,每一道試題都被5位教學人員解構、拆分成某一個具體的知識點,從而讓系統診斷更加準確。診斷考卷的標準題量為30道,使用者可根據需求改動。

◆ Matamath動作頁面

事實上,僅通過30題的診斷試卷來確定學生的弱點並不現實。因此,金世勳把治療階段的試題也作為診斷分析的一部分,並可提供多回治療測試。

Matamath的題庫主要覆蓋高中各年級,也有部分大學生使用。今年,團隊已在開發初中試題庫,以拓展業務覆蓋面。另外,金世勳透露,英文教學板塊也正在研發中。

去年,Matamath營收300萬元。目前產品已收錄近5萬道試題(韓國試題和臺灣地區試題),累積服務1.2萬使用者,其中使用3次及以上的用戶進步率達90%。

去年8月,VITRUV與臺灣地區的一家線上教育企業合作,將Matamath模式搬入中國。金世勳透露,團隊打算進軍大陸市場,並尋求一筆3000萬元的融資。

/The End/

編輯 邱曉雅 校對 黃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