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把吵架當成一門學問

前幾天看到一本書上說我們要學會平衡利用時間,要學會過生活而不是趕生活,要注意好工作和生活的分配。

書中說到,香港中文大學有位教授喜歡花費極少的時間處理工作上的事務,

而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其他事情上。

比如去面壁,冥想,傾聽自己的聲音,總之就是去做一切和賺錢沒相關的事情。

我覺得有點奇特。

從小到大我們就在被教導,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和工作,學習無關的事情少做,可現在一個頗有名氣的教授卻在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

可以花大量的時間在無關的事情上,花有限的時間處理工作。

這在我們看來,本末倒置了吧?

可仔細一想,教授的這種做法確實能事半功倍,花更多時間在自己身上,瞭解自己才能快狠准地付諸行動,少走或不走彎路。

今天不討論那種生活方式更好,但就從這個現象引申開來,說到感情,這個觀點也同樣適用。

一、 感情中,如何處理矛盾

在兩人交往過程中難免會有矛盾衝突,

一般來說,小矛盾小鬧一場,大矛盾就大鬧一場,這是我們傳統的認知。

可這事如果運用到前述的觀點,就應該是小矛盾大鬧一場,大矛盾小鬧一場,這才是更好的態度。

我仔細想了想,好像後者的觀點確實更有可行性。

如果矛盾已經很大,矛盾當事人不能心平氣和坐下來化解矛盾,反而還要揪著這個大鬧一場,那這感情還要不要繼續?

二、小矛盾大鬧,大矛盾小鬧

舉兩個例子。

有個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雙十一秒殺的時候,女方讓男方盯著購物車,好搶到秒殺,可就在時間指向零點的時候,網路卡了,導致所有秒殺都沒搶到,於是女方生氣了。

她說為什麼別人能搶到,他就搶不到,他平時玩遊戲的時候網路不卡,

怎麼一到買東西的時候網路就卡了呢?

她大鬧一場,甚至動起了手。

後來這件事情怎麼化解的不清楚。但我知道最後,兩人是和好了。

所以說,在小事上大鬧一場是不怎麼會動搖感情的,只要不過分,就權當是日常調劑。

再舉個大矛盾小鬧一場的例子。

小南和前面那個例子的女主一樣,也是個在小事上很作的女人,據統計,在她和男友交往期間的聊天記錄裡,“分手”兩個字出現了將近有200次。

每次面對她的作,男友煩歸煩,可在不涉及原則的情況下,能忍也就忍了。

直到兩人交往兩年後,小南的男友偶然有了一個出國交換的機會,為期一年。

他覺得以小南的個性,知道這事肯定是大發脾氣,剛好那會他們在冷戰,他就沒把這件事告訴她。

可消息傳得挺快,沒過幾天,她就知道了。

她知道之後,先是氣他瞞著她,大鬧一場。他看著她鬧,心想果然和他預想的一樣。

可她鬧過之後,卻告訴男友:你去吧,我在國內等你。

這完全出乎男友的意料,他原以為小南會逼著他在愛情和事業之間選擇一個,沒想到她竟如此懂事。

她做出決定之後,還是生氣,可男友卻是滿滿的感動。最後,在他出國前,他們先舉行了訂婚儀式。

三、脾氣發得好,也能增進感情

其實我一直覺得遇事就鬧,遇大事就大鬧是很不明智的。鬧只能發洩情緒,並不能解決問題。

像小南這樣,事事分明,對隱瞞的小事大鬧,對關乎前途的大事保持冷靜,不僅讓男人覺得 她聰明懂事,更讓男人對她以往只會作的形象大為改觀。

這是個聰明的人該有的做法。

發現了嗎?發脾氣也是一門學問。發好了,是增進感情,但一個不小心也能導致感情破滅。

小矛盾涉及的一般都是習慣問題,發個大脾氣,只是讓對方記住了你的脾性,只要不過分,就無關痛癢,甚至有益無害。

大矛盾基本就涉及原則,兩個三觀都已成熟的成年人,各有一套完整的價值體系,互相是無法說服彼此的。

這時候幹吵幹鬧解決不了問題,只得兩個人心平氣和的談一談,在各自的價值觀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讓雙方都有臺階可下。

很多感情問題有時候其實就是太“小題大做”,有時候又太“大事化小”而產生的。

要在小事上上綱上線,在大事上深明大義,才能讓別人肯定你是個值得交往的聰明人。

可大事和小事的分界線在哪裡呢?我們又該怎麼判斷?

這其中的度量衡又該怎麼把握?

其實你不是不懂,你只是缺少判斷能力。

【關於作者】

陸琪, 中國情感研究學者,情感科學開創者,算愛研習社主理人。

【關於算愛研習社】

算愛研習社一是一個教你用科學的方法解決愛情問題的互助社群。課程裡不會把每件事列舉出來告訴你哪些該發大脾氣,哪些可發小脾氣。我們的課程只是讓你有一個更加清醒明智的頭腦,鍛煉你分辨的能力。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比事無巨細告訴你答案更加值得學習的。

當然課程中也運用到了很多黑科技來教你解決愛情問題。

比如:遇到矛盾吵架了,有“吵架急救手冊”教你如何在24小時內迅速和好,不傷感情。

比如:吵架分手了,後悔想和好,教你一招讓他主動送上門,讓你有尊嚴地複合。

比如:兩人性格不合,生活常有矛盾,教你跨過性格不合這道坎,收穫和諧愛情。

……

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大家可以加入看看。

立即掃描二維碼即可加入算愛研習社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資訊。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訂閱每日必讀的職場乾貨。

©2017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他就沒把這件事告訴她。

可消息傳得挺快,沒過幾天,她就知道了。

她知道之後,先是氣他瞞著她,大鬧一場。他看著她鬧,心想果然和他預想的一樣。

可她鬧過之後,卻告訴男友:你去吧,我在國內等你。

這完全出乎男友的意料,他原以為小南會逼著他在愛情和事業之間選擇一個,沒想到她竟如此懂事。

她做出決定之後,還是生氣,可男友卻是滿滿的感動。最後,在他出國前,他們先舉行了訂婚儀式。

三、脾氣發得好,也能增進感情

其實我一直覺得遇事就鬧,遇大事就大鬧是很不明智的。鬧只能發洩情緒,並不能解決問題。

像小南這樣,事事分明,對隱瞞的小事大鬧,對關乎前途的大事保持冷靜,不僅讓男人覺得 她聰明懂事,更讓男人對她以往只會作的形象大為改觀。

這是個聰明的人該有的做法。

發現了嗎?發脾氣也是一門學問。發好了,是增進感情,但一個不小心也能導致感情破滅。

小矛盾涉及的一般都是習慣問題,發個大脾氣,只是讓對方記住了你的脾性,只要不過分,就無關痛癢,甚至有益無害。

大矛盾基本就涉及原則,兩個三觀都已成熟的成年人,各有一套完整的價值體系,互相是無法說服彼此的。

這時候幹吵幹鬧解決不了問題,只得兩個人心平氣和的談一談,在各自的價值觀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讓雙方都有臺階可下。

很多感情問題有時候其實就是太“小題大做”,有時候又太“大事化小”而產生的。

要在小事上上綱上線,在大事上深明大義,才能讓別人肯定你是個值得交往的聰明人。

可大事和小事的分界線在哪裡呢?我們又該怎麼判斷?

這其中的度量衡又該怎麼把握?

其實你不是不懂,你只是缺少判斷能力。

【關於作者】

陸琪, 中國情感研究學者,情感科學開創者,算愛研習社主理人。

【關於算愛研習社】

算愛研習社一是一個教你用科學的方法解決愛情問題的互助社群。課程裡不會把每件事列舉出來告訴你哪些該發大脾氣,哪些可發小脾氣。我們的課程只是讓你有一個更加清醒明智的頭腦,鍛煉你分辨的能力。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比事無巨細告訴你答案更加值得學習的。

當然課程中也運用到了很多黑科技來教你解決愛情問題。

比如:遇到矛盾吵架了,有“吵架急救手冊”教你如何在24小時內迅速和好,不傷感情。

比如:吵架分手了,後悔想和好,教你一招讓他主動送上門,讓你有尊嚴地複合。

比如:兩人性格不合,生活常有矛盾,教你跨過性格不合這道坎,收穫和諧愛情。

……

實用性很強的課程,大家可以加入看看。

立即掃描二維碼即可加入算愛研習社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資訊。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訂閱每日必讀的職場乾貨。

©2017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