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困惑!人均GDP不足日本1/4的中國人 為何看起來卻更有錢?

日本作為亞洲的發達國家,一直給人一種財力雄厚的印象。

然而,一項最新出爐的調查顯示,2017年以來,日本成年人每月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錢約為人民幣1500元,日本人似乎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有錢。

而值得關注的是,相比於“沒想像中那麼有錢”的日本人,中國人卻因為強大的海外購物能力,屢屢被貼上“人傻錢多”的標籤。

連日本人都感歎,中國人真有錢。

這是為什麼呢?中國人真比日本人更有錢嗎?在“買買買”的狂潮之下,中國人還愛存錢嗎?

中國人均GDP與日本相差太遠

儘管中國經濟總量在早幾年超過了日本,現在中國的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二,但是中國的人均GDP則與日本相差太遠。

2016年日本的人均GDP大約3.8萬美元,同一年中國的人均GDP約8200美元。日本人的人均GDP是中國人均GDP的4倍多!

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卻不到日本人均收入水準的十分之一。

不過,日本人即使很富裕,卻大多精打細算過日子。

比如在日本一種常見的冰棒漲價5日元,都會成為全國媒體關注的重要新聞。

日本人平時在家吃飯都非常簡單,

一碗飯、一點蔬菜、一條烤魚、一碗醬湯、一點鹹菜。

日本人開的車一般都是排量很小的家庭用車,在日本絕對找不到帶游泳池的私人住宅,即便是比較富裕的家庭婦女通常也只是到高級酒店和朋友一起吃一頓套餐而已。

而中國人均收入不高,卻看起來更有錢。

中國人究竟看起來多有錢

在如今的世界各地,無論旅遊還是上學,無論是購物還是購買住房,

到處都看到湧出來的中國富有者身影。

比如,到世界各國名勝古跡等地方旅遊,中國的旅遊者一定會比日本的遊客多,而且大多數中國人都出手大方,大顯中國富有者的本色。

“中國遊客消費萬億”,這個詞語又出現了。

最近,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近期發佈的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大陸遊客的境外消費總額達到261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2%,占總消費額的20.9%。出境旅遊的遊客數量同比增長6%,

達到1.35億人次。自從2004年以來,中國遊客的海外消費總額每年的同比增幅均達到了兩位數。

中國除大陸以外,香港也在全球境外消費金額排行中佔據了第十位。2016年,香港的境外消費總額達到240億美元,同比增長5%,出境遊客數量9180萬人次,同比增長2.9%。

圖1 境外消費金額

而“中國消費者市場”正在成為全球奢侈品消費的“主戰場”,財富品質研究院連續五年觀察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值得關注的是,2016年中國人在境外消費的奢侈品高達6300億元,連同國內市場,中國人一共買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

小編不得不感歎:咱們國人太有錢了!

人均收入水準不高,

消費能力為何這麼強?

那麼,中國人均收入水準不高,消費能力為何這麼強?

有一種觀點認為,經過30年的經濟告訴增長,中國人的收入水準確實有了翻天覆地改變,消費水準也得到提升。

雖然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收入不高,但是進入高收入群體的絕對數字大。

此外,中國消費者有不露富的文化,中國人報告的收入往往只是工資收入,而並沒有加上其他管道所得。

不過,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國人消費能力強是假像。海外消費增速遠高於國內消費增速,是高收入人群推高了整體消費能力。

經濟學家易憲容認為,社會財富短期內向少數人聚集,這就必然讓中國形成一個土豪階層。

可以說,對於中國的近14億人口來說,這個土豪階層只要占人口的百分之一,就可達1400萬人口。

對於中國經濟及財富這樣一個巨無霸來說,如果中國這個土豪階層佔有整個社會的財富達到50%(估計會比這個比重要高),那麼這些人要如何土豪都可土豪了。

這就是為何從表面看,中國人真的比日本人有錢,但實際上則並非如此。

熱衷“買買買”,

國人還愛存錢嗎?

在“買買買”的狂潮之下,中國人勤儉持家的傳統還在嗎?國人還愛存錢嗎?

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境內居民存款較去年底增加了3.94萬億元,至63.72萬億,增幅6.59%。

而從貸款來看,過去幾年中國居民貸款已經呈現爆炸式增長。境內個人人民幣貸款已經從2010年的8.8萬億飆升到現在的37.1萬億,當然,主要是因為房貸增長較快。

雖然居民的淨存款額(居民存款減去居民貸款)較去年底略有增加,至26.58萬億,不過,這仍接近201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準,比2016年2月創出的峰值——29.87萬億下滑了11%。

圖2 居民淨存款額(億元)

而從家庭儲蓄率來看,以居民戶新增人民幣存款衡量的家庭儲蓄率(居民戶新增人民幣存款/居民可支配收入)已經很低。

如圖2 所示,家庭儲蓄率從2009年呈現下降趨勢, 截止到 2016年底,家庭儲蓄率為15.2%,而2009年最高點的時候家庭儲蓄率接近35%。

圖3 家庭儲蓄率

我們知道,房貸增長較快,不得不說,中國人真的喜歡攢錢買房,越買房心裡越踏實,越買房自己的資產越增值。

而這種財富幻覺,讓中國人覺得,自己很有錢,特別有錢的那種。

不管怎麼說,中國人的人均財富持有水準要達到日本人現在的狀態,估計還得有很長時間的路要走,更何況許多居民所持有的財富都是高估的住房!

經過30年的經濟告訴增長,中國人的收入水準確實有了翻天覆地改變,消費水準也得到提升。

雖然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人均收入不高,但是進入高收入群體的絕對數字大。

此外,中國消費者有不露富的文化,中國人報告的收入往往只是工資收入,而並沒有加上其他管道所得。

不過,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國人消費能力強是假像。海外消費增速遠高於國內消費增速,是高收入人群推高了整體消費能力。

經濟學家易憲容認為,社會財富短期內向少數人聚集,這就必然讓中國形成一個土豪階層。

可以說,對於中國的近14億人口來說,這個土豪階層只要占人口的百分之一,就可達1400萬人口。

對於中國經濟及財富這樣一個巨無霸來說,如果中國這個土豪階層佔有整個社會的財富達到50%(估計會比這個比重要高),那麼這些人要如何土豪都可土豪了。

這就是為何從表面看,中國人真的比日本人有錢,但實際上則並非如此。

熱衷“買買買”,

國人還愛存錢嗎?

在“買買買”的狂潮之下,中國人勤儉持家的傳統還在嗎?國人還愛存錢嗎?

東方財富Choice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境內居民存款較去年底增加了3.94萬億元,至63.72萬億,增幅6.59%。

而從貸款來看,過去幾年中國居民貸款已經呈現爆炸式增長。境內個人人民幣貸款已經從2010年的8.8萬億飆升到現在的37.1萬億,當然,主要是因為房貸增長較快。

雖然居民的淨存款額(居民存款減去居民貸款)較去年底略有增加,至26.58萬億,不過,這仍接近2015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準,比2016年2月創出的峰值——29.87萬億下滑了11%。

圖2 居民淨存款額(億元)

而從家庭儲蓄率來看,以居民戶新增人民幣存款衡量的家庭儲蓄率(居民戶新增人民幣存款/居民可支配收入)已經很低。

如圖2 所示,家庭儲蓄率從2009年呈現下降趨勢, 截止到 2016年底,家庭儲蓄率為15.2%,而2009年最高點的時候家庭儲蓄率接近35%。

圖3 家庭儲蓄率

我們知道,房貸增長較快,不得不說,中國人真的喜歡攢錢買房,越買房心裡越踏實,越買房自己的資產越增值。

而這種財富幻覺,讓中國人覺得,自己很有錢,特別有錢的那種。

不管怎麼說,中國人的人均財富持有水準要達到日本人現在的狀態,估計還得有很長時間的路要走,更何況許多居民所持有的財富都是高估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