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妹兒帶你游山西:代縣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坐落在代縣城內,原為圓果寺中建築,又稱圓果寺塔,

寺已毀塔獨存。與邊靖樓遙相對峙,競相爭高。 始建于隋仁壽元年(601年),原為木結構,稱“龍興”,唐宋幾經廢興。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建為磚塔。塔為佛教藏式造型,塔基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50米,東西30米,高1.5米,塔建於塔基正中央。塔平面為圓形,磚砌,周長60米,高40米。作覆仰蓮瓣及重澀混肚與方澀的須彌座式,雕刻著各種花飾、荷瓣和印度的“陀羅尼經”。 塔身為上肩略寬的圓形覆缽式,
塔身上施曲尺形彌座,座上承刹杆。原有磚作相輪十三層,兩層已毀,上覆蓋盤,中裝金頂寶珠。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地震毀壞塔刹九尺餘,康熙二十三年(1694年)補修。造型秀美,雄健挺拔,雕藝高超,為我國藏式塔中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