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為何對於中國人眼中的一個賣國賊評價如此之高?他是近代中國的悲哀

明治維新的設計師、日本國父伊藤博文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他是大清朝唯一能與世界爭長短之人,
如果他是日本人,他一定比我做的好,可是這個在日本人心中地位極高,連日本國父都讚不絕口的人,在一些國人心中,卻認為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賣國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其實,這背後反應的是整個近代中國的悲哀!

想必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已經猜到我說的這個人是誰了,不錯,這個在外國人眼中評價極高,在國人口中被罵的很慘的人就是李鴻章。

今天,我絕無給李鴻章翻案之嫌,我們不妨理性的去分析一下李鴻章,他被國人罵為賣國賊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他代表清政府簽訂的《馬關條約》與《辛丑合約》,
但是這兩個喪權辱國的條約畢竟是他代表清朝簽訂的,既然是代表,他就不是最終的決策者,真正做決定的人是身居後宮的老佛爺,所以說,李鴻章再怎麼賣國,他最多也就算是一個從犯,一個替罪羊,真正的主犯是慈禧,就算歷史上沒有李鴻章,慈禧也會派張鴻章、王鴻章去簽訂條約的。

由於世人對李鴻章的唾駡,導致他所做的很多功績被忽略,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績就是進行洋務運動,說到這裡,肯定會有人反駁,洋務運動不是失敗了嗎?怎麼還能算是功績呢?

洋務運動雖然最終失敗了,但是李鴻章主導的洋務運動卻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也是避免中國完全淪為殖民地的主要因素,因為有了洋務運動,清朝的軍隊才有了同西方一樣的洋槍洋炮,因為有了洋務運動,北洋水師才不用乘坐著木船與日本海軍戰鬥,所以說,沒有李鴻章,沒有洋務運動,清朝只會滅亡的更快,被擊敗的更慘,甚至會被日本、俄國的列強所瓜分。

李鴻章是近代中國的一個悲情人物,而如今世人對他做出的評價,更映印出了他的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