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都2017年十大民生實事年中檢查 市民代表齊點贊

市民代表在桐梓林東路3號院檢查垃圾分類工作

市民代表在桐梓林東路3號院檢查垃圾分類工作

完成中心城區老舊院落改造550個,新增生活垃圾分類覆蓋居民50萬戶,建成公辦幼稚園160所,新改建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2000個……半年過去了,這些年初許下的“民生承諾”進行得怎麼樣了?昨日,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組織市民代表開展了十大民生實事半年集中檢查,

36名市民代表分3組,深入到70個今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中的18個項目現場,瞭解專案進展,詳細檢查,對抽檢專案給予了積極肯定。

通過實地走訪、認真觀察、仔細詢問,代表們切身感受到民生工程為老百姓帶來的實惠,對民生工程的推進情況豎起了大拇指。市民代表表示,目前,時間過半、任務過半,各項民生實事都在有序推進,

希望下半年所有項目都能圓滿完成。

第1組檢查點位

■武侯區桐梓林東路3號院

■高新區肖家河東三巷4號

■成都地鐵10號線一期

■天府新區華陽街道海昌北路幼稚園在建項目

■天府大道南段2618號華陽廣福社區

■天府新區紫頤香薰山谷

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居民72萬戶

“運營模式不錯,既環保又有收益”

昨日上午,第一組市民代表來到武侯區桐梓林東路3號院,檢查這裡的生活垃圾分類情況。

在現場,志願者們正在宣傳生活垃圾怎麼分類,為市民代表演示生活垃圾分類回收積分換生活用品的過程,“這個運營模式不錯,既環保又有收益。”市民代表在觀看過程中,忍不住發出感歎。

據介紹,截至5月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覆蓋居民72萬戶,新增覆蓋居民9萬戶。4月20日,我市已經在甲級、超甲級樓宇啟動生活垃圾分類試點,5月11日在中小學校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教育進學校,從觀念上讓下一代從小養成垃圾分類的意識,做得很好。”市民代表揭筱紋表示。市民代表趙梅則建議,生活垃圾分類是綠色發展的必然之舉,覆蓋面還要再加大。

走進高新區肖家河東三巷4號院落,市民代表發現,院落換上了橙紅色的新外衣。然而,他們更加關心的是,老舊院落長期以來面臨的停車問題,“機動車怎麼停放?車位有沒有增加?如何協調停車問題?”“院落改造後能停40輛車,

一般來說誰先回誰先停。”聽到這個回答,市民代表董光林略微點了點頭。

到2020年,成都的軌道交通要實現650+的目標。在建的地鐵專案如何了?市民代表來到地鐵10號線一期太平園站,體驗乘坐10號線到雙流機場1航站樓站。深藍色的車廂與購票設備,讓大家耳目一新,“一共有6號車廂,內部空間更加寬敞。”“這個靠背很溫馨。”據介紹,地鐵10號線一期將在10月之前開通運營,到時市民去機場又多了一條方便快捷的方式。“等7號線一開通,我也可以坐地鐵去機場了,真是太好了。”市民代表宋偉對地鐵的建設速度讚歎不已。

開工建設159所公辦幼稚園

“希望能保質保量做好後期工作”

下午,市民代表來到天府新區華陽街道正在建設中的海昌北路幼稚園。幾棟幼稚園大樓已經基本成形,一些工人正在室內進行電線鋪裝等工作,“2016年4月開工,今年8月底就會全面完工,將會在2018年9月投入使用……”天府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據介紹,按照年初的目標,今年建成公辦幼稚園160所。截至6月30日,全市已開工建設159所,建成68所,其中一個專案因為先後兩次更換選址而滯後。“我們看到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大努力。希望後期能保質保量,做好幼稚園的內裝、教具的環保工作。”市民代表喬濤說。

頂著烈日,市民代表來到天府大道南段2618號華陽廣福社區,檢查該樓盤微型消防站的建設情況。在一個面積僅兩三平方米的小屋內,設有與巡邏崗相連的網路裝置和一些用於滅火的裝備,“一旦發生火情,這裡就會立即收到資訊,便於大家立即取下設備救火。”物業人員介紹。據介紹,這個社區是消防安全社區示範點之一,今年我市計畫建成消防安全社區示範點66個,“目前建成46個,其餘20個正在穩步推進中。”

走進天府新區紫頤香薰山谷,市民代表仔細詢問市民關心的問題,“這些花除了觀賞價值還有經濟價值吧?”“對,我們有專門的合作商來做花草收集工作。”“門票怎麼樣?……”一路上,市民代表的疑惑得到解答。

據介紹,今年扎實推進14個賞花基地建設。截至目前,今年我市已經建成5個賞花基地;蒲江和新都的賞花基地投資已達到80%,其他專案均投資過半,建設進度過半。當瞭解到賞花基地的運營模式為“政府補貼”時,宋偉建議,“一定要把錢花到刀刃上。”

第2組檢查點位

■高新區盛邦街220號盛邦標準化菜市場

■成華區五桂路6號陽光米亞100籃戰球場

■成都市植物園青少年科普館

■新都區軍屯鎮白碾村

■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

■金堂縣趙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養老院

新改建7個標準化菜市場

“規範又衛生,感覺非常不錯”

昨日上午,記者隨同市民代表首先來到高新區盛邦街220號盛邦標準化菜市場瞭解新改建標準化菜市場情況。記者在現場看到,菜市場內寬敞明亮,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良好,農副產品分區分類有序擺放,地面也潔淨、乾爽,市場內還設置了電梯。

“目前,納入民生實事的7個標準化菜市場中,高新區、成華區、錦江區3個項目已建成並投入試運營,剩下4個專案主體工程也已完工,並確定了經營主體,進入裝修、招商階段。”據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新改建標準化菜市場7個,目前高新區、成華區、錦江區3個項目建成,並投入試運營;4個專案主體工程完工,預計將如期竣工。同時,今年將改造老舊市場6個,“截至6月底,金牛區川西生產資料市場已完成關閉外遷,萬和時裝城納入火車北站擴能改造及火車北站南廣場東西兩側棚改專案,已簽訂拆遷合同,白果林百貨市場將在今年9月關閉,五塊石綜合市場拆遷工作已全面啟動。”

“我擔心這麼好的環境是不是菜的價格會比較貴,就專門問了一下菜的價格,結果價格很合適。”市民代表謝元魯認為,標準化菜市場不僅規範、乾淨衛生,市場內還配有食品檢測室,感覺非常不錯。

隨後市民代表先後來到成華區五桂路6號陽光米亞100籃戰球場和成都市植物園青少年科普館,對公益足球場建設以及開放成都市植物園青少年科普館建設情況進行了詳細瞭解。

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

“讓老人就近便利地享有養老服務”

下午,市民代表來到新都區軍屯鎮白碾村,參觀瞭解了新改建的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隨後代表到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和金堂縣趙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養老院,對醫療機構醫療器械使用品質監管和社區養老院建設情況進行了詳細瞭解。

“到2020年,我們將全面建成以社會辦養老機構為主體的養老服務機構體系,大幅提升機構養老接納能力和服務水準,大幅提高養老服務社會化市場化水準,社會和企業辦養老床位不低於全部新增床位的90%。”據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市民政局正在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已完成全部67個社區養老院點位選址,建成7個,在建41個。改造和籌建養老服務床位1.3萬張,民辦公辦機構新增養老床位10500張,已完成新增民辦養老機構床位5185張創業園,完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級創業孵化體系……新增入園專案177個,實現青年創業990余人,惠及青年大學生18000余人……”聽著團市委相關工作人員的介紹,市民代表在郫都區菁蓉鎮,詳細瞭解完善成都青年(大學生)創業體系,新增入園項目120個,實現青年創業1300人的專案。市民代表楊小卜表示,高校有很強的科研力量、專利技術和科技成果,通過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實現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優勢互補,“建議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青年教師、學生,開展校院地科技成果轉換工作。”

到時市民去機場又多了一條方便快捷的方式。“等7號線一開通,我也可以坐地鐵去機場了,真是太好了。”市民代表宋偉對地鐵的建設速度讚歎不已。

開工建設159所公辦幼稚園

“希望能保質保量做好後期工作”

下午,市民代表來到天府新區華陽街道正在建設中的海昌北路幼稚園。幾棟幼稚園大樓已經基本成形,一些工人正在室內進行電線鋪裝等工作,“2016年4月開工,今年8月底就會全面完工,將會在2018年9月投入使用……”天府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據介紹,按照年初的目標,今年建成公辦幼稚園160所。截至6月30日,全市已開工建設159所,建成68所,其中一個專案因為先後兩次更換選址而滯後。“我們看到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大努力。希望後期能保質保量,做好幼稚園的內裝、教具的環保工作。”市民代表喬濤說。

頂著烈日,市民代表來到天府大道南段2618號華陽廣福社區,檢查該樓盤微型消防站的建設情況。在一個面積僅兩三平方米的小屋內,設有與巡邏崗相連的網路裝置和一些用於滅火的裝備,“一旦發生火情,這裡就會立即收到資訊,便於大家立即取下設備救火。”物業人員介紹。據介紹,這個社區是消防安全社區示範點之一,今年我市計畫建成消防安全社區示範點66個,“目前建成46個,其餘20個正在穩步推進中。”

走進天府新區紫頤香薰山谷,市民代表仔細詢問市民關心的問題,“這些花除了觀賞價值還有經濟價值吧?”“對,我們有專門的合作商來做花草收集工作。”“門票怎麼樣?……”一路上,市民代表的疑惑得到解答。

據介紹,今年扎實推進14個賞花基地建設。截至目前,今年我市已經建成5個賞花基地;蒲江和新都的賞花基地投資已達到80%,其他專案均投資過半,建設進度過半。當瞭解到賞花基地的運營模式為“政府補貼”時,宋偉建議,“一定要把錢花到刀刃上。”

第2組檢查點位

■高新區盛邦街220號盛邦標準化菜市場

■成華區五桂路6號陽光米亞100籃戰球場

■成都市植物園青少年科普館

■新都區軍屯鎮白碾村

■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

■金堂縣趙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養老院

新改建7個標準化菜市場

“規範又衛生,感覺非常不錯”

昨日上午,記者隨同市民代表首先來到高新區盛邦街220號盛邦標準化菜市場瞭解新改建標準化菜市場情況。記者在現場看到,菜市場內寬敞明亮,自然採光和通風條件良好,農副產品分區分類有序擺放,地面也潔淨、乾爽,市場內還設置了電梯。

“目前,納入民生實事的7個標準化菜市場中,高新區、成華區、錦江區3個項目已建成並投入試運營,剩下4個專案主體工程也已完工,並確定了經營主體,進入裝修、招商階段。”據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將新改建標準化菜市場7個,目前高新區、成華區、錦江區3個項目建成,並投入試運營;4個專案主體工程完工,預計將如期竣工。同時,今年將改造老舊市場6個,“截至6月底,金牛區川西生產資料市場已完成關閉外遷,萬和時裝城納入火車北站擴能改造及火車北站南廣場東西兩側棚改專案,已簽訂拆遷合同,白果林百貨市場將在今年9月關閉,五塊石綜合市場拆遷工作已全面啟動。”

“我擔心這麼好的環境是不是菜的價格會比較貴,就專門問了一下菜的價格,結果價格很合適。”市民代表謝元魯認為,標準化菜市場不僅規範、乾淨衛生,市場內還配有食品檢測室,感覺非常不錯。

隨後市民代表先後來到成華區五桂路6號陽光米亞100籃戰球場和成都市植物園青少年科普館,對公益足球場建設以及開放成都市植物園青少年科普館建設情況進行了詳細瞭解。

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

“讓老人就近便利地享有養老服務”

下午,市民代表來到新都區軍屯鎮白碾村,參觀瞭解了新改建的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隨後代表到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和金堂縣趙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養老院,對醫療機構醫療器械使用品質監管和社區養老院建設情況進行了詳細瞭解。

“到2020年,我們將全面建成以社會辦養老機構為主體的養老服務機構體系,大幅提升機構養老接納能力和服務水準,大幅提高養老服務社會化市場化水準,社會和企業辦養老床位不低於全部新增床位的90%。”據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市民政局正在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已完成全部67個社區養老院點位選址,建成7個,在建41個。改造和籌建養老服務床位1.3萬張,民辦公辦機構新增養老床位10500張,已完成新增民辦養老機構床位5185張創業園,完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級創業孵化體系……新增入園專案177個,實現青年創業990余人,惠及青年大學生18000余人……”聽著團市委相關工作人員的介紹,市民代表在郫都區菁蓉鎮,詳細瞭解完善成都青年(大學生)創業體系,新增入園項目120個,實現青年創業1300人的專案。市民代表楊小卜表示,高校有很強的科研力量、專利技術和科技成果,通過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實現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優勢互補,“建議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青年教師、學生,開展校院地科技成果轉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