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人是朱元璋的義子,其後人駐守雲南勢力強大,太祖一招讓他世代不敢篡位

文 | 陳飛

提要: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在每一代封建王朝都能夠看得到這樣的例子,甚至現代社會的商業帝國中,也從不缺乏如此狠辣的領導者。

要說做的最絕的,那非明太祖朱元璋了。滿朝功臣,只剩下一個將死不死的湯和,朱元璋用屠刀讓自己做了一個真正的孤家寡人。

沐英畫像

幸好,朱元璋奉行了另外一句話,叫做“虎毒不食子”。太子朱標的極力反對,甚至諷刺朱元璋不是個明君,朱元璋都將自己的屠刀給按在了地下。

那麼,跟朱元璋血緣關係的人便不會受到屠戮嗎?不用血緣關係,有這個名頭就可以了,因為朱元璋還繞過了在雲南握有重兵,世襲罔替的黔甯王沐英。

沐英和朱元璋什麼關係呢?當初紅巾軍起義的時候,沐英不過是跟隨母親四處避難的八歲小叫花子 罷了。等到母親被元兵所殺的時候,沐英被朱元璋發現並且收留,當時沒有子嗣的朱元璋夫婦疼愛他到了極點,

甚至讓沐英改姓朱,當他們的義子。十二歲開始,沐英就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在朱元璋的身邊接受讀書識字的學習,帶兵打仗的本領。十八歲的時候他就可以獨自領軍,擔當軍事要任了。

古代的少年將軍

你還別說,接受實戰經驗的沐英真的是個軍事天才。

每每掛帥出征,所到之處無不得勝,沐英幾乎在朱元璋的擴張戰爭裡參與了每一次關鍵戰役,立下赫赫戰功。朱元璋對這位義子是越來越喜歡,不過這個時候的朱元璋身份不同了,他看到了皇位即將到手的曙光,必須開始考慮一些戰爭之後的事情了。因此,朱元璋命令沐英恢復本姓,避免和他真正的嫡長子產生衝突。

沐英其實有一個很好的範本,

那就是三國時期劉備的義子劉封。劉封的下場著實慘烈,拒絕援救關羽加上丟失重鎮上庸,劉備一聲令下就砍了劉封。比起劉備,朱元璋只怕要更加狠毒。然而事實卻出人意料,沐英不僅沒有被雪藏起來,反而更受器重,當雲南被平定之後,守護西南邊疆的就是他沐英。

不對老虎施以囚籠,反而任其歸於深林之中。朱元璋為什麼要做這種養虎為患的事情?只有兩種可能,

要麼朱元璋很信任這只老虎會乖乖聽話,始終效忠于他朱家;要麼朱元璋認為自己以及後人的實力永遠都會強過這只老虎。按照明朝末年吳三桂可以再次建立起一支與清朝分庭抗禮的實力來看,沐英或者其後人是完全有這個實力篡奪朱家江山的,所以我個人傾向於第一種可能。

朱元璋

沐英的確是忠臣,他的後代也始終忠誠於大明。在明人李紹文《皇明世說新語》中記載:有一次朱元璋問朱英(當時沐英跟朱氏姓)說:“朱英呀朱英,你到底是誰的孩子呢?”朱英回答:“我就是陛下的孩子,深沐陛下和皇后的養育之恩。”朱元璋似乎不滿意這個回答,還是一個勁地問朱英,朱英卻始終磕著頭對朱元璋重複剛剛說過的話。就這樣來去了幾個回合之後,朱元璋也累了,也明白沐英的意思了。最後,朱元璋對朱英說:“你是朕的養子,現在就是不讓你恢復原來的姓氏,也不能讓你再隨我姓‘朱’了。”這樣,你剛剛一直口念“深沐陛下和皇后的養育之恩”,既然都這麼說了就賜他姓“沐”吧,讓你可以永沐皇恩。”太祖這一招不得不說確實高明,你想想,姓氏一改你就不姓朱了,這樣避免了當年劉備與劉封那樣的尷尬,又讓他家族成了朱家的親信,讓其世代忠於大明。

而在現代出土文物當中,我們更可以看出其後代為何如此忠誠。沐英的第十世孫沐叡墓中曾出土一塊類似“長命鎖”一樣的金牌,金牌正面正中寫著“黔甯王遺記”五個空心大字,右邊刻“此牌須用”等字;背面寫著:“凡我子孫,務要盡忠報國,事上必勤慎小心,處同僚謙和為本,特諭,慎之戒之。”這是沐英對後代的諄諄教誨。

長命鎖

忠於個人,便會為個人所殺;忠於國家,便能夠倖免於難。

朱元璋

沐英的確是忠臣,他的後代也始終忠誠於大明。在明人李紹文《皇明世說新語》中記載:有一次朱元璋問朱英(當時沐英跟朱氏姓)說:“朱英呀朱英,你到底是誰的孩子呢?”朱英回答:“我就是陛下的孩子,深沐陛下和皇后的養育之恩。”朱元璋似乎不滿意這個回答,還是一個勁地問朱英,朱英卻始終磕著頭對朱元璋重複剛剛說過的話。就這樣來去了幾個回合之後,朱元璋也累了,也明白沐英的意思了。最後,朱元璋對朱英說:“你是朕的養子,現在就是不讓你恢復原來的姓氏,也不能讓你再隨我姓‘朱’了。”這樣,你剛剛一直口念“深沐陛下和皇后的養育之恩”,既然都這麼說了就賜他姓“沐”吧,讓你可以永沐皇恩。”太祖這一招不得不說確實高明,你想想,姓氏一改你就不姓朱了,這樣避免了當年劉備與劉封那樣的尷尬,又讓他家族成了朱家的親信,讓其世代忠於大明。

而在現代出土文物當中,我們更可以看出其後代為何如此忠誠。沐英的第十世孫沐叡墓中曾出土一塊類似“長命鎖”一樣的金牌,金牌正面正中寫著“黔甯王遺記”五個空心大字,右邊刻“此牌須用”等字;背面寫著:“凡我子孫,務要盡忠報國,事上必勤慎小心,處同僚謙和為本,特諭,慎之戒之。”這是沐英對後代的諄諄教誨。

長命鎖

忠於個人,便會為個人所殺;忠於國家,便能夠倖免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