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文獻速遞:楔形切除術I期非小細胞肺癌——切緣距離多少合適?

近年來隨著低劑量螺旋CT的普及,發現越來越多的肺部小結節,亞肺葉或楔形切除成了這部分患者的可選手術方案。有研究表明,接受肺葉切除與亞肺葉切除的早期肺癌患者預後相似,

但是很多研究認為楔形切除患者的復發率較高。鑒於此,研究者嘗試探索早期肺癌切緣距離與患者預後及其復發的相關性。研究結果發表在近期的Ann Thorac Surg雜誌上。

該研究納入 2000-2005年間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BWH) 和國際早期肺和心行動計畫(I-ELCAP)接受楔形切除且病灶≤2cm的I期非小細胞肺癌。

建立多因素分析模型評估切緣距離與腫瘤復發和生存之間的關係,矯正患者的年齡,性別,腫瘤大小和組織學類型。最佳切緣距離採用生存分佈中的最大χ2值由無復發生存率和總生存率決定。

在182例患者中有138例患者報導了腫瘤切緣距離(BWH 113例和 I-ELCAP 25例)。平均腫瘤大小為13.3mm,切緣距離為8.3mm。平均隨訪時間49.6個月,共33例復發,59例死亡。

增加切緣距離是復發風險降低的獨立危險因素(優勢比[OR],

0.90;95%置信區間[CI],0.83-0.98)。

切緣距離大於9mm時患者的無復發生存期最長

切緣距離與患者生存時間更長相關(風險比[HR],0.94; 95%CI,0.90-0.98)。切緣距離大於9mm時患者的無復發生存期最長,且切緣大於11mm時患者的總生存期最長。

且切緣大於11mm時患者的總生存期最長

所以該研究表明,對於腫瘤小於2cm的I期NSCLC接受楔形切除術時切緣距離的增加與無復發是長期喝總生存期的延長相關。這些發現表明,當患者的切緣達到最小合適距離時,

楔形切除可能產生與肺葉切除術相當的結果。

參考文獻

The Impact of Margins on Outcomes After Wedge Resection for Stage 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