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廣州街頭愛心粥為何遭遇兩重天?年輕人為何不買帳?

掛著“奉送愛心粥”條幅的施粥小推車

南方網訊有人專程來要,

有人避之不及,連日來,在廣州市中山大道天河公園附近送愛心粥的志願者們,遭遇可謂冰火兩重天。

7月13日早晨八點,十餘名身穿橙色圍裙的愛心志願者開始在天河區中山大道旁聯通公司門口免費奉粥。據記者瞭解,這些人來自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在廣州免費送粥已有三年時間。

施粥前志願者圍在一起朗讀“愛心宣言”

十年送出400萬余杯愛心粥

“早上好,請喝一杯愛心粥,仁愛祝您一天好心情”,這是送粥志願者們每送出一杯粥時口中說的話。“奉送愛心粥”是北京市仁愛慈善基金會發起的慈善項目,據現場志願者負責人王志華介紹,自2007年開始,仁愛已經在全國16個城市設立了25個送粥點,累計參與送粥的志願者達25萬人次,

送出愛心粥400萬餘杯。在廣州,基金會分別在天河區的中山大道、廣州東站以及越秀區的東風路這三個點送粥。

“奉送愛心粥”,兩個志願者往粥車上拉出一個醒目的條幅,其餘人迅速穿戴好橙色圍裙、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排著隊分散到各個路口。據志願者介紹,中山大道送粥點每天早上八點鐘開始送粥,至八點二十分左右結束,大約送出150杯愛心粥。每杯粥的成本大約在一元錢左右,

送粥的錢一部分出自基金會撥款,一部分來自於志願者捐贈。“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西裝革履但一臉冷酷、面無表情的人匆匆從我們面前走過,陌生人之間缺少最基本的交流”,王志華告訴記者,送粥就是為了能夠打開與陌生人之間的隔閡,“奉粥不僅是奉一杯粥,而是為了喚醒人們內心的愛與信任,也是為了持續點燃自己內心善的力量,
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一位阿姨在領粥

領粥者多是中老年人

記者現場觀察到,絕大部分接受愛心粥的是中老年市民,有些老年市民更像是專門為這一杯粥而來的。“我不清楚他們是從哪裡來的……他們這是在做善事”,一位元老人告訴記者,“已經在這裡送了很久的粥啦,

我早上有空就來領,免費的。”也有的老人結伴過來領粥,拿著從家裡帶來的方便袋,“給家裡人也帶兩杯”。遇到這樣的情況,志願者也儘量滿足他們,只是叮囑一句不要浪費。150杯愛心粥,很快就送完了,“週末和平時送粥的速度沒什麼差別,因為主要也不是那些上班族來領”,志願者介紹道,“冬天送粥會火爆一點,有時候也會出現擁擠哄搶的情況”。

施粥志願者在拍照

施粥行為年輕人不買帳

記者注意到,早晨八點正是市民上班的高峰期,位於中山大道華景新城旁的這個送粥點送掉的這150杯粥,只有極少數是年輕人拿走的。大多數上班族行色匆匆,遇到志願者的送粥擺擺手就走開了。“我是不會接受這樣的施捨的!”市民馮小姐對記者說。馮女士是附近的住戶,她告訴記者,自己在珠江新城附近上班,早上出門時經常能看見他們在送粥。“我們都是急匆匆的趕路去上班,哪裡顧得上端著一杯熱粥呀,再說了,拿著粥上公車還不得被擠得撒到別人身上去!”

沈先生是在附近上班的白領,他也對記者講述了接粥的尷尬,“有一次我從他們的施粥點走過去,眼睛看了他們一下,就被一個志願者追了好幾步送給我一杯粥。不能浪費,我只好站在路邊把粥全部喝下去,其實那時候我已經吃過早餐了。”

有年輕人表示很反感這種施捨行為,完全沒有顧及到接受者的尊嚴。而且粥不同于普通飲料,路邊沒有就餐的地方,路人根本沒法吃。

一位住在附近社區的大學教授陳老師認為,施粥是舊社會的救濟方式,根本不適合當代生活,更不適合路邊派送,這種落伍的慈善方式更像是為了滿足志願者的愛心的一種表演,把粥送給不需要的人,完全是一種浪費,可能真只有那些跳廣場舞的有閑老人才可能需要,那就不應該到這種繁忙路段來。他笑稱:“如果說他們不是在作秀,你沒看旁邊還有人專門在拍照?”

施粥志願者在拍照

施粥行為年輕人不買帳

記者注意到,早晨八點正是市民上班的高峰期,位於中山大道華景新城旁的這個送粥點送掉的這150杯粥,只有極少數是年輕人拿走的。大多數上班族行色匆匆,遇到志願者的送粥擺擺手就走開了。“我是不會接受這樣的施捨的!”市民馮小姐對記者說。馮女士是附近的住戶,她告訴記者,自己在珠江新城附近上班,早上出門時經常能看見他們在送粥。“我們都是急匆匆的趕路去上班,哪裡顧得上端著一杯熱粥呀,再說了,拿著粥上公車還不得被擠得撒到別人身上去!”

沈先生是在附近上班的白領,他也對記者講述了接粥的尷尬,“有一次我從他們的施粥點走過去,眼睛看了他們一下,就被一個志願者追了好幾步送給我一杯粥。不能浪費,我只好站在路邊把粥全部喝下去,其實那時候我已經吃過早餐了。”

有年輕人表示很反感這種施捨行為,完全沒有顧及到接受者的尊嚴。而且粥不同于普通飲料,路邊沒有就餐的地方,路人根本沒法吃。

一位住在附近社區的大學教授陳老師認為,施粥是舊社會的救濟方式,根本不適合當代生活,更不適合路邊派送,這種落伍的慈善方式更像是為了滿足志願者的愛心的一種表演,把粥送給不需要的人,完全是一種浪費,可能真只有那些跳廣場舞的有閑老人才可能需要,那就不應該到這種繁忙路段來。他笑稱:“如果說他們不是在作秀,你沒看旁邊還有人專門在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