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科技先鋒」二十載癡心經緯,她的夢想在炮火硝煙中絢麗綻放!

(本文刊於《解放軍報》2017年7月14日 10版)

人物小傳

唐自力,陸軍某基地測試站高級工程師,第十五屆全軍學習成才標兵,先後主持完成重大試驗測試任務30余項,解決重大技術難題20余項,榮獲軍隊科技進步獎8項。

渭水河畔,某靶場。只聽一聲巨響,導彈呼嘯而出,帶著長長的尾焰,猶如一支利箭直刺蒼穹。片刻之後,導彈命中靶標,現場官兵擊掌歡呼。

悶熱的測試車內,唐自力正忙碌地測算彈道弧線的曲率。如同行車需要按照導航路線才能少走彎路,導彈也需要按照規定彈道飛行才能精准擊中目標。

1997年,大學畢業的唐自力,懷揣強軍報國的熱情,來到陸軍某基地測試站。工作半年後,在一次武器試驗中,她遇到測量儀器突然“罷工”的難題。基地請來專家反復檢查,依舊未能查明問題原因。初出茅廬的唐自力根據自己的判斷向專家提出檢查某部位電阻的建議。結果,她的判斷是對的。參加工作僅半年就對複雜的測試系統有如此深的瞭解,

唐自力的表現令專家讚歎不已。很快,這位剛走出校門不久的姑娘成為當時基地最年輕的專業組長,並主持完成了多項重大測試任務。

敢於挑戰才能突破自我。有一次,唐自力在調研中發現,導彈姿態測量的方法仍然沿襲“老套路”,

不僅費時費力,且容易產生誤差。

研討會上,唐自力建議:“能不能採用新方法進行姿態測量?這樣不僅大幅縮減試驗中測試設備的數量,還可以有效減少測量時間。”沒想到此言一出,就遭到眾人質疑。

恰逢此時,試驗中某測試設備突發故障,無法獲取導彈的空間姿態資料,試驗被迫中斷。在大家一籌莫展之時,有人提出採用唐自力提出的新測量法。大家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採用了唐自力的建議,

沒想到試驗取得成功。

精確、精准、精細,是對測試人的基本要求。武器試驗測試容不得半點馬虎,任何細小誤差都可能造成事故發生。在一次試驗測試任務中,導彈剛剛發射,測量資料曲線就出現異常,現場氣氛驟然緊張起來。

關鍵時刻,唐自力沉穩地作出判斷:“導彈飛行沒問題,是跟蹤測量設備資料不准,繼續觀察。”果然,6秒鐘後,測量資料曲線恢復了正常,導彈飛行各項指標良好,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能啃“硬骨頭”,敢當排頭兵。這是同事們對唐自力的評價。前不久,唐自力完成的“外測方案一體化設計和精度優化技術及應用研究”,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她說,為國鑄劍,是一種榮耀,能把人生最寶貴的青春揮灑在天地經緯之間,是一種幸福。

水流居高而蓄勢,方能收穫騰躍浪尖的精彩。在不斷拓展新領域的同時,唐自力把目光投向了世界前沿技術。針對彈道測試高密度、常態化的特點,她多次對資料判讀處理系統進行升級換代,使系統資料處理時間進一步縮短。

20年堅守本職崗位,唐自力始終保持衝鋒的姿態。“試驗場就是我們的戰場,雖然我是一名女工程師,但我同樣也是一名軍人。”唐自力如是說。

您的一鍵分享,就是傳播正能量!

來源 | 解放軍報

作者 | 劉 暢 本報記者 錢曉虎 特約記者 袁海鋒

本期編審:錢曉虎

值班編輯:劉 暢李 華孫繼偉

關鍵時刻,唐自力沉穩地作出判斷:“導彈飛行沒問題,是跟蹤測量設備資料不准,繼續觀察。”果然,6秒鐘後,測量資料曲線恢復了正常,導彈飛行各項指標良好,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能啃“硬骨頭”,敢當排頭兵。這是同事們對唐自力的評價。前不久,唐自力完成的“外測方案一體化設計和精度優化技術及應用研究”,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她說,為國鑄劍,是一種榮耀,能把人生最寶貴的青春揮灑在天地經緯之間,是一種幸福。

水流居高而蓄勢,方能收穫騰躍浪尖的精彩。在不斷拓展新領域的同時,唐自力把目光投向了世界前沿技術。針對彈道測試高密度、常態化的特點,她多次對資料判讀處理系統進行升級換代,使系統資料處理時間進一步縮短。

20年堅守本職崗位,唐自力始終保持衝鋒的姿態。“試驗場就是我們的戰場,雖然我是一名女工程師,但我同樣也是一名軍人。”唐自力如是說。

您的一鍵分享,就是傳播正能量!

來源 | 解放軍報

作者 | 劉 暢 本報記者 錢曉虎 特約記者 袁海鋒

本期編審:錢曉虎

值班編輯:劉 暢李 華孫繼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