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民國奇女子,令袁世凱等人神魂顛倒,拒絕日本人,為抗戰裸捐

在民國時期,有一位奇女子,是當時的“女伶三傑”之一,也就是那時候著名的女演員絕對的一線明星。因知名度高,且長得很漂亮,袁世凱、黎元洪及張勳等人都對她垂涎三尺。此為傳奇的女子是誰呢?

劉喜奎(1894年-1964年),原名劉志浩,河北省滄州市人。清朝末年時期,她祖父曾的朝廷的官員,家境還不錯。因為仗義執言,得罪了朝廷,家道就此衰落,祖父就帶著一家人到天津謀生。

他父親曾參加過甲午中日戰爭,是兵工修理匠,曾為“致遠號”軍艦服務過,劉喜奎就是在這一年出生的。戰後,父親帶著一家人到了旅順,她家附近有一個戲班子,劉喜奎耳濡目染,就愛上了戲曲,而且表現出過人的天賦。

後來,他父親不幸病逝,母親就靠給別人做工養活一家人。她母親看出了她的才華,就傾其所有供她入戲班學習,

還把她送入津李海科班學戲,學京劇青衣,兼學花旦。

本來就長得漂亮,加上深厚的戲曲功底,剛出道就獲得時人的追捧。劉喜奎瞬間走紅,當時的總統袁世凱都是她的粉絲,其他北洋官僚及派系軍閥的頭目的愛慕之心更不用說。

袁世凱與黎元洪等人,多次單獨邀請她出演,均被劉喜奎拒絕,估計他們心裡是拔涼拔涼的。

也是因為這樣,劉喜奎得罪了不大人物,為了不連累他人,倉促地嫁給了武清縣崔昌洲。婚後,才知道崔昌洲是個偽君子,但也無可奈何。結婚的第五天,崔昌洲被調到其他地方打仗,

因為得病,不久就死了,劉喜奎成了寡婦。

從此之後,劉喜奎把所有的精力傾注幹藝術之中。1937年,日本開始了全面侵華戰爭,聽聞劉喜奎的大名後,出高價讓其為日軍演出,但被她嚴詞拒絕了。戰爭爆發後,劉喜奎輾轉於各地演出,

把所賺的錢以及自己之前的積蓄,全部捐了出去,用於支持抗日,絕對的裸捐。

解放後,劉喜奎仍然活躍在舞臺上。因其深厚的戲曲功底,加上數不勝數的愛國事蹟,被贊為“中國戲曲界的明珠”。中國戲曲學校成立後,增設地方劇科,劉喜奎被聘為教師,到河北梆子班任教。

1964年,劉喜奎在北京病逝,由於她的貢獻,被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結束了傳奇的一生,也被歷史所銘記。

1964年,劉喜奎在北京病逝,由於她的貢獻,被葬於八寶山革命公墓,結束了傳奇的一生,也被歷史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