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歲女孩墜樓身亡:請不要小看熊孩子的惡作劇

最近有一則新聞:3個孩子一起走進某社區電梯,到9樓,一名5歲小男孩將已出電梯的2歲女童抱回電梯,按下18層,將其獨自留在電梯。到了18樓女孩走出電梯,而18樓通往天井的護欄恰好沒有玻璃擋板,

小女孩墜入天井身亡。

一個天真爛漫的兒童,對另一個天真爛漫的兒童,做出了無法挽回的令人扼腕的事,看上去是無心之舉,背後卻反映出嚴峻的事實——家庭如何養育了這個孩子。

熊孩子是如何養成的?

每一個人從呱呱墜地開始,不是自然生長的,而是從一個叫做“家庭”的熔爐中一點一滴鑄造出來的。

家庭不僅是由有血緣關係的人組成的集體,它還形成了一種人際環境,環境中的每一個人都在通過自己的方式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其他人。

天真爛漫的兒童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

被父母特有的教育方式撫養成人的。

有一群小朋友在遊樂場玩滑滑梯,家長都在邊上看著,以免發生意外。

一個小男孩站在滑梯的旁邊,看上去2歲左右,A爸對小A說“你滑下來的時候小心點,不要撞到這個小弟弟。”

聽了爸爸的話,小A小心翼翼地滑到底,這個小男孩冷不丁沖上前去,把小A的手狠狠咬了一口,轉身就跑開了。小A手上留下兩排牙印,嚇哭了。

A爸來找管理員,管理員說這裡有好幾個小朋友都被小男孩咬了,

當他要求小男孩的媽媽把孩子帶走的時候,她理直氣壯地認為已經交了錢了,沒理由不讓孩子玩。

A爸找到那個小男孩的媽媽,理論小A被咬的事,她矢口否認,反問A爸怎麼證明小A是被她的孩子咬的。

其他孩子被咬但沒有計較的家長們忍受不了了,也開始抗議這個媽媽姑息自己的孩子咬人的行為,她在眾目睽睽下,沒有道歉,自知理虧,

把孩子帶回家了。

這樣的事例是不是讓人感覺很熟悉呢?孩子做了傷害其他人的事情,但父母沒有用正確的方式來阻止和教育孩子,採取了得過且過的態度來面對問題,反映出一般父母隱含的錯誤的教育觀念——孩子還小,不懂事,不要和孩子一般見識。

實際上家庭教育除了思想觀念、文化習慣的薰染、還包括行為規則的制定和執行。這些大大小小的規則反映了父母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每個熊孩子,都有一顆渴望愛的心

熊孩子往往有一些公認的特點:個性霸道、不講理、愛發脾氣、不聽勸告、搞破壞、沒有禮貌……

熊孩子無一例外不讓父母頭痛,不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犯愁,熊孩子就象一類易燃易爆的特殊物品,指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讓身邊的人猝不及防大跌眼鏡。

作為成長教育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會有疑問:

“孩子在幼稚園老是打小朋友的頭,喜歡咬人掐人,怎麼辦?”

“孩子愛哭愛發脾氣,亂扔東西,哄也不行罵也不行,一切都得聽他的,怎麼辦?”

“孩子捉弄和欺負別人,經常被告狀,滿不在乎,我行我素,每次要揍他了,才肯收斂,怎麼辦?”

“孩子會撒謊,不但在家裡偷偷拿錢,還把別人的東西拿回家,怎麼罵他都不聽,擔心將來孩子會變壞,怎麼辦?”

如何看待熊孩子的這些行為,心理學上有一些相應的說法:

1、愛發脾氣的孩子,因為擔心父母不愛自己、離開自己,分離焦慮發作,會無意識地通過發脾氣和哭鬧的方式表達出來,要求父母做出愛的補償。

2、孩子想要得到父母的重視與愛。在幼稚園(或學校)很乖很聽話的孩子,回到家裡會突然變得很任性胡為,覺得父母這樣把自己拋下,這是對父母沒有及時照顧自己的一種懲罰。

3、孩子的情緒,是希望情緒得到滿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環境對他的情緒和行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約束,當他的情緒無法自我調節的時候,就會體現在惡作劇式的行為上,哭鬧尖叫、橫衝直撞、反復折騰。

面對熊孩子,身為父母的人最好要留意兩個方面,一是關注孩子的情緒成長,二是説明孩子建立行為規則。

不需要特地教,孩子天生就會體驗到高興、生氣、沮喪等情緒,但孩子的情緒能力的培養,要在有意識的教育中慢慢形成。

和孩子進行情緒對話,有助於孩子去理解情緒。

假如孩子打了小朋友,不妨嘗試這樣和孩子溝通:“你打了別人,別人的身體會感覺到疼痛,他會哭,會告訴他的爸爸媽媽,如果他的爸爸媽媽來找你,你會不會害怕呢?如果有一天你被別人打了,你也會疼,如果沒有人幫你,你該怎麼辦呢?”

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也是在理解著別人的情緒反應,他需要知道一個事實:別人的情緒感受和自己的是不一樣的,他捉弄了別人,別人會難受,而不是象他這樣開心。

家庭既能塑造人,也能傷害人

攻擊性強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中沮喪、無助、憤怒、受挫的情緒體驗比較多,和父母粗心和缺乏耐性的方式有一定的關係,當孩子承受不了情緒壓力,又缺乏自我調節經驗時,難免會向其他人宣洩情緒。

小B就是這樣的孩子,他媽媽怪他淘氣,他爸爸和他感情不親密,不太愛管他,會在他頂嘴或犯錯誤之後捉住他臭揍一頓,揍完也不給任何解釋。小B自然心裡是很不服氣的。

生活裡只有責打,很少表揚和鼓勵,他給自己積累下來的情緒找到一個出口,就是時不時找社區裡的一隻小貓的晦氣,抓住貓尾巴倒提著貓朝地面掄,使勁拍打貓的頭部,給貓灌髒水。

可見,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與他周圍的人際關係是相輔相成的,在教育上,父母有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幫助孩子管理和控制情緒,讓他識別自己和別人的不同情緒,選擇恰當的情緒表達方式,不讓孩子給別人帶來傷害,也能保護孩子不受外界的打擾。

有的父母認為教育不需要太多條條框框,可以理解為,在理論方面不需要太過照本宣科,但在家庭教育中給孩子建立行為規則,是必不可少的。

兒童的內心沒有規則,缺乏現實感,也就沒有邊界,他分不清楚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不屬於自己。被父母帶到親戚家,或者到小朋友家串門,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要,會提出帶走,甚至直接把別人心愛的玩具拆解了。

這個時候,家長要當機立斷把他手裡的東西拿走,還會去,告訴他這些東西不能隨意拿,剝奪他佔有的權利,讓他明白自己做的事是沒有效果的。

教育孩子不要拿別人的東西,就等於是讓孩子珍惜自己的東西,珍惜自己的心愛之物,孩子自然就會懂得不應該憑興趣去拿別人的東西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

日本有一個宅男收藏了多年的模型、手辦、遊戲、DVD以及漫畫,被親戚家的熊孩子悉數毀壞,幾乎要氣昏過去,最後不再講情面,向親戚索賠400萬日元才解決了這件事。

因熊孩子的“熊”而支付的精神和物質代價,對雙方來說都是沉重的,教訓深刻的。

與其等到孩子惹事生非闖了禍,再去給孩子講道理,不如給從小就給孩子在家裡貫徹行為的規則。

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是被禁止的;自己的東西自己處置,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動,要動之前需要經過別人的同意。同樣,如果父母要動孩子的東西,也要經過孩子的同意。

家庭既能塑造人,也能傷害人。

不要害怕孩子會犯錯,犯錯是給孩子學習建立行為規則的最好時機,在孩子犯的每個小事上都及時給予糾正,將來孩子就不會犯讓人痛苦的大錯。

喜歡咬人掐人,怎麼辦?”

“孩子愛哭愛發脾氣,亂扔東西,哄也不行罵也不行,一切都得聽他的,怎麼辦?”

“孩子捉弄和欺負別人,經常被告狀,滿不在乎,我行我素,每次要揍他了,才肯收斂,怎麼辦?”

“孩子會撒謊,不但在家裡偷偷拿錢,還把別人的東西拿回家,怎麼罵他都不聽,擔心將來孩子會變壞,怎麼辦?”

如何看待熊孩子的這些行為,心理學上有一些相應的說法:

1、愛發脾氣的孩子,因為擔心父母不愛自己、離開自己,分離焦慮發作,會無意識地通過發脾氣和哭鬧的方式表達出來,要求父母做出愛的補償。

2、孩子想要得到父母的重視與愛。在幼稚園(或學校)很乖很聽話的孩子,回到家裡會突然變得很任性胡為,覺得父母這樣把自己拋下,這是對父母沒有及時照顧自己的一種懲罰。

3、孩子的情緒,是希望情緒得到滿足。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環境對他的情緒和行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約束,當他的情緒無法自我調節的時候,就會體現在惡作劇式的行為上,哭鬧尖叫、橫衝直撞、反復折騰。

面對熊孩子,身為父母的人最好要留意兩個方面,一是關注孩子的情緒成長,二是説明孩子建立行為規則。

不需要特地教,孩子天生就會體驗到高興、生氣、沮喪等情緒,但孩子的情緒能力的培養,要在有意識的教育中慢慢形成。

和孩子進行情緒對話,有助於孩子去理解情緒。

假如孩子打了小朋友,不妨嘗試這樣和孩子溝通:“你打了別人,別人的身體會感覺到疼痛,他會哭,會告訴他的爸爸媽媽,如果他的爸爸媽媽來找你,你會不會害怕呢?如果有一天你被別人打了,你也會疼,如果沒有人幫你,你該怎麼辦呢?”

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也是在理解著別人的情緒反應,他需要知道一個事實:別人的情緒感受和自己的是不一樣的,他捉弄了別人,別人會難受,而不是象他這樣開心。

家庭既能塑造人,也能傷害人

攻擊性強的孩子往往在生活中沮喪、無助、憤怒、受挫的情緒體驗比較多,和父母粗心和缺乏耐性的方式有一定的關係,當孩子承受不了情緒壓力,又缺乏自我調節經驗時,難免會向其他人宣洩情緒。

小B就是這樣的孩子,他媽媽怪他淘氣,他爸爸和他感情不親密,不太愛管他,會在他頂嘴或犯錯誤之後捉住他臭揍一頓,揍完也不給任何解釋。小B自然心裡是很不服氣的。

生活裡只有責打,很少表揚和鼓勵,他給自己積累下來的情緒找到一個出口,就是時不時找社區裡的一隻小貓的晦氣,抓住貓尾巴倒提著貓朝地面掄,使勁拍打貓的頭部,給貓灌髒水。

可見,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與他周圍的人際關係是相輔相成的,在教育上,父母有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幫助孩子管理和控制情緒,讓他識別自己和別人的不同情緒,選擇恰當的情緒表達方式,不讓孩子給別人帶來傷害,也能保護孩子不受外界的打擾。

有的父母認為教育不需要太多條條框框,可以理解為,在理論方面不需要太過照本宣科,但在家庭教育中給孩子建立行為規則,是必不可少的。

兒童的內心沒有規則,缺乏現實感,也就沒有邊界,他分不清楚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不屬於自己。被父母帶到親戚家,或者到小朋友家串門,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要,會提出帶走,甚至直接把別人心愛的玩具拆解了。

這個時候,家長要當機立斷把他手裡的東西拿走,還會去,告訴他這些東西不能隨意拿,剝奪他佔有的權利,讓他明白自己做的事是沒有效果的。

教育孩子不要拿別人的東西,就等於是讓孩子珍惜自己的東西,珍惜自己的心愛之物,孩子自然就會懂得不應該憑興趣去拿別人的東西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

日本有一個宅男收藏了多年的模型、手辦、遊戲、DVD以及漫畫,被親戚家的熊孩子悉數毀壞,幾乎要氣昏過去,最後不再講情面,向親戚索賠400萬日元才解決了這件事。

因熊孩子的“熊”而支付的精神和物質代價,對雙方來說都是沉重的,教訓深刻的。

與其等到孩子惹事生非闖了禍,再去給孩子講道理,不如給從小就給孩子在家裡貫徹行為的規則。

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是被禁止的;自己的東西自己處置,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動,要動之前需要經過別人的同意。同樣,如果父母要動孩子的東西,也要經過孩子的同意。

家庭既能塑造人,也能傷害人。

不要害怕孩子會犯錯,犯錯是給孩子學習建立行為規則的最好時機,在孩子犯的每個小事上都及時給予糾正,將來孩子就不會犯讓人痛苦的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