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文化的9大特點,文人相輕第九,學而優則仕第六,尊古卑今第三,第一、第二是什麼?

自漢武帝劉徹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000多年以來,儒家一家獨大。中國文化固有的慣性,再加上儒家長期掌控中國官方的意識形態領域,最終導致中國文化有9大特點:

漢武帝劉徹

9.文人相輕

《孟子·盡心下》有曰:“眾皆悅之,自以為是。”孟子認為:人人都喜歡自以為是。

《荀子·榮辱》有雲:“凡鬥者必自以為是,

而以人為非也。”荀子認為:凡是爭鬥的人,必然喜歡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事實上,自以為是,過高地估計自己,錯誤地判斷環境,既是人類自身的弱點之一,又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為我”和“貴己”天性所致,是無法避免的。

荀子

三國·魏·曹丕(187~226)《典論·論文》曰:“文人相輕,

自古而然。”文人彼此之間互相輕視,自古以來就是如此。中國民諺雲:“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學文的從不認別人是第一,學武的從不認自己是第二。不管是學文的還是習武的都自認老子天下第一,別人都是渣渣。

就人性而言,文章是自己的好,

孩子是自己的好。人都有“為我、貴己”,“自以為是,以人為非”的天性。但凡人總是善於看到自己的優點,各人總是以自己所擅長的輕視別人所不擅長的,不容易做到“做人低調,做事高調”的為人處世方式。文人相輕就是說,不管你的文章寫得有多好,總會被人抓到破綻,可以在某一個點上拍你的磚,攻擊你。“尊古卑今”與“文人相輕”之風互為因果,權威成為了真理,不利於推陳出新,對中國的文化人可謂是影響深遠。

8.重術輕道

之所以中國在經世致用的雜學方面沒有產生出成系統建制的集大成之作,以作為科技和工業革命的理論基礎,與中國自古以來整個社會的文化生態有關。中國在大文化生態上重虛輕實、重道輕術,而在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雜學領域則是重術輕道、重用輕理。

在雜學領域,只有擁有技藝的能工巧匠才能夠活得滋潤,如傳承下來的醫書絕大部分是藥方。政府不資助在雜學領域有理論建樹的人,這些人無法養家糊口、安身立命。中國文化缺乏西方文化之中道邏輯、推理、歸納、演繹,也是科學不能夠在中國誕生的原因之一。

7.重仕輕工

中國歷朝歷代實行大一統中央帝國,而非邦聯制政體,是長期影響整體文化生態的重要原因。而重仕輕工的文化生態則是由重虛輕實的文化特質所致。重仕輕工是幾千年來的社會現實,讀書人十年寒窗辛苦攻讀的目的是為了做官——學而優則仕,做官就能夠出人頭地。

而當今世界所重視的那些技術型人才,在古代中國屬於工匠。在重農輕商的社會氛圍之中,他們的社會地位低於農民,沒有多少人尊重他們、重視他們。這些人的技術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他們每天還得為養家糊口而奔波操勞。如果說到做學問,這一類的學問屬於國家和整個社會都不重視的雜學。

6.學而優則仕

《論語·子張》:“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在仕途上做官優秀的則可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而在學業上優秀的目的則是可以進入仕途開始做官。

“學而優則仕”的文化生態,導致了中國特有的“科舉取仕”和“重仕輕工”現象。治國安邦平天下是天下大道,學醫也罷,學水工也罷,學農耕也罷,學礦冶也罷,學其他的技術也罷,都屬於賤工,有志之士和貴介子弟是不屑為之的。十年寒窗努力學習的目的——學而優則仕,即學好了可以考取功名,可以做官;學習重點——經過選擇的得道高人們的聖賢之書,學別的東西是沒有多大發展前途的。

班固

史學家班固《漢書·夏侯勝傳》曰:“始,勝每講授,常謂諸生曰:‘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夏侯勝之語反映了士人士人對通經入仕充滿了信心。青紫,本為古時公卿綬帶之色,因借指高官顯爵,亦指顯貴之服。學好經書就可以為官,而為官則是讀書人人生成就最高的表現——學而優則仕。既然經學可以打通祿利之路,有志之士不學經學學什麼?

科舉考試

文化生態上的“科舉取士”是一種中央集權的國家,通過考試的方式,來選拔官吏的重要政治制度,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就有志之士而言,“習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買方壟斷,沒得選。科舉取士雖然相對比較公平,也非常有效地集中了大批聰明的、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為國家所用,但卻極大地禁錮了人們在人文領域的個性發展。

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的、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的《千字文》記載:“學優登仕,攝職從政。”書讀好了就能做官,可以行使職權參加國政。

5.重虛輕實

《論語·裡仁》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只要在早上把道聽明白了,哪怕晚上人就死了,這一輩子活得也值了。悟道有什麼好處呢?悟道前,人們讓認識向外部事物看齊;悟道後,因為掌握了真理,可以讓事物向我們的認識看齊。學聖賢書最初的發心可能就是為了掌握真理!中國文化則非常尊崇那些得道高人——掌握宇宙真理的人,把悟道當成是人生最高的追求,說明悟道難。

中國古諺曰:“古來聖賢皆寂寞”!事實上,道屬性為虛,自古以來,真正通過教育的方式悟道成功的人是極少數的。悟道重在生活的歷練、感悟和體會,重在自身的靈性、悟性和智慧,並不是說只要夠聰明、智商高,努力學習就一定可以悟道。悟道是自我心智或靈魂之眼的開啟,要不是生活的磨礪,要不是事業的曲折,要不是實修悟道,要不是從醫入道,是不太適合用教育的方式來複製悟道的。

調息導引入靜

相反,一些實用性強的技術和自然科學,屬性為實,是非常適合利用教育的方式來進行傳播和複製的。但幾千年來,整個國家把極度稀缺的教育資源,都浪費在讀聖賢之書上面,科學和工業革命沒能在中國產生也就不奇怪了。

4.文不足——理性論證不足

從伏羲開始,中國的古聖先賢就認知到了宇宙之奧和生命實相,但那個時候沒有文字,伏羲只能用太極圖和先天八卦,再加上口耳相傳的方式向下傳承。伏羲、黃帝、文王、老子、莊子等古聖先賢全部都在證悟。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中國哲學從一開始就不相信語言的這種傳遞作用,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老子《道德經》第19章說,“聖智”、“仁義”和“巧利”,“此三者,以為文不足”,不足以教化百姓,“故令有所屬”——因此使專人研究即可,老百姓則是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老子這些建議看起來像是愚民政策,而實質上中國哲學的優勢在思想高度和掌握真理,缺點則是在“文不足”——理性論證缺乏。用文言文創作的老莊之道和《黃帝內經》,現代人理解起來也比較費勁。

3.尊古卑今

《莊子·外物》曰:“夫尊古而卑今,學者之流也。”中國的文化學者自古以來就有“尊古卑今”之流風。儒家尊古托古之傳統更甚。孔子欲恢復周禮,故其評論當時政治之衰亂,即每每有今不如古之意;孟子則盛稱堯舜,對殷周之事亦皆取一種理想化態度以作評述。這是後世儒家尊古托古之風的起源。

西漢儒家一家獨大之前就有“尊古卑今”之風,可能與上古時期為傳承伏羲思想而採取的尊伏羲的人文生態有關;孔子尊周禮,宣導“克己復禮為仁”,提出德本體論;孟子尊堯舜,宣導性善論;朱熹尊孔子德本體論,提出“理氣說”,否定元氣本體論,提出理本體論;王陽明尊孔子德本體論,提出心本體論。“尊古卑今”學風所致,迷信權威,不敢自己思想,有自己思想者則可能要面臨群起而攻之的打壓。

2.邏輯混亂

何為文明?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中國文化對“文”的定義:只有回答“天地是什麼?天地從哪來?天地到哪去?”終極問題答案的學問才有資格稱為“文”,把“文”照射臨近到四面八方是“明”的過程。亞里斯多德說:“所有的人都主張,研究最初原因和本原才可稱為智慧。”哲學本體論為什麼是人類最重要的智慧問題?宇宙本原代表著宇宙的終極存在、終極依據和終極真理!

伏羲-黃帝-老子原本有完整的元氣本體論的理論體系,身為老子弟子的孔子認為元氣是玄妙難測的宇宙本體,他的興趣在倫理道德哲學。孔子倫理道德哲學或德本體論的根基在“性善論”。《易經・繫辭上》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從邏輯上來說,陰陽是宇宙精神本原,是宇宙秩序之所在,孔子卻提出了“繼之者善也”的違背陰陽律的人性論命題。既然“一陰一陽之謂道”,就人性而言,善惡共體才是道,才符合陰陽律,人性怎麼能夠只繼“善”,不繼“惡”呢?這不是犯了最低級的邏輯錯誤嗎?

陰陽律是第一秩序,是宇宙萬物必定遵循的自然法則。就人性而言,善惡共體才是真命題,性善論顯然是偽命題。受尊古卑今、膜拜權威文化生態的影響,卻無人敢於質疑孔子的性善論命題。性善論是一種追求,是教化的目的,但卻不是人類的自然天性,善惡共體才是人類的自然天性,善與惡本身就在人的一念之間。孔子把性善論推倒人性的高度,本身就是邏輯混亂的表現。

1.掌握真理

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就是從人文始祖伏羲一畫開天、以一擬太極、創立先天八卦開始,就找到了宇宙本原,發現了宇宙真理。太極圖與先天八卦之中蘊含著元氣本體論的智慧,可以盡覽物性、窮極天理和洞悉人事。太極圖反映的是宇宙本原元氣的運行機制示意圖。

西方從蘇格拉底開始,哲學家就把終極問題交給了上帝。而從柏拉圖以來,儘管出現了那麼多的哲學家,但整個有關哲學本體論的形而上學問題其實是無解的。而中國哲學則不然!天無盡,地無涯,其間有氣。元氣彌漫、充斥在整個宇宙空間,宇宙萬物的內部也充盈著元氣。何為生?氣之化境。何為死?還氣於天。宇宙萬物的生生死死、起起伏伏、高高低低,全部都是由元氣聚散消長的變化決定的!

蘇格拉底

何為元氣?元氣為宇宙物質本原。何為陰陽?陰陽是宇宙精神本原,是宇宙秩序之所在。元氣與陰陽在宇宙原點同時誕生,兩者同為第一性,心物一元,理氣一體。陰陽存於何處?氣本為一,分為陰陽。陰陽反映的是元氣的精神屬性,精神屬性的陰陽依託於元氣、由元氣來承載才得以存在。陰陽與元氣是合二為一、渾然一體、密不可分的。陰陽有多重要?若能了達陰陽理,天地盡在一掌中。

關鍵字:伏羲 黃帝 老子 孔子 康得

大哉!元氣、陰陽、五行!

美哉!華夏族群原生文明!

深層挖掘,傳播正向能量;

以文明道,再生華夏人文!

版權聲明

本文為自由文化學者郭文喜的原創作品,版權歸郭文喜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作者郵箱:

13371757799@163.com

自由文化學者

郭文喜

2017年7月14日

是長期影響整體文化生態的重要原因。而重仕輕工的文化生態則是由重虛輕實的文化特質所致。重仕輕工是幾千年來的社會現實,讀書人十年寒窗辛苦攻讀的目的是為了做官——學而優則仕,做官就能夠出人頭地。

而當今世界所重視的那些技術型人才,在古代中國屬於工匠。在重農輕商的社會氛圍之中,他們的社會地位低於農民,沒有多少人尊重他們、重視他們。這些人的技術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他們每天還得為養家糊口而奔波操勞。如果說到做學問,這一類的學問屬於國家和整個社會都不重視的雜學。

6.學而優則仕

《論語·子張》:“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在仕途上做官優秀的則可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而在學業上優秀的目的則是可以進入仕途開始做官。

“學而優則仕”的文化生態,導致了中國特有的“科舉取仕”和“重仕輕工”現象。治國安邦平天下是天下大道,學醫也罷,學水工也罷,學農耕也罷,學礦冶也罷,學其他的技術也罷,都屬於賤工,有志之士和貴介子弟是不屑為之的。十年寒窗努力學習的目的——學而優則仕,即學好了可以考取功名,可以做官;學習重點——經過選擇的得道高人們的聖賢之書,學別的東西是沒有多大發展前途的。

班固

史學家班固《漢書·夏侯勝傳》曰:“始,勝每講授,常謂諸生曰:‘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夏侯勝之語反映了士人士人對通經入仕充滿了信心。青紫,本為古時公卿綬帶之色,因借指高官顯爵,亦指顯貴之服。學好經書就可以為官,而為官則是讀書人人生成就最高的表現——學而優則仕。既然經學可以打通祿利之路,有志之士不學經學學什麼?

科舉考試

文化生態上的“科舉取士”是一種中央集權的國家,通過考試的方式,來選拔官吏的重要政治制度,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直接催生了不論門第、以考試產生的“士大夫”階層。就有志之士而言,“習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買方壟斷,沒得選。科舉取士雖然相對比較公平,也非常有效地集中了大批聰明的、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為國家所用,但卻極大地禁錮了人們在人文領域的個性發展。

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的、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的《千字文》記載:“學優登仕,攝職從政。”書讀好了就能做官,可以行使職權參加國政。

5.重虛輕實

《論語·裡仁》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只要在早上把道聽明白了,哪怕晚上人就死了,這一輩子活得也值了。悟道有什麼好處呢?悟道前,人們讓認識向外部事物看齊;悟道後,因為掌握了真理,可以讓事物向我們的認識看齊。學聖賢書最初的發心可能就是為了掌握真理!中國文化則非常尊崇那些得道高人——掌握宇宙真理的人,把悟道當成是人生最高的追求,說明悟道難。

中國古諺曰:“古來聖賢皆寂寞”!事實上,道屬性為虛,自古以來,真正通過教育的方式悟道成功的人是極少數的。悟道重在生活的歷練、感悟和體會,重在自身的靈性、悟性和智慧,並不是說只要夠聰明、智商高,努力學習就一定可以悟道。悟道是自我心智或靈魂之眼的開啟,要不是生活的磨礪,要不是事業的曲折,要不是實修悟道,要不是從醫入道,是不太適合用教育的方式來複製悟道的。

調息導引入靜

相反,一些實用性強的技術和自然科學,屬性為實,是非常適合利用教育的方式來進行傳播和複製的。但幾千年來,整個國家把極度稀缺的教育資源,都浪費在讀聖賢之書上面,科學和工業革命沒能在中國產生也就不奇怪了。

4.文不足——理性論證不足

從伏羲開始,中國的古聖先賢就認知到了宇宙之奧和生命實相,但那個時候沒有文字,伏羲只能用太極圖和先天八卦,再加上口耳相傳的方式向下傳承。伏羲、黃帝、文王、老子、莊子等古聖先賢全部都在證悟。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中國哲學從一開始就不相信語言的這種傳遞作用,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老子《道德經》第19章說,“聖智”、“仁義”和“巧利”,“此三者,以為文不足”,不足以教化百姓,“故令有所屬”——因此使專人研究即可,老百姓則是要“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老子這些建議看起來像是愚民政策,而實質上中國哲學的優勢在思想高度和掌握真理,缺點則是在“文不足”——理性論證缺乏。用文言文創作的老莊之道和《黃帝內經》,現代人理解起來也比較費勁。

3.尊古卑今

《莊子·外物》曰:“夫尊古而卑今,學者之流也。”中國的文化學者自古以來就有“尊古卑今”之流風。儒家尊古托古之傳統更甚。孔子欲恢復周禮,故其評論當時政治之衰亂,即每每有今不如古之意;孟子則盛稱堯舜,對殷周之事亦皆取一種理想化態度以作評述。這是後世儒家尊古托古之風的起源。

西漢儒家一家獨大之前就有“尊古卑今”之風,可能與上古時期為傳承伏羲思想而採取的尊伏羲的人文生態有關;孔子尊周禮,宣導“克己復禮為仁”,提出德本體論;孟子尊堯舜,宣導性善論;朱熹尊孔子德本體論,提出“理氣說”,否定元氣本體論,提出理本體論;王陽明尊孔子德本體論,提出心本體論。“尊古卑今”學風所致,迷信權威,不敢自己思想,有自己思想者則可能要面臨群起而攻之的打壓。

2.邏輯混亂

何為文明?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中國文化對“文”的定義:只有回答“天地是什麼?天地從哪來?天地到哪去?”終極問題答案的學問才有資格稱為“文”,把“文”照射臨近到四面八方是“明”的過程。亞里斯多德說:“所有的人都主張,研究最初原因和本原才可稱為智慧。”哲學本體論為什麼是人類最重要的智慧問題?宇宙本原代表著宇宙的終極存在、終極依據和終極真理!

伏羲-黃帝-老子原本有完整的元氣本體論的理論體系,身為老子弟子的孔子認為元氣是玄妙難測的宇宙本體,他的興趣在倫理道德哲學。孔子倫理道德哲學或德本體論的根基在“性善論”。《易經・繫辭上》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從邏輯上來說,陰陽是宇宙精神本原,是宇宙秩序之所在,孔子卻提出了“繼之者善也”的違背陰陽律的人性論命題。既然“一陰一陽之謂道”,就人性而言,善惡共體才是道,才符合陰陽律,人性怎麼能夠只繼“善”,不繼“惡”呢?這不是犯了最低級的邏輯錯誤嗎?

陰陽律是第一秩序,是宇宙萬物必定遵循的自然法則。就人性而言,善惡共體才是真命題,性善論顯然是偽命題。受尊古卑今、膜拜權威文化生態的影響,卻無人敢於質疑孔子的性善論命題。性善論是一種追求,是教化的目的,但卻不是人類的自然天性,善惡共體才是人類的自然天性,善與惡本身就在人的一念之間。孔子把性善論推倒人性的高度,本身就是邏輯混亂的表現。

1.掌握真理

中國文化的最大特點就是從人文始祖伏羲一畫開天、以一擬太極、創立先天八卦開始,就找到了宇宙本原,發現了宇宙真理。太極圖與先天八卦之中蘊含著元氣本體論的智慧,可以盡覽物性、窮極天理和洞悉人事。太極圖反映的是宇宙本原元氣的運行機制示意圖。

西方從蘇格拉底開始,哲學家就把終極問題交給了上帝。而從柏拉圖以來,儘管出現了那麼多的哲學家,但整個有關哲學本體論的形而上學問題其實是無解的。而中國哲學則不然!天無盡,地無涯,其間有氣。元氣彌漫、充斥在整個宇宙空間,宇宙萬物的內部也充盈著元氣。何為生?氣之化境。何為死?還氣於天。宇宙萬物的生生死死、起起伏伏、高高低低,全部都是由元氣聚散消長的變化決定的!

蘇格拉底

何為元氣?元氣為宇宙物質本原。何為陰陽?陰陽是宇宙精神本原,是宇宙秩序之所在。元氣與陰陽在宇宙原點同時誕生,兩者同為第一性,心物一元,理氣一體。陰陽存於何處?氣本為一,分為陰陽。陰陽反映的是元氣的精神屬性,精神屬性的陰陽依託於元氣、由元氣來承載才得以存在。陰陽與元氣是合二為一、渾然一體、密不可分的。陰陽有多重要?若能了達陰陽理,天地盡在一掌中。

關鍵字:伏羲 黃帝 老子 孔子 康得

大哉!元氣、陰陽、五行!

美哉!華夏族群原生文明!

深層挖掘,傳播正向能量;

以文明道,再生華夏人文!

版權聲明

本文為自由文化學者郭文喜的原創作品,版權歸郭文喜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作者郵箱:

13371757799@163.com

自由文化學者

郭文喜

2017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