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日美圖 · 喜迎十九大|北京民警手繪20多幅插畫 記錄拆違故事

點擊上方“網信北京”訂閱哦!

(北京晚報 胡鐵湘 攝)

今年55歲的安定門派出所警官李勁松,

打算年底交一份與眾不同的總結:一本手繪安定門地區環境整治畫冊。眼下,伴隨整治工作進度,他已經畫了20多幅。用手中的畫筆記錄、總結環境整治工作,在全北京還是獨一份。

李勁松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1988年從部隊轉業到地方,

1994年來到安定門派出所。因為經常加班回不了家,他的老母親常說,“安定門才是你家,咱家就是你的旅館。”

常年工作在安定門,李勁松對這裡很有感情。今年5月起,安定門街道開始大範圍環境整治,居民高興,李勁松和他的同事們也舉雙手點贊。

就在那時,他畫了第一張表現拆違工作的畫。

那是5月23日,城管部門對交北二條35號院後面的一處違建實施拆除,不能親臨現場的李勁松,讓城管的同志們幫他多拍幾張照片。

這個地方有什麼特別的嗎?“我管這片五年多了,這兒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它是個臨建,原來是倉庫,後來變成咖啡館,著過火。反正各方面都不合格。來回告知整改,來回反復。這回終於拆了,太不容易了。

值得記錄一下!”李勁松說。他從城管隊員拍的5張照片裡選出一張,照著畫了一幅畫。

畫面上,兩邊是灰色的斷牆,中間是堆得高高的建築垃圾,一輛大鏟車正在用機械手臂鏟建築垃圾,旁邊還有一輛藍色的卡車在等著清運。“這是街道拆違以來,第一次使用大型機械設備。

所以我選的這張來畫。”李勁松說。

李勁松沒有專門學過畫畫,但從小就喜歡。尤其喜歡漫畫家李濱聲的作品。“從小老看《北京日報》,上面經常有李老師的漫畫,他的線條特別利索,人物表情一步到位。”李勁松說。平常他喜歡畫風景畫,休息的時候經常找個湖邊一坐,哪兒合適一畫畫半天,緩解工作壓力。

李濱聲老師的畫作(北京日報,2015.6.2)

這次,李勁松把畫拿給安定門城管分隊的副隊長楊晉看,沒想到,楊晉大加稱讚,讓他以後多畫。得到肯定和鼓勵,李勁松決定從一個員警的視角,用畫筆記錄拆違工作。

“選擇能體現辛勞的、有特點的節點畫。像一開始最難拆的,還有拆完之後變化最大的、地點比較特殊的等等。”李勁松說。工作時間不能在現場臨摹,能自己拍照片自己拍,不能拍的,他就讓城管隊員們幫他拍,休息時間,再從照片裡選擇合適的場景來畫。先用鋼筆勾畫線條,再用馬克筆上色,不到兩個月時間,他已經畫了20多幅。

讓他最難忘的一幅畫,是整治寶鈔胡同的。那還是去年10月份,街道拿寶鈔胡同做試點,啟動拆違工作。當時,兩側的違建都開拆了,只有夾在中間的天怡飯店的老闆,還有一些想不通。街道主任、城管隊長、管片民警都來做工作,前前後後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這位老闆才終於同意拆了。當時,李勁松也在現場,對工作人員的辛苦感同身受。

開始創作拆違畫以後,他從城管隊員手裡找到當時的現場照片,畫了出來。“這張照片是在屋頂拍的,旁邊都開始封堵開牆打洞了,他們家才剛開始拆。站在街中間的這位是街道工作人員,還在做他的思想工作呢。”李勁松說,每一幅畫背後都有故事。

“拆違工作深得民心,我想多一個形式記錄一下。而且一年下來,對自己也是一個總結。這一年,我還參與了這項工作,親力親為,覺得特別自豪的。”李勁松說。

“選擇能體現辛勞的、有特點的節點畫。像一開始最難拆的,還有拆完之後變化最大的、地點比較特殊的等等。”李勁松說。工作時間不能在現場臨摹,能自己拍照片自己拍,不能拍的,他就讓城管隊員們幫他拍,休息時間,再從照片裡選擇合適的場景來畫。先用鋼筆勾畫線條,再用馬克筆上色,不到兩個月時間,他已經畫了20多幅。

讓他最難忘的一幅畫,是整治寶鈔胡同的。那還是去年10月份,街道拿寶鈔胡同做試點,啟動拆違工作。當時,兩側的違建都開拆了,只有夾在中間的天怡飯店的老闆,還有一些想不通。街道主任、城管隊長、管片民警都來做工作,前前後後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這位老闆才終於同意拆了。當時,李勁松也在現場,對工作人員的辛苦感同身受。

開始創作拆違畫以後,他從城管隊員手裡找到當時的現場照片,畫了出來。“這張照片是在屋頂拍的,旁邊都開始封堵開牆打洞了,他們家才剛開始拆。站在街中間的這位是街道工作人員,還在做他的思想工作呢。”李勁松說,每一幅畫背後都有故事。

“拆違工作深得民心,我想多一個形式記錄一下。而且一年下來,對自己也是一個總結。這一年,我還參與了這項工作,親力親為,覺得特別自豪的。”李勁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