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何會被外族征服30多次?這個軍隊數量動輒“千億”的“強國”!

從五千年前雅利安人入侵開始,波斯人、馬其頓人、大月氏,中國大唐、吐蕃、突厥、阿拉伯人、伽色尼人,阿富汗人、帖木兒蒙古人、西班牙人、法國人、英國人,都曾做過印度的主子,據不完全的統計,

印度被征服竟然多達30多次,可謂是一直被打敗,從未被超越。

屢戰屢敗,是印度人除了吹牛和雜技以外,又一大種族特性!

按理說,印度的軍事實力不應該那麼弱,他們在歷史上的人口、經濟總量都僅次於中國,軍隊數量應該很龐大,後勤保障應該很充分才是。

筆者必須強調,古印度軍隊的絕對數量的確不少,比如印度唯一雄起的時代——孔雀帝國,就擁有數十萬大軍和數千頭戰象。其他鼎盛時期的印度王朝,也差不了多少。

首先,印度人的宗教是主要原因。印度統治者為了讓人順服,製造了具有種姓制度的印度教,將絕大多數平民禁錮于種姓和宗教中,脫離現世,只會在虛假的宗教中找到安慰。久而久之,印度人失去了競爭意識,只會逆來順受。對於他們來說,誰來統治不是統治呢?所以絕不會反抗。

最後,當然是印度人戰力弱,他們從不知為何而戰,

也不知道怎麼打仗,沒有勇氣,也沒有權謀,最終只能被征服。

正是因為如此,印度才會被征服那麼多次,被打敗那麼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