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國寶大熊貓在中國古代的地位:曾一度被視為“害獸”

冬去春來,寒來暑往,人們對於大熊貓的熱愛卻四季不變。哪怕春節七天假,忙吃忙喝忙著搶紅包,也要抽空關心關心滾滾們過得怎麼樣。

然而若將時間撥回到一百年前,你會發現彼時大熊貓的社會地位並不高,

沒人昵稱它“滾滾”,它曾一度被視為“害獸”。

古代人管大熊貓叫啥?

我們在史籍中很難找到關於熊貓的確切文字記載,更別提照片啊素描什麼的圖像資料了。

據考證,下面這些古稱可能指的都是熊貓:執夷(孔注《書經》、陸璣(吳)注《毛詩》、《爾雅》、郭璞注《爾雅疏》、《爾雅翼》等都有記載)、杜洞尕、食鐵獸、竹熊、白羆、花熊、華熊、花頭熊、銀狗、峨曲、猛豹、猛氏獸等等。

清代郝懿行認為:“猛豹即《爾雅》等書裡面的貘豹。”(……萌、萌爆?)

《辭源》、《爾雅翼》將雄獸稱為“幹將”,雌獸稱為“貅”。

《爾雅》雲:“貘,白豹。”郭璞注:“似熊,小頭庳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節。”意思是說,這種動物像熊,頭小,腳短,身上黑白斑駁,能吃銅鐵和竹子製成的器物。傳說這種怪獸跑到山下,

能把城門上的釘子都吃得乾乾淨淨。《蜀中廣記》稱之為“食鐵獸”。

郭璞在《山海經》的注釋中提到:“卭來山,今在漢嘉嚴道縣,南江水所自出也。山有九折阪,出貊,貊似熊而黑白駮,亦食銅鐵也。”

《山海經》以及郭注提到的兩處猛豹分佈區,正是現在大熊貓分佈的兩個主要區域:一是終南山,二是邛崍山-岷山地區。

外國人啥時候開始知道大熊貓?

1862~1874年,法國傳教士阿爾芒·大衛居住在中國。1869年春,他路過一戶姓李的人家,掛在牆上的一張黑白相間的動物皮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主人說,當地人管這種動物叫“白熊”、“花熊”或“竹熊”,它很溫順,一般不傷人。大衛老激動了,估計這種動物“將是科學上一個有趣的新種”,這次發現將填補世界動物研究的一個空白!於是他雇傭了20個當地獵人展開搜捕。

可惜獵人們為了便於攜帶,把送來的第一隻小“白熊”弄死了。

1869年5月4日,大衛捕到一隻“竹熊”,取名為“黑白熊”。經過一段時間的悉心餵養,大衛決定將這只可愛的“黑白熊”帶回法國。但是小萌貨經不起長途山路的顛簸和氣候變化,還沒運到成都就奄奄一息,大衛只好非常惋惜地將這只“黑白熊”的皮做成標本,送到法國巴黎的國家博物館展出。

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模式標本就這樣產生了。

法國巴黎國家博物館將這張獸皮展出,博物館主任米勒·愛德華茲經過對“黑白熊”毛皮和骨骼的仔細研究,發現它不是大衛所認定的熊屬類,而是與小熊貓相似的另一種熊貓。1870年,愛德華茲發表鑒定報告,認為:“就其外貌而言,大熊貓的確與熊很相似,但其骨骼特徵和牙系統與後者的區別十分明顯,而與小熊貓和浣熊相近。這一定是一種新屬,我已經將它命名為‘大熊貓’。”

為什麼給大熊貓命名為“Panda”?有兩種說法。一說大衛神父的名字縮寫為P.A.David,Panda恰好與其諧音。另一種說法稱,在發現大熊貓的寶興地區,當地人亦操尼泊爾語。在尼泊爾語中,大熊貓被稱為“nigalya-ponya”,意為“吃竹子的熊”,而Panda就是它的變音。

應該叫貓熊?別鬧了好嘛

2008年,大熊貓“團團”“圓圓”剛去臺灣那一陣子,台媒熱炒馬英九有意將熊貓更名為貓熊。

據當時臺灣《工商時報》報導,馬英九說貓熊是熊不是貓,屬於熊科,1940年代曾在重慶展示過,當時掛的展示牌用橫寫,采中文習慣由右至左方式寫著貓熊,當時西化已在進行,很多人誤稱為熊貓。大陸錯用至今,但貓熊既然赴台,就不應再將錯就錯,而應正名為貓熊。

唔……其實關於“貓熊”的訛傳,不止這一個:

“40年代,重慶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當時展品標牌上分別用中、英文書寫著貓熊的學名,但由於那時的中文習慣讀法是從右至左,故而國人都把按英文書寫方式書寫的貓熊,讀成了熊貓,並延用至今。

“1939年,重慶平明動物園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其中‘貓熊’標本最吸引觀眾注意。它的標牌採用了流行的國際書寫格式,分別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於當時中文的習慣讀法是從右往左讀,所以參觀者一律把‘貓熊’讀成‘熊貓’,久而久之,人們就約定俗成地把‘大貓熊’叫成了‘大熊貓’。臺灣有家報紙曾撰文給‘熊貓’正名,但人民已經習慣,反而覺得‘貓熊’不那麼順口了。”

“西方世界認識它後,最初將它翻譯成‘大貓熊’或‘貓熊’,但在60年前報上初次發表新聞時,偶然被顛倒成‘熊貓’,未料到竟成為今日通用的名稱了。”

這些訛傳都源自70年代,夏元瑜以第一人稱所寫的隨筆,“一錯五十年——為貓熊正名”一文。該文於1978年10月5日刊登于臺灣《聯合報》副刊上,後收錄于他的幽默精選集《生花筆》中。該觀點之後又被多方面錯誤引用,包括馬英九。

可是在20世紀40年代前出版的權威詞典(《中華大字典》、《辭海》、《最新實用漢英辭典》、《重編國語辭典》)均稱熊貓而無貓熊,而且全為竪排版,故並不存在右左讀錯的問題。最重要的是,當時國人沒必要不按習慣讀法而按英文書寫的方式寫下物種名。

熊貓還曾被當做“害獸”?

日本作家家永真幸研究生階段開始一直做這個熊貓的研究,想不起他名字的人都叫他“Panda Sensei"(熊貓老師)。他在《熊貓外交》一書中提到,到1938年國民黨當局還把熊貓列為“害獸”。

許多四川當地人還會幫助西方獵奇者打熊貓,獵得一隻熊貓的報酬不菲,相當於當時農民一年的收入。

為啥自然基金會拿滾滾做會徽?

1958年5月,奧地利動物商海尼·德默(Heini Demmer)用三隻長頸鹿、兩隻犀牛以及河馬、斑馬等,與北京動物園換得大熊貓琦琦(chi-chi)。原本琦琦被賣到美國的一個動物園,但彼時中美交惡,美方拒絕琦琦入境。在法蘭克福動物園短暫停留後,德默決定將琦琦租借給歐洲各國的動物園。

1958年9月5日,琦琦從哥本哈根動物園轉戰英國倫敦動物園。英國倫敦動物協會原本聲明不再捕捉野生熊貓,但還是接收了琦琦——理由是琦琦本來就已經被抓了,不能放歸自然。原計劃琦琦在倫敦動物園待三個星期就走,但園方最後決定花1.2萬英鎊買下琦琦。

作為當時西方世界唯一的一頭大熊貓,琦琦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標誌上那只大熊貓的原型。WWF創始人之一、英國鳥類學家彼得·斯科特(Peter Scott)以琦琦為範本,畫出了後來成為WWF標誌的原圖:一隻微抬起頭,疑惑地望著人類的大熊貓。

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是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 World Wildlife Fund )更名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之後的新設計了。

而與小熊貓和浣熊相近。這一定是一種新屬,我已經將它命名為‘大熊貓’。”

為什麼給大熊貓命名為“Panda”?有兩種說法。一說大衛神父的名字縮寫為P.A.David,Panda恰好與其諧音。另一種說法稱,在發現大熊貓的寶興地區,當地人亦操尼泊爾語。在尼泊爾語中,大熊貓被稱為“nigalya-ponya”,意為“吃竹子的熊”,而Panda就是它的變音。

應該叫貓熊?別鬧了好嘛

2008年,大熊貓“團團”“圓圓”剛去臺灣那一陣子,台媒熱炒馬英九有意將熊貓更名為貓熊。

據當時臺灣《工商時報》報導,馬英九說貓熊是熊不是貓,屬於熊科,1940年代曾在重慶展示過,當時掛的展示牌用橫寫,采中文習慣由右至左方式寫著貓熊,當時西化已在進行,很多人誤稱為熊貓。大陸錯用至今,但貓熊既然赴台,就不應再將錯就錯,而應正名為貓熊。

唔……其實關於“貓熊”的訛傳,不止這一個:

“40年代,重慶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當時展品標牌上分別用中、英文書寫著貓熊的學名,但由於那時的中文習慣讀法是從右至左,故而國人都把按英文書寫方式書寫的貓熊,讀成了熊貓,並延用至今。

“1939年,重慶平明動物園舉辦了一次動物標本展覽,其中‘貓熊’標本最吸引觀眾注意。它的標牌採用了流行的國際書寫格式,分別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於當時中文的習慣讀法是從右往左讀,所以參觀者一律把‘貓熊’讀成‘熊貓’,久而久之,人們就約定俗成地把‘大貓熊’叫成了‘大熊貓’。臺灣有家報紙曾撰文給‘熊貓’正名,但人民已經習慣,反而覺得‘貓熊’不那麼順口了。”

“西方世界認識它後,最初將它翻譯成‘大貓熊’或‘貓熊’,但在60年前報上初次發表新聞時,偶然被顛倒成‘熊貓’,未料到竟成為今日通用的名稱了。”

這些訛傳都源自70年代,夏元瑜以第一人稱所寫的隨筆,“一錯五十年——為貓熊正名”一文。該文於1978年10月5日刊登于臺灣《聯合報》副刊上,後收錄于他的幽默精選集《生花筆》中。該觀點之後又被多方面錯誤引用,包括馬英九。

可是在20世紀40年代前出版的權威詞典(《中華大字典》、《辭海》、《最新實用漢英辭典》、《重編國語辭典》)均稱熊貓而無貓熊,而且全為竪排版,故並不存在右左讀錯的問題。最重要的是,當時國人沒必要不按習慣讀法而按英文書寫的方式寫下物種名。

熊貓還曾被當做“害獸”?

日本作家家永真幸研究生階段開始一直做這個熊貓的研究,想不起他名字的人都叫他“Panda Sensei"(熊貓老師)。他在《熊貓外交》一書中提到,到1938年國民黨當局還把熊貓列為“害獸”。

許多四川當地人還會幫助西方獵奇者打熊貓,獵得一隻熊貓的報酬不菲,相當於當時農民一年的收入。

為啥自然基金會拿滾滾做會徽?

1958年5月,奧地利動物商海尼·德默(Heini Demmer)用三隻長頸鹿、兩隻犀牛以及河馬、斑馬等,與北京動物園換得大熊貓琦琦(chi-chi)。原本琦琦被賣到美國的一個動物園,但彼時中美交惡,美方拒絕琦琦入境。在法蘭克福動物園短暫停留後,德默決定將琦琦租借給歐洲各國的動物園。

1958年9月5日,琦琦從哥本哈根動物園轉戰英國倫敦動物園。英國倫敦動物協會原本聲明不再捕捉野生熊貓,但還是接收了琦琦——理由是琦琦本來就已經被抓了,不能放歸自然。原計劃琦琦在倫敦動物園待三個星期就走,但園方最後決定花1.2萬英鎊買下琦琦。

作為當時西方世界唯一的一頭大熊貓,琦琦也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標誌上那只大熊貓的原型。WWF創始人之一、英國鳥類學家彼得·斯科特(Peter Scott)以琦琦為範本,畫出了後來成為WWF標誌的原圖:一隻微抬起頭,疑惑地望著人類的大熊貓。

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是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 World Wildlife Fund )更名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之後的新設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