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奧運會申辦“買一送一”,曾經的“香餑餑”怎麼成了“雞肋”?

這兩天,國際體育界發生了一件大事……咳咳,小事,2024年與2028年奧運會的舉辦地確定了,

一個是巴黎,一個是洛杉磯。至於哪個先辦、哪個後辦,還得等到9月份才能定下來。

確定奧運會舉辦地,多大的事啊,這回怎麼就成了小事呢?只因為,這回再也沒有以往那種激烈競爭的場面啦,甚至連象徵性的競爭也沒有,

有且僅有兩個城市申辦,而且目標一個是2024、一個是2028。國際奧會生怕夜長夢多,另一個到時候又不想玩了,只好打破慣例,一次性確定兩屆奧運會的舉辦地。

其實,原本申辦2024年奧運會的城市還有波士頓、羅馬、布達佩斯等,但後來都紛紛退出了。當曾經的“香餑餑”變成了如今的“雞肋”,

獲得舉辦權的巴黎和洛杉磯恐怕也就沒有多少勝利的快感了。

奧運會為什麼會面臨如此尷尬的局面?是因為她失去了原有的純潔性而減弱了魅力嗎?應該不是,因為奧運會從來就沒有真正純潔過。

更多的人則認為,幾乎所有國家都對申辦奧運會失去了熱情,

根本原因就在於全球經濟陷入低迷,而舉辦奧運會實在過於燒錢,純粹是勞民傷財。正如克林頓的那句競選名言:“傻瓜,這是經濟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巴黎、洛杉磯還有勇氣申辦奧運會呢?

專業體育媒體ESPN針對這一疑問做了深度報導,

而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這兩座城市的市長之所以有如此濃烈的“奧運情節”,是因為他們都希望通過奧運會向世界發出一些他們認為對自己的國家和世界很重要、也很正能量的聲音。

譬如:巴黎市長伊達爾戈認為,奧運會是一個團結法國主流社會與移民和難民的正能量平臺。同時,她希望通過奧運會給年輕人以希望,讓他們從恐怖主義的陰影之中走出來,

重新對世界樂觀起來,重新相信他們可以改變世界。

巴黎市長伊達爾戈

洛杉磯市長賈希提認為,奧運會對於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未來發展極為重要。作為美國民主黨內冉冉升起的一顆政治新星,他也希望通過奧運會做出一番成績,提升自己的政治資歷和政績。

洛杉磯市長賈希提

這樣看來,相比克林頓的“傻瓜,這是經濟問題”,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才更有說服力。雖然國際奧會一直希望政治遠離奧運,但是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和城市來說,從決定申辦奧運會的那一刻起,政治從來都是最大的考量。說白了,哪個國家和城市的奧運申辦權不是掌握在政治家手裡?

正如耿直哥所說,只要奧運會仍然是一個在全世界極具影響力的平臺,那些有能力駕馭奧運會成本的城市和國家,就仍然會選擇通過奧運會發出自己的聲音,實現辦奧運背後的一系列訴求。

所以,放心吧,奧運會永遠不會因為經濟問題而辦不下去的,2032、2036、2040……直至百年之後,我們都能看到奧林匹克旗幟在五大洲高高飄揚。

提升自己的政治資歷和政績。

洛杉磯市長賈希提

這樣看來,相比克林頓的“傻瓜,這是經濟問題”,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才更有說服力。雖然國際奧會一直希望政治遠離奧運,但是對於任何一個國家和城市來說,從決定申辦奧運會的那一刻起,政治從來都是最大的考量。說白了,哪個國家和城市的奧運申辦權不是掌握在政治家手裡?

正如耿直哥所說,只要奧運會仍然是一個在全世界極具影響力的平臺,那些有能力駕馭奧運會成本的城市和國家,就仍然會選擇通過奧運會發出自己的聲音,實現辦奧運背後的一系列訴求。

所以,放心吧,奧運會永遠不會因為經濟問題而辦不下去的,2032、2036、2040……直至百年之後,我們都能看到奧林匹克旗幟在五大洲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