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他是相國公子,憑才高博學高中狀元,看《三國演義》就會想起他的詞!

近期《軍師聯盟》熱播,圈粉無數。

看《軍師聯盟》必然想到《三國演義》卷首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悠長的歌聲徐徐飄來,歷史畫卷緩緩展開。這首《三國演義》卷首詞帶入感太強了,

想起三國就繞不開這首詞。那麼這首詞為何人所作?

楊慎的 《臨江仙》

《三國演義》卷首詞為明代楊慎楊用修的傑作。

楊慎出生在北京一個名叫“孝順胡同”的書香門第、官宦之家,正宗的“北京戶口”,用現代的話說他還屬於“官二代”。他的父親楊廷和很牛,

牛到什麼程度呢,他是明朝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元老”,官至內閣首輔,相當於現在的總理級別。有這麼牛的父親還用讀書?還得說遺傳基因加家教重要啊,楊慎繼承了父親才高博學、忠貞正直遺傳基因。他自幼聰穎好學,喜歡古文、詩歌,在孝順胡同已經是聞名遐邇,被譽為“天才公子”。

博學狀元楊慎

12歲時遇到人生大悲之事,母親病故。於是楊慎按規矩回祖籍地新都(現成都)守孝三年。會讀書的孩子根本不需要進補習班什麼的,人家自己就懂如何安排學習,在新都守孝的三年時間裡,他遍覽家藏古籍,自己練習賦詩作文,學業大進。

三年期滿回到北京,當時的文壇、政壇人士發現這個相國公子談吐非凡,

有經天緯地之才,就連文壇“盟主”大學士李東陽也被楊慎“圈粉”,並收他為學生,一時傳為美談。

到了要參加“高考”的年齡了,由於父親是朝廷高官,楊慎完全可以不走科舉仕進之途,父親的面子要一個“點招”名額那還不是分分鐘的事?但是人楊慎就這麼自信,有“北京戶口”的他在正德二年(1507年)回四川參加鄉試得了第一名。第二年,各省鄉試成績優秀出來的考生都來北京參加會試。

楊慎早已名滿京城,被認為是狀元的非二人選。但是,自古英才多磨難,由於考官喜歡他,把他的試卷放在了卷首,閱卷老師不小心,讓燭花把楊慎的試卷給燒掉了。你還別說,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要說起來還是比較嚴格,沒有試卷只能判零分,相國公子也不能有特權,於是楊慎意外落榜了。

《軍師聯盟》劇照

沒關係,複讀三年。沒錯,古代不是每年都開科的,也就是說不是每年都有高考。楊慎只得到京師國子監刻苦複讀3年,(當然在複讀環節上“官二代”、“北京戶口”的優勢還是發揮出來了)複讀3的楊慎再次迎來了高考-會試。結果考了第二名,功名已經有了,但楊慎有更高的要求,他要在皇帝親自出題的殿試中折桂。結果楊慎在殿試中交出的答卷被閱卷老師譽為“海涵地負”。正德皇帝滿心歡喜親自點他為狀元。

《軍師聯盟》劇照

酸葡萄心理者古往今來都有,楊慎高中狀元也引來了不少人的猜疑和妒忌。“關節狀元”、“面皮狀元”之說充斥朝野。但是楊慎人家有真才實學,真金不怕火煉,楊慎用自己的才學讓流言蜚語不攻自破。

楊慎是憑他的記誦才能讓人嘆服的。

(百度來的資料,勿噴!)一次,正德皇帝對星宿名“注張”有疑問,派人來翰林院問,大家都愕然無言,唯有楊慎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說“注張”其實就是“柳星”,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星。還有一次,湖廣少數民族的土官進貢,說自己來自“水盡源通達平長官司”。有人以為“水盡源通達平”是三個地名,楊慎則取《大明官制》為證,指出這是一個6個字的地名。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時間長了,連宮中的宦官都知道楊慎博學多才,總拉著他問東問西。

楊慎家書

小編是“相國公子”楊升庵的超級粉絲,因《三國演義》卷首詞被他圈粉,他的政治生涯是不幸的,37歲時,他卻因朝堂之爭被貶至邊陲雲南,“京華一朵千金價,肯信空山委路塵。至死都沒能得到皇帝的赦免。“千里有家歸未得,可憐長作滇南人”正因為他的不幸讓後人有幸欣賞到有明一代最佳詞作——《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像

是啊,一句“是非成敗轉頭空”是楊慎的一生寫照。歷史終歸已成為歷史,但古人尚且有“官二代”不“拼爹”,今人不如古人,如今的“官二代”只會“坑爹”。

正德皇帝滿心歡喜親自點他為狀元。

《軍師聯盟》劇照

酸葡萄心理者古往今來都有,楊慎高中狀元也引來了不少人的猜疑和妒忌。“關節狀元”、“面皮狀元”之說充斥朝野。但是楊慎人家有真才實學,真金不怕火煉,楊慎用自己的才學讓流言蜚語不攻自破。

楊慎是憑他的記誦才能讓人嘆服的。

(百度來的資料,勿噴!)一次,正德皇帝對星宿名“注張”有疑問,派人來翰林院問,大家都愕然無言,唯有楊慎引經據典,侃侃而談,說“注張”其實就是“柳星”,二十八宿中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三星。還有一次,湖廣少數民族的土官進貢,說自己來自“水盡源通達平長官司”。有人以為“水盡源通達平”是三個地名,楊慎則取《大明官制》為證,指出這是一個6個字的地名。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時間長了,連宮中的宦官都知道楊慎博學多才,總拉著他問東問西。

楊慎家書

小編是“相國公子”楊升庵的超級粉絲,因《三國演義》卷首詞被他圈粉,他的政治生涯是不幸的,37歲時,他卻因朝堂之爭被貶至邊陲雲南,“京華一朵千金價,肯信空山委路塵。至死都沒能得到皇帝的赦免。“千里有家歸未得,可憐長作滇南人”正因為他的不幸讓後人有幸欣賞到有明一代最佳詞作——《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楊慎像

是啊,一句“是非成敗轉頭空”是楊慎的一生寫照。歷史終歸已成為歷史,但古人尚且有“官二代”不“拼爹”,今人不如古人,如今的“官二代”只會“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