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考高分讓孩子吃興奮劑,誰最該吃藥?|沸騰

該吃藥的,不是考生,而是給他們喂藥的人!

文/王言虎

當看到一些中考生為體育高分服用興奮劑時,我整個人都不好了。我中考那會兒,有人體育成績差還想考高分,興許會找個槍手替,而現在,吃上點興奮劑就可宣告通關大吉,可謂是“一蟹強於一蟹”。

興奮劑進中考考場,想必多數吃瓜群眾如我,同樣是震驚的,因為畢竟只是個中考,嚴重程度遠比不上“一考定終身”的高考。但一些媽媽們表示不同意,“現在不拼一把,以後就沒機會了”,

“有啥副作用,等上了高中再慢慢往回補”。

在她們看來,中考同樣是一場殘酷的戰役,不能失一城一池,所以即便服用興奮劑有副作用,也可以先擺擺手說“以後再補”。

當體育被納為中考考試科目,它就註定難逃應試的命運。一些學生平時進行的體育活動,很可能不是為了興趣與健身,只是為了考試。

所以,在中學生服興奮劑一事上,最讓人不能容忍的,不是體育科目的應試化,

而是一些家長將孩子服用興奮劑當做理所當然。

當一些大爺大媽在公園相親角擺出天價相親條件時,一些年輕父母為了孩子能多考幾分,允許或慫恿他們違背規則,以不公平的方式贏得這場勝利。這兩類父母是一樣的,他們全身都寫著“功利”。

考生服用興奮劑意味著什麼?當然是可能考出更好的成績。但這一行為本身卻是一種弄虛作假,意味著對規則的突破。孩子是多考了幾分,但家長也同時告訴他:以後在遇到某個難過的坎兒時,走偏路子一樣可以。

那些讓孩子服用興奮劑的父母,確實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更高的跳板,但他們也在無形中為其設置了一頂價值觀的錯標。任何一種價值觀都是潤物無聲的,

哪怕是宣揚弄虛作假、暗度陳倉。被父母慫恿喝興奮劑的孩子,我有點擔心他們的未來。

不能為了所謂的成功什麼都不管,也不能因為沒有興奮劑審核就可以鑽空子,如果這樣也可以,考官只需要在成績單上勾個滿分,大家就可以皆大歡喜地回家了。

報導中,一位元母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不無自責,但自責的並非用了興奮劑,而是用的晚了:“很多學生都是提前幾個月就吃藥,

我讓兒子提前一個星期吃,已經是後知後覺、不負責任了。”

該吃藥的,不是考生,而是給他們喂藥的人!

編輯:新吾 實習生:純潔 吳敏 校對:郭利琴

推薦:

特別提示:留言如入選新京報A03版“微言大義”,請在後臺回復您的“真實姓名+銀行卡號”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