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家電遇見人工智慧,新一輪家電圈“洪荒之力”開始爆發

2017年,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會議2017年度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慧”首次被提及,成為報告中最吸睛的話題之一。而關於“中國製造2025”的話題,也再度被寫進其中,這也是連續三年在政府報告中被提及,

足以彰顯國家重視程度。在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的這波浪潮中,家電行業可謂表現得淋漓盡致,且碩果累累。

說到人工智慧,大家印象最深刻莫過於2016年的“人機大戰”——韓國圍棋九段棋手李世石與人工智慧圍棋程式“阿爾法圍棋”(AlphaGo)之間的圍棋比賽,

最終人工智慧取勝,震驚全世界。正是通過這場“世紀之戰”,讓人們見識到人工智慧的威力,也刹那間讓人工智慧在商界名聲鵲起,亦深刻感受到人工智慧已滲透入日常生活中。 如今,這股人工智慧風潮以不可抵擋的強勢姿態席捲著在外人看來略微傳統的家電行業。

隨著互聯網的深度發展以及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智慧家居行業也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市場潛力,

同時由於人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對居住環境的需求也不斷提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智慧家居行業成為了一個炙手可熱的新興行業。

但人工智慧的興起離不開大資料、雲計算和深度學習等技術的突破,而這些技術大多由科技巨頭把持,人工智慧依賴的資料資訊更是如此,我們也來先聽聽互聯網大佬們是如何述說看待人工智慧的發展之路的。

全國人大代表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 雷軍

建議我們國家大力實施人工智慧國家戰略,在原有政策的基礎上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進人工智慧大發展。目前所有的互聯網巨頭都是人工智慧公司。未來兩三年,各個領域都需要快速引入人工智慧環節。

人工智慧將掀起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技術革命。人工智慧會像互聯網一樣成為社會的基本要素。這次人工智慧跟前幾次的技術革命有點不一樣,對中國是一個時代機遇。全球範圍除了美國以外,現在中國在人工智慧方面的基礎最好。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 李彥宏

建議制定國家層面的總體行動計畫,大力推進“智慧+經濟”的發展,從觀念引導、制度創新、資料開放和專項支援等方面,為人工智慧行業應用構建良好的政策環境。人工智慧會給這個社會帶來的改變堪比當年的工業革命,或者電力革命。所以有一個說法是,“人工智慧是新時代的電力”,對任何一個行業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 馬化騰

不止AI技術,還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包括AR、VR等),它們在終端會深刻影響人們的使用體驗,人機的交互始終是一個核心。未來的機器人是否有可能結合AI,結合視覺、神經學、機械工程學等等很多元素,這是互聯網企業應該更多關注的領域。AI的應用要看場景,有的跟圖像識別有關,有的跟語音有關,他們的應用領域將很廣泛。我們希望能將他們結合到產品裡面,提升產品體驗。同時,後臺資料也需要AI的技術,這樣的話就不需要讓很多客服去看資料,而是完全用AI技術實現資訊安全,更加有效。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 劉慶峰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深刻改變世界。以深度神經網路為典型代表,人工智慧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通過學習頂尖專家知識和行業大資料,達到一流專家水準,從而超過絕大多數普通專業人士。未來 5 到 10 年,人工智慧將像水和電一樣無所不在,可以進入教育、醫療、金融、交通、智慧城市等幾乎所有行業,一個全新的“人工智慧+”時代正在到來。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將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未來在全球的話語權,決定其在產業鏈分工中的地位。為保持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良好的發展勢頭,建議將“人工智慧+”上升為國家戰略,系統規劃、加速佈局,搶抓全球產業制高點。

大佬們對於人工智慧的前景是一片看好,畢竟,這是一口全新可挖掘的“深井”,距離真正的成熟“井噴”,卻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誰能捷足先登,必有大利可圖。

家電行業巨頭紛紛佈局人工智慧

從2016年開始,不少家電巨頭仿佛同時愛上了人工智慧,紛紛在這一領域發力佈局,搶佔這一“火熱”的市場。似乎欲借助人工智慧打破家電行業的瓶頸,並實現產業升級。

家電行業的出現時間雖然比較早,但在如今互聯網思維的衝擊下,智慧家居已經逐漸成為未來家電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這在業界是已經達成了共識。在政策的東風下,隨著各種家庭聯網技術的普及,智慧家庭產業也迎來了“春天”。

海爾集團

3月8日,在海爾家電品牌全球化發佈會上,海爾集團首次向世界發佈海爾、美國GE Appliances、紐西蘭Fisher & Paykel、日本AQUA、卡薩帝、統帥六大家電品牌全球化戰略。至此,海爾成為全球擁有品牌更多、產品更全、更具國際化特質的“世界家電品牌集群”。此次品牌全球化的本質是“人單合一”模式的國際化。

同日,海爾發佈由整套全互通互聯智慧家電構成的全球智慧家庭,涉及到客廳、廚房、浴室、臥室不同物理空間的首批161個智慧生活場景。這161個場景將在其線上順逛平臺及線下智慧家庭體驗店同步開賣。海爾通過全球六大品牌的協同,將打破家電行業全球技術互通的壁壘,帶動中國家電業進一步從大到強,海爾也將構築起全球家電品牌集群。

接下來,海爾正在探索的平臺,致力於將公司的製造能力與全球的資源結合起來,構建了三個方面的市場,形成互聯工廠的服務、大規模定制、大資料服務、網路化協同製造,以及智慧智慧服務、檢測與認證等8個大平臺的服務板塊,成為支援大規模定制的互聯網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平臺。

格力集團

3月4日,格力首次對外亮相其自主研發的系列智慧裝備成果,讓外界大飽眼福。此前,格力蓄勢已久。據悉,其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產品,已覆蓋了工業機器人、智慧AGV、注塑機械手、大型自動化線體等十多個領域,不僅服務於格力內部智慧化生產,同時對外也服務於家電、食品、新能源、醫療、電子等領域。

美的集團

美的“鯨吞”德國機器巨頭庫卡一案,轟動外界。美的意在對機器人本體生產、工業自動化方案、系統集成及智慧物流等領域進行全面佈局。除完成對庫卡收購外,美的仍未停下擴張步伐。2017年2月9日,美的又與在機器人上游關鍵零件領域擁有強大研發能力的以色列企業——Servotronix達成戰略合作,以此進一步打通機器人產業上下游。如今的美的,正從一家家電企業向擁有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等多領域的全球領先科技集團蛻變。

康佳集團

據悉,康佳已建成兩條智慧製造標杆樣板線,實施導入了16項自動化和資訊化專案,不僅節約用工比例達36%,而且直接推動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目前安康生產基地的55英寸生產線UPPH值(單位人時產能)同比提升了64.3%。

格蘭仕集團

格蘭仕總裁梁昭賢曾對外介紹,過去的兩年,在自動化改造上,格蘭仕的投入比過去30年的總和還要多。“可以說,一條自動化生產線,它所推動的是整個產業鏈的生產標準升級。”

TCL集團

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也表示,智慧設備和自動化設備最大的差別是智慧設備能夠自主判斷自己的工作,自動化設備是不斷高效重複自己的工作,這就是智慧化設備和自動化設備的差別。對此,李東生還說:“從設備製造來講,智慧化程度已經很高了。但是從整個資訊化管理、收集相關的資料、對生產中可能發生問題的預判來看,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現在的生產正在進行智慧化系統的改善和提供。”

2017年,TCL集團擬在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模組整機一體化智慧製造產業基地,進一步進行上下游供應鏈整合,採取先進智慧製造技術,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同時也將帶動上游產業落戶惠州,促進惠州的經濟發展。製造產業基地包含: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和TCL多媒體智慧顯示終端兩個子專案。

長虹集團

2016年7月,長虹首款人工智慧電視——CHiQ問世,打破了當前智慧電視“智商不足”的僵局。該款電視基於完善的技術邏輯與大資料運營,以物聯運營支撐平臺為依託,實現了自然語音交互、深度學習和應用軟體自動反覆運算等能力整合。

小米

隨著智慧技術在家電產品各個領域的普及,智慧家庭逐漸成為熱點概念,引來多家家電巨頭搶灘佈局,在業內素有“價格屠夫”之稱的小米就是該領域的代表。

據統計,小米成功面世的智慧家庭產品已達數十種,涵蓋電飯煲、空氣淨化器、淨水器、電水壺、智慧LED吸頂燈、掃地機器人、檯燈等多個品類,從而形成一個智慧家庭的完整閉環。

華帝

早在2016年,華帝便將前沿的人工智慧發展戰略引入旗下的廚衛業務,並且通過一系列的產品研發和品牌投入,特別是劃時代產品魔碟灶、魔鏡V2煙機的推出,彰顯華帝高端智慧廚電的品牌形象,打造“智慧廚房”。

華帝目前已坐擁眾多前沿科技助力其高端智慧化轉型。諸如,在煙機技術上,語音智慧、溫控等方面的技術水準、應用體驗居於行業前列,在風量、噪音方面也有較大技術突破,居於行業先進水準。其研發推出的“魔鏡”系列煙機產品,不僅是中國領先的實現語音控制的智慧煙機,也被視為華帝“人工智慧廚衛生態系統”的重要里程碑。

家電行業人工智慧化尚在起步

不過,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家電行業的人工智慧化,距離真正的成熟,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中國智慧家庭研究中心主任梅曉春透露:“人工智慧應用於家電領域,還處於一個特別初級的階段,甚至絕大多數家電人工智慧產品,還僅僅是概念而已。從智慧家電的發展角度看,目前也才剛剛進入到一個商業化大規模應用階段。從人工智慧的角度出發,根據感知的結果得出計算、最後做出回饋,目前在家電領域還沒有比較成熟的應用。”

確切地說,人工智慧化尚在起步,要全面實現還需時日。就目前而言,要推動人工智慧化,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外,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中國製造2025”的相關話題已連續三年在政府報告中被提及,足以彰顯國家重視程度。如今“智慧化產品結合互聯網應用”的發展是中國企業趕超國際領先企業的差異化優勢。

真正“懂”用戶,並有能力執行去“服務”使用者的家電,才是人工智慧的產品。中國企業只有更加瞭解消費者需求,“智慧+互聯網”才能夠做得更好。相信在不久的明天,那些原本聽起來覺得天方夜譚的家電功能將逐漸變為現實。

最後的話

隨著家電智慧消費新趨勢的出現,家電企業正經歷鳳凰涅槃式的品牌重塑,價格戰將成過去式,人性化和智慧化成為家電企業角逐的利器,中國“智造”升級版呼之欲出。是新的機遇,也是全新的挑戰,在家電巨頭們競逐智慧家庭蛋糕的同時,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也將面臨大考。新一輪家電圈的“洪荒之力”已然開始爆發了!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 馬化騰

不止AI技術,還有很多其他的方面(包括AR、VR等),它們在終端會深刻影響人們的使用體驗,人機的交互始終是一個核心。未來的機器人是否有可能結合AI,結合視覺、神經學、機械工程學等等很多元素,這是互聯網企業應該更多關注的領域。AI的應用要看場景,有的跟圖像識別有關,有的跟語音有關,他們的應用領域將很廣泛。我們希望能將他們結合到產品裡面,提升產品體驗。同時,後臺資料也需要AI的技術,這樣的話就不需要讓很多客服去看資料,而是完全用AI技術實現資訊安全,更加有效。

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 劉慶峰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深刻改變世界。以深度神經網路為典型代表,人工智慧技術已經發展到可以通過學習頂尖專家知識和行業大資料,達到一流專家水準,從而超過絕大多數普通專業人士。未來 5 到 10 年,人工智慧將像水和電一樣無所不在,可以進入教育、醫療、金融、交通、智慧城市等幾乎所有行業,一個全新的“人工智慧+”時代正在到來。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將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未來在全球的話語權,決定其在產業鏈分工中的地位。為保持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良好的發展勢頭,建議將“人工智慧+”上升為國家戰略,系統規劃、加速佈局,搶抓全球產業制高點。

大佬們對於人工智慧的前景是一片看好,畢竟,這是一口全新可挖掘的“深井”,距離真正的成熟“井噴”,卻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誰能捷足先登,必有大利可圖。

家電行業巨頭紛紛佈局人工智慧

從2016年開始,不少家電巨頭仿佛同時愛上了人工智慧,紛紛在這一領域發力佈局,搶佔這一“火熱”的市場。似乎欲借助人工智慧打破家電行業的瓶頸,並實現產業升級。

家電行業的出現時間雖然比較早,但在如今互聯網思維的衝擊下,智慧家居已經逐漸成為未來家電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這在業界是已經達成了共識。在政策的東風下,隨著各種家庭聯網技術的普及,智慧家庭產業也迎來了“春天”。

海爾集團

3月8日,在海爾家電品牌全球化發佈會上,海爾集團首次向世界發佈海爾、美國GE Appliances、紐西蘭Fisher & Paykel、日本AQUA、卡薩帝、統帥六大家電品牌全球化戰略。至此,海爾成為全球擁有品牌更多、產品更全、更具國際化特質的“世界家電品牌集群”。此次品牌全球化的本質是“人單合一”模式的國際化。

同日,海爾發佈由整套全互通互聯智慧家電構成的全球智慧家庭,涉及到客廳、廚房、浴室、臥室不同物理空間的首批161個智慧生活場景。這161個場景將在其線上順逛平臺及線下智慧家庭體驗店同步開賣。海爾通過全球六大品牌的協同,將打破家電行業全球技術互通的壁壘,帶動中國家電業進一步從大到強,海爾也將構築起全球家電品牌集群。

接下來,海爾正在探索的平臺,致力於將公司的製造能力與全球的資源結合起來,構建了三個方面的市場,形成互聯工廠的服務、大規模定制、大資料服務、網路化協同製造,以及智慧智慧服務、檢測與認證等8個大平臺的服務板塊,成為支援大規模定制的互聯網智慧製造解決方案平臺。

格力集團

3月4日,格力首次對外亮相其自主研發的系列智慧裝備成果,讓外界大飽眼福。此前,格力蓄勢已久。據悉,其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產品,已覆蓋了工業機器人、智慧AGV、注塑機械手、大型自動化線體等十多個領域,不僅服務於格力內部智慧化生產,同時對外也服務於家電、食品、新能源、醫療、電子等領域。

美的集團

美的“鯨吞”德國機器巨頭庫卡一案,轟動外界。美的意在對機器人本體生產、工業自動化方案、系統集成及智慧物流等領域進行全面佈局。除完成對庫卡收購外,美的仍未停下擴張步伐。2017年2月9日,美的又與在機器人上游關鍵零件領域擁有強大研發能力的以色列企業——Servotronix達成戰略合作,以此進一步打通機器人產業上下游。如今的美的,正從一家家電企業向擁有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工業自動化系統等多領域的全球領先科技集團蛻變。

康佳集團

據悉,康佳已建成兩條智慧製造標杆樣板線,實施導入了16項自動化和資訊化專案,不僅節約用工比例達36%,而且直接推動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目前安康生產基地的55英寸生產線UPPH值(單位人時產能)同比提升了64.3%。

格蘭仕集團

格蘭仕總裁梁昭賢曾對外介紹,過去的兩年,在自動化改造上,格蘭仕的投入比過去30年的總和還要多。“可以說,一條自動化生產線,它所推動的是整個產業鏈的生產標準升級。”

TCL集團

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也表示,智慧設備和自動化設備最大的差別是智慧設備能夠自主判斷自己的工作,自動化設備是不斷高效重複自己的工作,這就是智慧化設備和自動化設備的差別。對此,李東生還說:“從設備製造來講,智慧化程度已經很高了。但是從整個資訊化管理、收集相關的資料、對生產中可能發生問題的預判來看,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現在的生產正在進行智慧化系統的改善和提供。”

2017年,TCL集團擬在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模組整機一體化智慧製造產業基地,進一步進行上下游供應鏈整合,採取先進智慧製造技術,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同時也將帶動上游產業落戶惠州,促進惠州的經濟發展。製造產業基地包含: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和TCL多媒體智慧顯示終端兩個子專案。

長虹集團

2016年7月,長虹首款人工智慧電視——CHiQ問世,打破了當前智慧電視“智商不足”的僵局。該款電視基於完善的技術邏輯與大資料運營,以物聯運營支撐平臺為依託,實現了自然語音交互、深度學習和應用軟體自動反覆運算等能力整合。

小米

隨著智慧技術在家電產品各個領域的普及,智慧家庭逐漸成為熱點概念,引來多家家電巨頭搶灘佈局,在業內素有“價格屠夫”之稱的小米就是該領域的代表。

據統計,小米成功面世的智慧家庭產品已達數十種,涵蓋電飯煲、空氣淨化器、淨水器、電水壺、智慧LED吸頂燈、掃地機器人、檯燈等多個品類,從而形成一個智慧家庭的完整閉環。

華帝

早在2016年,華帝便將前沿的人工智慧發展戰略引入旗下的廚衛業務,並且通過一系列的產品研發和品牌投入,特別是劃時代產品魔碟灶、魔鏡V2煙機的推出,彰顯華帝高端智慧廚電的品牌形象,打造“智慧廚房”。

華帝目前已坐擁眾多前沿科技助力其高端智慧化轉型。諸如,在煙機技術上,語音智慧、溫控等方面的技術水準、應用體驗居於行業前列,在風量、噪音方面也有較大技術突破,居於行業先進水準。其研發推出的“魔鏡”系列煙機產品,不僅是中國領先的實現語音控制的智慧煙機,也被視為華帝“人工智慧廚衛生態系統”的重要里程碑。

家電行業人工智慧化尚在起步

不過,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家電行業的人工智慧化,距離真正的成熟,還有漫長的路要走。中國智慧家庭研究中心主任梅曉春透露:“人工智慧應用於家電領域,還處於一個特別初級的階段,甚至絕大多數家電人工智慧產品,還僅僅是概念而已。從智慧家電的發展角度看,目前也才剛剛進入到一個商業化大規模應用階段。從人工智慧的角度出發,根據感知的結果得出計算、最後做出回饋,目前在家電領域還沒有比較成熟的應用。”

確切地說,人工智慧化尚在起步,要全面實現還需時日。就目前而言,要推動人工智慧化,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外,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中國製造2025”的相關話題已連續三年在政府報告中被提及,足以彰顯國家重視程度。如今“智慧化產品結合互聯網應用”的發展是中國企業趕超國際領先企業的差異化優勢。

真正“懂”用戶,並有能力執行去“服務”使用者的家電,才是人工智慧的產品。中國企業只有更加瞭解消費者需求,“智慧+互聯網”才能夠做得更好。相信在不久的明天,那些原本聽起來覺得天方夜譚的家電功能將逐漸變為現實。

最後的話

隨著家電智慧消費新趨勢的出現,家電企業正經歷鳳凰涅槃式的品牌重塑,價格戰將成過去式,人性化和智慧化成為家電企業角逐的利器,中國“智造”升級版呼之欲出。是新的機遇,也是全新的挑戰,在家電巨頭們競逐智慧家庭蛋糕的同時,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也將面臨大考。新一輪家電圈的“洪荒之力”已然開始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