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1600枚導彈雨開戰誰都躲不過,兩美軍專家給出最悲觀方案

冷戰後美國是當今世界一超軍事大國,主要依託遍佈全球的軍事基地和十艘超級核動力航母,實施可以隨時啟動的軍事威懾打擊行動以震懾潛在對手。不過現在隨著其他軍事大國的崛起,

美國的戰略專家們在評估實戰性能和戰爭規劃時,也變得越來越冷靜和謹慎。五角大樓的的分析師指出,現在不但要申請更多的預算增加或升級武器裝備,同時還要考慮改變戰略指針。

美媒早前文章稱,美有與蘇俄進行大戰略博弈的經驗,

但是在整個危險的冷戰時期,美蘇卻極力避免了直接戰爭的巨大風險。不過同時美軍至今也無法有效預測這樣一場導彈與核武器國家之間的戰爭衝突應該怎麼打。在安全戰略指針大方向瞄準亞太之後,美智庫專家也開始考慮如何應對與俄羅斯不太一樣的新興大國的軍事戰略,並獲得真正的優勢。

近日,新美國安全中心的湯瑪斯·舒加特中校和傑維爾·岡薩雷斯中校撰寫的一份新報告認為,

目前中國部署了超過1600枚各種射程的常規彈道導彈。這些導彈可以攜帶多種不同彈頭,包括可嚴重破壞地上軍事設施的子母彈。在他們的模擬推演中,中國導彈摧毀了美在亞太周邊幾乎所有總部和後勤設施,包括所有在港內的美國艦船,以及大約200架美國作戰飛行器。

眾所周知,中國的導彈大部分都是機動發射型的,很難做到對其有效的監控預警。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中國可以利用它一小部分常規導彈嚴重削弱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能力。相對於像固定靶子一樣的陸上軍事基地,航母為主的海上艦隊是機動靈活的。但是中國發展的兩款反航母彈道導彈卻可以把美海軍艦隊阻隔在其海岸線2500公里之外。

美習慣炫耀其具備隱身能力的第五代戰鬥機和戰略轟炸機,實際上在非衝突時期,這些裝備可以無風險等飛來飛去進行戰略恫嚇。但是真打起來,他們可能連落腳的地方都不會有。即便是遠離中國沿海的美關島基地,也在東風26導彈的有效覆蓋範圍內。

美專家強調稱,很多人寄希望先於發現並攔截中國的導彈。但是除了密集的導彈雨規模之外,中國導彈的機動突防能力,在戰時會讓美反導系統手忙腳亂。比如超音速武器,如果我們自己把它看作是戰略性武器,那麼就不要寄希望能攔截到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因此面對可能的導彈雨,雖然悲觀但是最有效的方案是加強預警能力並提前分散撤退到安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