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科普30秒|沙箱監管,監管科技,科技金融

這裡是金所長的《話科普》,給我30秒,幾個行業關鍵字,引出背後的小故事,說些你聽過但又不太懂的,懂,卻又模棱兩可的。

1“蘿蔔章”

在監管風暴口,“蘿蔔章”橫空出世,據瞭解,以“蘿蔔章”簽訂協定的機構不在少數,

16年更是爆出國海證券假章事件,所以“守住底線+懲戒市場”必然是金融市場的發展方向。

(配圖來自網路)

2“沙箱監管”

沙箱監管最早由英國提出,英文是“regulatory sand box”,這個方法的提出是為了解決監管滯後:允許一些新興企業在監管部門規定的範圍裡試錯,

進行金融創新,甚至在法律上對它們又一些豁免。至於這個外來的監管思路,在國內如何實施,我們將會拭目以待。

(配圖來自網路)

3Regtech監管科技

前面提到了“沙箱監管”,下面就要說明一下Regtech(監管科技)了。Regtech(監管科技)是針對fintech(中文翻譯是金融科技)而引入的,

其中上述的“沙箱監管”便是Regtech(監管科技)最值得借鑒的經驗之一。

(配圖來自網路)

4Fintech金融科技

最後說一下金融科技,以上無論是regtech(監管科技)還是“沙箱監管”都是針對fintech(金融科技)而引入的。在金融領域,fintech(金融科技)不同于互聯網金融,fintech更注重“科技”二字,

它更像是用科技革新並實現一些金融理論。

更多資訊,請關注青島清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