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注意了!貴州小學新生入學年齡暫不調整,仍為六周歲!

近日,貴州省教育廳轉發教育部辦公廳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表示,貴州省試點開展多校劃片,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年齡暫不調整,仍為年滿六周歲(8月31日前出生且年滿六周歲)。

具體情況如何呢?

我們接著往下看!

入學: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年齡暫不調整

貴州省教育廳表示,採取"免試就近入學”的基本入學制度入學,通過單校劃片或多校劃片,實現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進一步加強對主城區、熱點學校的指導、管理和督查,

加快推進學校聯盟、集團化辦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等,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化解“擇校熱”。

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衝動強烈、“學區房”問題突出的地方,試點開展多校劃片(隨機搖號、派位),由縣(區)教育行政部門邀請相關單位和家長代表充分參與,增強劃片工作的認可度和公信力,新舊片區變化要設置合理的過渡期限。擬採用多校劃片招生的,應提前2個月報省廳備案。

根據《義務教育法》相關規定,結合貴州省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消除大班額的實際,經充分徵求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門意見,考慮當前義務教育學校學位現狀,貴州省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年齡暫不調整,仍為年滿六周歲(8月31日前出生且年滿六周歲);條件不具備的,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招生:不得舉辦或變相舉辦重點班

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將招生工作政策、片區劃分、入學登記時間、地點及所需手續等資訊,提前向社會公佈。地方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義務教育學校不得採取考試方式選拔學生,不得舉辦或變相舉辦重點班、實驗班,不得以招收特長生名義將考級證書、競賽成績、榮譽證書或學習等級等作為入學依據或參考。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的指導和規範,可以引導學校採取電腦隨機派位元方式招生,不得採用統一筆試或任何變相形式的統一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

未經省教育廳批准,初中學校一律不得招收特長生。原已舉辦且2017年有特長生招生需求的學校,必須經縣(市、區)教育局向市(州)教育局重新提出,

由市(州)教育局於2017年4月20日前向省教育廳申請,經批准方可招生。經批准招收特長生的初中所招收的特長生比例,降到縣(市、區)初中總招生人數的5%以內。未經省教育廳批准招收特長生的,一律視為違規招生。

隨遷子女: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

繼續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城鎮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範圍,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對於公辦學校學位不足的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安排在普惠性民辦學校就讀。公辦和民辦學校都不得向隨遷子女收取有別于本地戶籍學生的任何費用。

要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生學籍資訊管理系統,加強學生學籍管理,充分發揮學籍管理系統在治理擇校問題上的基礎性、機制性作用。要通過學籍管理,及時掌握學生流動和輟學情況,堅持“一生一籍、籍隨人走”,嚴把轉學入口關,嚴格規範轉學的條件和程式。

繼續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城鎮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範圍,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對於公辦學校學位不足的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安排在普惠性民辦學校就讀。公辦和民辦學校都不得向隨遷子女收取有別于本地戶籍學生的任何費用。

要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生學籍資訊管理系統,加強學生學籍管理,充分發揮學籍管理系統在治理擇校問題上的基礎性、機制性作用。要通過學籍管理,及時掌握學生流動和輟學情況,堅持“一生一籍、籍隨人走”,嚴把轉學入口關,嚴格規範轉學的條件和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