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讀心有術」120期:懶洋洋的心跳,你這是怎麼了?

不做就圖論圖,只做透徹解讀!

病因甄別、合併疾病、

體格檢查、可能診斷、治療策略……

一份臨床綜合的心電圖說明書!

“讀心有術”欄目每天與您相約!

《讀心有術》心電圖判讀

120期

題幹

75歲女性,主因頭暈,頭痛就診於急診。血壓220/100mmHg,查體除心率慢外均陰性。心電圖如(79A)。此患者由於血壓高收住院治療,給予ACEI,CCB,β受體阻滯劑,治療後血壓140/80mmHg,脈搏仍然很慢,但是遙測監測到發生變化,行心電圖(75B)。

問題:如何解釋這個慢心率?需要什麼治療?

點擊可查看大圖

建議先自己翻譯解析,再下拉查看答案

答案

點擊可查看大圖

英文解析

點擊可查看大圖

中文翻譯

診斷:79A--正常竇性心律,伴室相性心律失常,1度房室傳導阻滯(房室傳導延遲),2:1房室傳導阻滯,室內傳導延遲;79B--竇性心律,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交界區逸搏。

解析:79A心電圖分析:RR間期規律,36次/分,每個QRS波前均可見P波(*),PR間期穩定(↔)0.24s(1度房室傳導阻滯或房室傳導延遲),每個QRS波之後可見第2個P波(+),這是P波未下傳,

這種間斷的P波不下傳為二度1型房室傳導阻滯,或是2:1房室傳導阻滯。心房的頻率不固定中間有QRS波(冂)的PP間期(0.7s)比無QRS波(凵)的PP間期短(0.84s),這是室相性心律失常的表現。這個現象見於2:1房室傳導阻滯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室相性心律失常的心室收縮將會加強竇房結衝動的產生。原因可能是由於心室收縮增加竇房結動脈的血流;或心室收縮牽拉右房,導致竇房結自律性增高;或者由於心室的收縮時每搏輸出量的變化引起壓力感受器變化。

QRS波增寬(0.11s),但是未達到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QRS沒有≥0.12s),既不是右束支傳導阻滯也不是典型的左束支傳導阻滯圖形,這裡在V6導聯終末部分可見S波,提示終末向量是從左向右傳導,不是左束支傳導阻滯,因此這是室內傳導延遲(IVCD)。ST-T(∧)沒有改變,電軸左偏,0到-30度(QRS波在1導聯正向,II導聯雙向,avF導聯負向),QT/QTc間期500/390ms(將增寬的QRS波矯正後的間期是460/360ms)。

79B心電圖分析:RR間期規律,34次/分,心房頻率一致(冂),72次/分,P波(*)在I,II,avF和V4-6導聯正向,PR(凵)間期不一致,表現為房室分離,房率大於室率,提示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逸搏心律為寬QRS波(0.11-0.12s),形態如同79A心電圖的圖形,因此是交界區心律,交界區心律時的QRS波與竇性心律時比較有輕微的不同,這是由於交界區心律起源于房室交界區的異位起搏點,相比竇性心律的傳導是通過房室結、希浦氏系統的傳導,這個衝動進入希氏束不同的位置,將會在圖形,電軸以及寬度輕微不同于竇性心律。

2:1傳導一旦發展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其病因即可隨之推斷出來。逸搏節律的起源可提示其阻滯部位在房室結內或希氏束下(希-浦系統內)。如果這個逸搏的QRS波窄,或接近于正常傳導的 QRS波,那麼2:1傳導為莫氏1型,阻滯位於房室結內。如果逸搏的QRS波寬,形態為室性來源,那麼2:1傳導就是莫氏II型,病因在希氏束。如果只有79B這一份心電圖,那麼很難確定這個2逸搏心律是交界區心律伴IVCD還是室性心律,這時經心內的電生理檢查可以確定阻滯的位置,但是79A心電圖提供了我們又一個資訊,其圖形與79B圖形基本一致,因此可以確定這是一個交界區逸搏心律。

2:1房室傳導阻滯是由於房室結傳導異常。嚴重的高血壓將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且通過壓力感受器提高迷走神經興奮性,出現房室結傳導異常。又一次心電圖顯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可能是由於在本來就存在房室結疾病的基礎上口服β受體阻滯劑所致,應立即停用β阻滯劑。若傳導恢復,這種情況不需要進一步治療。如果仍然是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結合房室結傳導異常,患者有植入起搏器的指證。(翻譯:河北燕達醫院 胡雪紅)

如有疑問請在底部留言,小助手會幫您請教專家哦!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直接添加小秘書為好友,隨時諮詢發問

79B心電圖分析:RR間期規律,34次/分,心房頻率一致(冂),72次/分,P波(*)在I,II,avF和V4-6導聯正向,PR(凵)間期不一致,表現為房室分離,房率大於室率,提示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逸搏心律為寬QRS波(0.11-0.12s),形態如同79A心電圖的圖形,因此是交界區心律,交界區心律時的QRS波與竇性心律時比較有輕微的不同,這是由於交界區心律起源于房室交界區的異位起搏點,相比竇性心律的傳導是通過房室結、希浦氏系統的傳導,這個衝動進入希氏束不同的位置,將會在圖形,電軸以及寬度輕微不同于竇性心律。

2:1傳導一旦發展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其病因即可隨之推斷出來。逸搏節律的起源可提示其阻滯部位在房室結內或希氏束下(希-浦系統內)。如果這個逸搏的QRS波窄,或接近于正常傳導的 QRS波,那麼2:1傳導為莫氏1型,阻滯位於房室結內。如果逸搏的QRS波寬,形態為室性來源,那麼2:1傳導就是莫氏II型,病因在希氏束。如果只有79B這一份心電圖,那麼很難確定這個2逸搏心律是交界區心律伴IVCD還是室性心律,這時經心內的電生理檢查可以確定阻滯的位置,但是79A心電圖提供了我們又一個資訊,其圖形與79B圖形基本一致,因此可以確定這是一個交界區逸搏心律。

2:1房室傳導阻滯是由於房室結傳導異常。嚴重的高血壓將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且通過壓力感受器提高迷走神經興奮性,出現房室結傳導異常。又一次心電圖顯示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可能是由於在本來就存在房室結疾病的基礎上口服β受體阻滯劑所致,應立即停用β阻滯劑。若傳導恢復,這種情況不需要進一步治療。如果仍然是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結合房室結傳導異常,患者有植入起搏器的指證。(翻譯:河北燕達醫院 胡雪紅)

如有疑問請在底部留言,小助手會幫您請教專家哦!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直接添加小秘書為好友,隨時諮詢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