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脫貧攻堅西安在行動|瞄準產業打好脫貧攻堅“組合拳”

送錢給物的救濟式扶貧

只能解一時之困

而“授人以漁”的產業扶貧則可以變“輸血”為“造血”

不僅能説明貧困地區實現穩定脫貧

更能使其搭上致富快車奔小康

近日

西安市出臺一系列瞄準產業的精准脫貧政策

包括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四個一”鄉土人才培育

休閒農業產業

林業生態產業

它們到底是怎樣的一套脫貧攻堅組合拳?

小布帶你來看

↓↓↓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脫貧

當前,“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成為熱點,

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則是改革中最具潛力的主體之一。在大力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背景下,我市已逐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組織形式為補充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近日,市農林委出臺《關於依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精准脫貧的指導意見》,旨在於聚集“五個扎實”和“追趕超越”要求,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切入點,緊盯在冊貧困戶,結合當地資源優勢、文化優勢和特色產業,依託現代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貧困戶建立長期穩定的“一對一”精准幫扶帶動利益聯結機制,

實現貧困村有經營組織、貧困戶有帶動主體、脫貧有主導產業,進而提高貧困戶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目標是啥?

推進7大主導產業

加快發展貧困地區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結合實際大力發展“苗木花卉、休閒農業、中蜂、核桃、獼猴桃、奶山羊、林業生態”7大主導產業。

省級、市級、縣級以上的現代農業園區、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家庭農場等,要明確帶動貧困戶數量、幫扶產業類型、增收方式和脫貧目標,使依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的貧困戶占到產業脫貧貧困戶的50%以上,做到幫扶物件戶戶有產業、家家有技術、利益有分享、產業能致富,最終實現穩定脫貧。

怎樣做?

一戶一策、分類帶動、多方參與

按照貧困戶的實際需求和當地環境特點,結合每個貧困戶的家庭基本情況、勞動力現狀、農業生產條件等要素,一戶一策;對不具有自主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實行新型主體託管產業的辦法,採取入股分紅,監管與幫扶相結合的路子,確保貧困戶定期收益,不再返貧;不斷優化扶持政策,管好用好專案資金,優先支持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參與產業扶貧精准脫貧。

任務有哪些?

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

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幫扶輻射帶動能力

探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幫扶長效機制

確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幫扶帶動數量

提升產業扶貧貧困戶組織化程度

加快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

制定切實可行的監督制度

“四個一”鄉土人才培育

脫貧攻堅工作幹得好不好,人才是關鍵。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說:“想要下足‘繡花功夫’,必須掌握‘繡花本領’,才能在精准脫貧上見成效。”幹部想要幫助貧困群眾脫貧,關鍵在於技能的掌握。

為此,市農林委出臺了《“四個一”鄉土人才培育實施方案》進一步培育鄉土人才,助推產業脫貧,為每個貧困村培育一名產業引領村幹部、一名互助合作帶頭人、一名農林技術骨幹、一名農產品流通服務人,全方位構建產業領軍人才隊伍,激發貧困村產業脫貧內生動力,促進貧困村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

目標是啥?

2017年7月,全面啟動全市391個貧困村“四個一”鄉土人才培育工作。對1564名培育物件,開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層次培育,全面提升培育物件助推貧困村產業發展的綜合能力。

2018年,貧困村“四個一”鄉土人才將全面發揮作用。實現貧困村發展脫貧主導產業有人領、技術需求有人教、互助合作有人帶、市場銷售有人跑。“四個一”鄉土人才在助推貧困村產業脫貧中發揮顯著作用。

培育一名帶頭人

培訓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農業法律法規、主導產業相關技術技能、市場行銷管理、新農村發展規劃等專業知識和技能。

培育一名指導員

培訓國內外現代農林業發展理論和趨勢,現代農林業重大關鍵技術(機具)集成推廣,主導產業主要品種、主推技術和主要措施應用,農技推廣模式和技巧,資訊化農技推廣建設等專業知識和技能。

培育一名組織者

培訓現代農業創業、家庭農場經營管理、農產品電子商務、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農業支持保護政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法律基礎與農村法規、農產品品質安全等專業知識。

培育一名行銷者

培訓農產品品質安全、農產品行銷、電子商務、心理學、農業經營管理、農產品加工包裝和儲運等專業知識和理論。

休閒農業產業+脫貧

近年來,發展休閒農業對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效果明顯。為積極探索“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農工”新發展模式,著力提升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實現貧困戶多管道參與產業發展,讓休閒旅遊農業成為開啟脫貧致富之門的“金鑰匙”。

近日,市農林委出臺《依託休閒農業產業促進精准脫貧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扶貧力度,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培育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的休閒農業園區,提高貧困群眾經營性收入,促進貧困戶脫貧。

目標是啥?

以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能力為目標,以全市在冊貧困戶為主體,以開展市級休閒農業示範園區創建和市級休閒農業示範園區提升工程為抓手,鼓勵貧困戶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以多種形式參與休閒農業示範園建設經營,培育一批與貧困戶利益聯結緊密的市級休閒農業園區。

怎樣做?

到2018年,市級休閒農業示範園創建達到60個,帶動在冊貧困人口300人直接就業,增加貧困人口工資性收入。參照貴州省六盤水市打造股份農民,實現“三變”改革的先進經驗,創建2個西安市休閒農業扶貧示範園,通過多種形式,建立與貧困戶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增加貧困人口的經營性收入。鼓勵休閒農業園區經營者聘用貧困戶,與周邊在冊的貧困戶建立合作關係,在資金扶持上予以傾斜。

林業生態產業+脫貧

林業+脫貧,是解決好青山綠水掩蓋下的貧窮問題的關鍵。西安背靠大秦嶺,森林資源豐富,大型林場眾多,如何充分發揮林業生態產業脫貧增收作用,實現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目標?

近日,市農林委出臺了《關於依託林業生態產業促進精准脫貧的指導意見》,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以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為核心,以貧困村和貧困戶為重點,以林業生態產業為載體,以機制創新為動力,以科技幫扶為抓手,重點抓好生態保護、林下經濟和森林康養體驗等生態產業發展,助推精准脫貧。

目標是啥?

通過制定措施、健全機制,吸收更多符合條件的在冊貧困人口就地轉化為生態護林員,幫助有發展願望和能力的貧困戶發展一到兩項林業生態產業,扶持一批貧困村,建成一批林業產業生態示範區,建立穩定的增收管道,使貧困人口收入大幅度提高,實現興林富民、生態文明、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

怎樣做?

脫貧物件到村到戶,幫扶措施到村到戶,脫貧資金到村到戶。將推進貧困人口就地轉化為生態護林員,及時兌付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加快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森林康養體驗產業。

採取直接幫扶模式。對有林業生態產業發展願望,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在政府的組織和引導下,直接參與區域特色產業開發;通過以獎代扶、貸款貼息等方式,予以直接幫扶。

委託幫扶模式。對有林業生態產業發展願望,無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受貧困物件個人委託,可以通過購買扶貧社會服務方式,將國家給予特定對象的扶持資金直接委託給有意願合作、有社會責任、有實力的林業企業、林業專業合作社,實行專案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核算,相互間以契約形式,明確責權利關係,項目收益按比例分成,增加貧困戶收入。

股份合作模式。根據貧困戶個人意願,鼓勵探索將貧困戶的政策扶持資金、林木、林地等生產資料折價入股,由林業企業、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和生產經營,結成聯股、聯利的共同體,實現股份到戶,利益到戶。

不再返貧;不斷優化扶持政策,管好用好專案資金,優先支持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參與產業扶貧精准脫貧。

任務有哪些?

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

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幫扶輻射帶動能力

探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幫扶長效機制

確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幫扶帶動數量

提升產業扶貧貧困戶組織化程度

加快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

制定切實可行的監督制度

“四個一”鄉土人才培育

脫貧攻堅工作幹得好不好,人才是關鍵。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說:“想要下足‘繡花功夫’,必須掌握‘繡花本領’,才能在精准脫貧上見成效。”幹部想要幫助貧困群眾脫貧,關鍵在於技能的掌握。

為此,市農林委出臺了《“四個一”鄉土人才培育實施方案》進一步培育鄉土人才,助推產業脫貧,為每個貧困村培育一名產業引領村幹部、一名互助合作帶頭人、一名農林技術骨幹、一名農產品流通服務人,全方位構建產業領軍人才隊伍,激發貧困村產業脫貧內生動力,促進貧困村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

目標是啥?

2017年7月,全面啟動全市391個貧困村“四個一”鄉土人才培育工作。對1564名培育物件,開展全方位、多形式、多層次培育,全面提升培育物件助推貧困村產業發展的綜合能力。

2018年,貧困村“四個一”鄉土人才將全面發揮作用。實現貧困村發展脫貧主導產業有人領、技術需求有人教、互助合作有人帶、市場銷售有人跑。“四個一”鄉土人才在助推貧困村產業脫貧中發揮顯著作用。

培育一名帶頭人

培訓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農業法律法規、主導產業相關技術技能、市場行銷管理、新農村發展規劃等專業知識和技能。

培育一名指導員

培訓國內外現代農林業發展理論和趨勢,現代農林業重大關鍵技術(機具)集成推廣,主導產業主要品種、主推技術和主要措施應用,農技推廣模式和技巧,資訊化農技推廣建設等專業知識和技能。

培育一名組織者

培訓現代農業創業、家庭農場經營管理、農產品電子商務、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農業支持保護政策、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法律基礎與農村法規、農產品品質安全等專業知識。

培育一名行銷者

培訓農產品品質安全、農產品行銷、電子商務、心理學、農業經營管理、農產品加工包裝和儲運等專業知識和理論。

休閒農業產業+脫貧

近年來,發展休閒農業對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效果明顯。為積極探索“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農工”新發展模式,著力提升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實現貧困戶多管道參與產業發展,讓休閒旅遊農業成為開啟脫貧致富之門的“金鑰匙”。

近日,市農林委出臺《依託休閒農業產業促進精准脫貧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加大農業產業扶貧力度,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培育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的休閒農業園區,提高貧困群眾經營性收入,促進貧困戶脫貧。

目標是啥?

以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能力為目標,以全市在冊貧困戶為主體,以開展市級休閒農業示範園區創建和市級休閒農業示範園區提升工程為抓手,鼓勵貧困戶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以多種形式參與休閒農業示範園建設經營,培育一批與貧困戶利益聯結緊密的市級休閒農業園區。

怎樣做?

到2018年,市級休閒農業示範園創建達到60個,帶動在冊貧困人口300人直接就業,增加貧困人口工資性收入。參照貴州省六盤水市打造股份農民,實現“三變”改革的先進經驗,創建2個西安市休閒農業扶貧示範園,通過多種形式,建立與貧困戶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增加貧困人口的經營性收入。鼓勵休閒農業園區經營者聘用貧困戶,與周邊在冊的貧困戶建立合作關係,在資金扶持上予以傾斜。

林業生態產業+脫貧

林業+脫貧,是解決好青山綠水掩蓋下的貧窮問題的關鍵。西安背靠大秦嶺,森林資源豐富,大型林場眾多,如何充分發揮林業生態產業脫貧增收作用,實現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目標?

近日,市農林委出臺了《關於依託林業生態產業促進精准脫貧的指導意見》,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以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為核心,以貧困村和貧困戶為重點,以林業生態產業為載體,以機制創新為動力,以科技幫扶為抓手,重點抓好生態保護、林下經濟和森林康養體驗等生態產業發展,助推精准脫貧。

目標是啥?

通過制定措施、健全機制,吸收更多符合條件的在冊貧困人口就地轉化為生態護林員,幫助有發展願望和能力的貧困戶發展一到兩項林業生態產業,扶持一批貧困村,建成一批林業產業生態示範區,建立穩定的增收管道,使貧困人口收入大幅度提高,實現興林富民、生態文明、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

怎樣做?

脫貧物件到村到戶,幫扶措施到村到戶,脫貧資金到村到戶。將推進貧困人口就地轉化為生態護林員,及時兌付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加快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森林康養體驗產業。

採取直接幫扶模式。對有林業生態產業發展願望,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在政府的組織和引導下,直接參與區域特色產業開發;通過以獎代扶、貸款貼息等方式,予以直接幫扶。

委託幫扶模式。對有林業生態產業發展願望,無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受貧困物件個人委託,可以通過購買扶貧社會服務方式,將國家給予特定對象的扶持資金直接委託給有意願合作、有社會責任、有實力的林業企業、林業專業合作社,實行專案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核算,相互間以契約形式,明確責權利關係,項目收益按比例分成,增加貧困戶收入。

股份合作模式。根據貧困戶個人意願,鼓勵探索將貧困戶的政策扶持資金、林木、林地等生產資料折價入股,由林業企業、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統一管理和生產經營,結成聯股、聯利的共同體,實現股份到戶,利益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