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東省的8縣2區,名字你不一定會讀

1、莘縣

莘【shēn】縣,春秋為衛國莘邑,秦置陽平縣,606年稱莘縣。

莘縣是山東省聊城市轄縣,位於山東省西部、聊城市西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是聊城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

莘縣有燕塔、野豬林、十字坡、馬陵道古戰場等知名景點。

2、單縣

單【shàn】縣,單縣古稱單父,舜帝的老師單卷居住地,因而得名。

單縣,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蘇魯豫皖四省八縣交界處。是武術之鄉、楹聯之鄉、中國番茄之鄉、中國青山羊之鄉。

單縣是漢朝女政治家呂雉的故里,

有朱家大院、浮龍湖旅遊區、百獅坊、烈士陵園、仟山公園等知名景點。

3、莒縣

莒【jǔ】縣,莒地多產芋,時人稱"芋"為莒,並食之,故以莒為部落名。商屬姑幕,周稱莒國,秦置莒縣,隋設莒州,1913年改州為縣。

莒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是日照市的一個縣。有浮來山風景區、沭河濕地公園、蟠龍山等知名景點。

4、樂陵市

樂【lào】陵市, 漢置樂陵縣。據《元和郡縣誌》:“本燕將樂毅功齊所築,漢以為縣。”大阜曰陵,樂則取四民用足,國乃安樂之義也。

樂陵市,山東省縣級市,隸屬德州市。位於魯冀兩省、四市(德州-濱州-滄州-濟南)交界處,

1988年撤縣設市。有金絲小棗、咸平城故址、樂陵文廟等知名景點。

5、茌平縣

茌【chí】平縣,秦置茌平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而得名。

茌平,位於山東省西部,為聊城市所轄縣。為中國圓鈴大棗之鄉,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之鄉,是聊城唯一的百強縣。

茌平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有茌山公園(天鵝湖公園),金牛湖度假風景區,茌平八景等知名景點。

6、郯城縣

郯【tán】城縣,因郯國都邑古城而得名。秦置郯縣,漢代因之。後併入臨沂,元末複置。

郯城縣,位於山東省東南部、臨沂市南部,地處魯蘇交界,為山東南大門、齊魯之通衢,為魯南“咽喉”之地,是“中國銀杏之鄉”和“中國杞柳之鄉”。有郯國故城、銀杏古梅園、馬陵山、麥坡地震斷裂帶等知名景點。

7、鄆城縣

鄆【yùn】城縣,春秋時,魯成公四年冬(西元前587年),魯國為加強防禦,築城名鄆。這就是鄆城得名的起源和由來。

鄆城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隸屬於中國山東省菏澤市。是聞名全國的“戲曲之鄉”、“武術之鄉”、“書畫之鄉”、“古箏之鄉”。有水滸文化城、肖堌堆古文化遺址、唐塔公園、黃泥崗遺址等知名景點。


8、鄄城縣

鄄【juàn】城縣,春秋時期為衛國鄄邑,秦時改鄄邑為鄄城,西漢初置鄄城縣,因境內鄄邑、鄄城而得名。

鄄城縣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西北兩面跨黃河與河南省毗鄰。主要景點有蘇禦史牌坊、舜耕曆山、孫臏旅遊城、雷澤湖等。

9、芝罘區

芝罘【fú】區,因其北部的中國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陸連島——芝罘島而得名。“芝”即靈芝。芝罘島的形狀,恰似一株巨大的靈芝;“罘”即屏障。芝罘島橫臥在黃海之中,似一道天然屏障,護衛著身後的沃土。也就是說這個島有“靈芝”一樣的形狀,有“罘”一樣的作用,因此稱之為“芝罘島”。秦始皇三次東巡此島,始有"之罘"之稱,後改為"芝罘"。1983年11月改為芝罘區。

10、兗州區

兗【yǎn】州區,充州之名由來已久,《禹貢》記載:"河惟兗州"。言此州東南據濟水,西北據河。禹時分天下為九州,兗州即為九州之一,相傳以發源於河南省濟源縣王屋山的"水"而得名。""與"兗"字同音、通用,故名。1992年建市。2013年10月18日,撤市設區,兗州市改稱兗州區。隸屬山東濟寧市。


8、鄄城縣

鄄【juàn】城縣,春秋時期為衛國鄄邑,秦時改鄄邑為鄄城,西漢初置鄄城縣,因境內鄄邑、鄄城而得名。

鄄城縣隸屬於山東省菏澤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西北兩面跨黃河與河南省毗鄰。主要景點有蘇禦史牌坊、舜耕曆山、孫臏旅遊城、雷澤湖等。

9、芝罘區

芝罘【fú】區,因其北部的中國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陸連島——芝罘島而得名。“芝”即靈芝。芝罘島的形狀,恰似一株巨大的靈芝;“罘”即屏障。芝罘島橫臥在黃海之中,似一道天然屏障,護衛著身後的沃土。也就是說這個島有“靈芝”一樣的形狀,有“罘”一樣的作用,因此稱之為“芝罘島”。秦始皇三次東巡此島,始有"之罘"之稱,後改為"芝罘"。1983年11月改為芝罘區。

10、兗州區

兗【yǎn】州區,充州之名由來已久,《禹貢》記載:"河惟兗州"。言此州東南據濟水,西北據河。禹時分天下為九州,兗州即為九州之一,相傳以發源於河南省濟源縣王屋山的"水"而得名。""與"兗"字同音、通用,故名。1992年建市。2013年10月18日,撤市設區,兗州市改稱兗州區。隸屬山東濟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