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婆婆摔傷不能動彈,公公不管不顧,媳婦一句話讓公婆啞口無言

農村現在年齡在七十歲左右的夫妻,大都結婚在六十年代,
一個典型的現象就是妻子大都是文盲,丈夫多少認得幾個字,妻子抱著“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心態,從一而終,而丈夫一副“有子萬事足”的姿態,愛情對他們而言,遠沒有地裡莊稼的長勢,圈裡雞鴨生不生蛋重要。

夜合村的陳二娘和姜大爺就是一對在六十年代結婚的夫婦,目前孫子在縣城讀高中,兒子媳婦在外面打工,家裡只剩下夫妻倆一起生活。

姜大爺是個勤快人,

不管兒子媳婦怎樣勸說,都不肯放下手中的鋤頭,全然不顧已經七十歲的高齡,不但自己家裡五口人的莊稼要做,看到村裡其他因為全家人除外打工而荒廢的土地,也開墾出來做。

姜大爺要做莊稼,陳二娘就只得陪他一起做,陳二娘其實也想老年享享清福,說兒子媳婦每月都拿了錢回來,莊稼儘量少做點,眼看都是半截黃土埋身子的人了,不要整天忙來忙去,累得像一頭牛一樣。

可是每次姜大爺聽她念叨,就黑著臉吼道:“不想做你就不做,我又沒有求你做,想不幹活,死人才不幹活,活著嘴巴要吃飯,就得靠自己。”姜大爺從年輕時就是一個倔脾氣,他認准的事九匹馬也拉不回來,陳二娘一直生活在他的威壓下,已經習慣了聽從他的安排,縱然再委屈,也是逆來順受。

秋收搬包穀,陳二娘從地裡挑包穀回家,剛把扁擔壓上肩頭,猛一起身,就聽見腰椎骨“哢嚓”一聲脆響,

再準備挑時,已經無法用力,腰部疼痛一波波襲來,趕緊叫姜大爺:“老頭子,好像我的腰杆斷了,我挑不起包穀。”姜大爺從玉米地裡鑽出來,看了一眼已經痛得冷汗直流的妻子,臉色瞬間難看起來:“站一邊去,腰杆有那麼容易斷嗎?不想挑就回去床上睡覺,你不幹我一個人也能幹完。”

陳二娘滿吞吞地走回家,腰杆實在痛得厲害,只能倒在床上休息,姜大爺中午幹活回來,見冷鍋冷灶,沒有飯吃,頓時發起脾氣,一邊燒火做飯,一邊將灶頭上的廚具砸的乒乒乓乓,明顯是發陳二娘的脾氣。

陳二娘聽著廚房裡傳出來的動靜,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自己病了,丈夫不但不問一聲,想辦法送到醫院去治病,還好像自己是裝病,

想興師問罪一般,這日子有啥念頭。

兒子媳婦都在外面打工,遠水救不了近火,當下只得給嫁在鄰村的大女兒打電話,大女兒風風火火地趕回來,趕忙叫車送到市醫院檢查,一照CT,果然是脊椎骨斷裂了。

傷筋動骨一百天,何況陳二娘已經是六十四歲的老人了,醫生建議不做手術,保守治療,服藥慢慢調養,一定不能再用力,加重病情。

大女兒把陳二娘送回家,把母親的病告訴了父親,說農忙自己也走不開,請父親照顧一下母親,地裡的莊稼收多少算多少,反正哥哥嫂嫂早就叫兩個老人不做莊稼了,他們一個月的收入比一年的糧食還管錢,只希望父母好好保重身體。

姜大爺就給耳朵沒聽見一樣,對妻子依然不聞不問,吃完女兒煮好的午飯,拿起鋤頭就出門去了。

大女兒知道父親的倔性子,無可奈何,只得給哥哥打電話,請嫂嫂回來照顧婆婆。

陳二娘的媳婦辭工回來,聽說婆婆是做莊稼受傷,一臉不高興,埋怨公公婆婆沒事找事,月月郵一千元回家給二老做生活費,仁至義盡,偏偏搞這麼多花樣出來。

陳二娘有苦難言,把丈夫的冷酷無情一股腦兒地傾訴給媳婦知道,聽得媳婦滿臉烏雲。陳二娘傷勢稍微好轉,能起床做飯了,就叫媳婦還是出去打工,和兒子在一起,相互有個照應。媳婦臨走時對兩位老人說道:“如果早知道公公是這樣的冷酷無情,當初怎樣也不會嫁到薑家,因為我怕他兒子將來也給老子一個樣子。”

說農忙自己也走不開,請父親照顧一下母親,地裡的莊稼收多少算多少,反正哥哥嫂嫂早就叫兩個老人不做莊稼了,他們一個月的收入比一年的糧食還管錢,只希望父母好好保重身體。

姜大爺就給耳朵沒聽見一樣,對妻子依然不聞不問,吃完女兒煮好的午飯,拿起鋤頭就出門去了。

大女兒知道父親的倔性子,無可奈何,只得給哥哥打電話,請嫂嫂回來照顧婆婆。

陳二娘的媳婦辭工回來,聽說婆婆是做莊稼受傷,一臉不高興,埋怨公公婆婆沒事找事,月月郵一千元回家給二老做生活費,仁至義盡,偏偏搞這麼多花樣出來。

陳二娘有苦難言,把丈夫的冷酷無情一股腦兒地傾訴給媳婦知道,聽得媳婦滿臉烏雲。陳二娘傷勢稍微好轉,能起床做飯了,就叫媳婦還是出去打工,和兒子在一起,相互有個照應。媳婦臨走時對兩位老人說道:“如果早知道公公是這樣的冷酷無情,當初怎樣也不會嫁到薑家,因為我怕他兒子將來也給老子一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