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此城市被人稱為智利的“香港”,1/4的人口擁有華人血統,對中國人十分友好

在遙遠南美洲的智利,有一座叫伊基克的城市,它是南美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被人稱為智利的“香港”,令人關注的是,擁有60余萬人口(其中城市居民20余萬)的伊基克,居然有1/4的,約15萬人有華人血統。

儘管因長期混血,他們與純種華人有所區別,但留下的中華痕跡還是不少:比如當地人稱弟弟為“塞羅”(細佬),把兒子叫“崽”,餐館叫“其發”(廣東話吃飯),餛飩被稱為“完蛋”(浙江話餛飩)等等。

據歷史資料顯示,他們都是當年清末太平軍的後裔,一百多年前,太平軍失敗後,有一萬餘太平軍被賣到國外當“契約礦工”,他們來到了南美秘魯的伊基克,開始了挖鳥糞、硝石的奴隸生活。

直到1866年,智利和秘魯、玻利維亞發生硝石戰爭,不甘心當“豬崽”的一萬太平軍發動了起義,以湖南人翁德容和廣東人陳永碌為領袖,採用太平軍的方式建立了兩個軍,設立師帥、旅帥、兩司馬等太平軍官職,被收編成為智利第六邊境縱隊,名“褐衣軍”。

“褐衣軍”面對秘魯軍隊戰無不勝,在波內達要塞,塔克納,阿里卡等多次戰役中配合智利軍隊打敗玻秘聯軍。由於太平軍不畏犧牲奮勇殺敵,戰爭結束後,智利政府曾決定將伊基克贈給太平軍余部,成立一個自治鎮,但條件是繼續幫助智利攻打秘魯,但太平軍不願意繼續為異國當炮灰,他們沒有接受,甘願融入當地社會。

當地華人開辦的學校

1999年伊基克建立的一座博物館中,收藏著那些遠赴南美大陸太平軍人使用過的三角旗,時至今日,伊基克人對中國人十分友好,據華商表示,中國人去到那裡投資的最大優點就是運往那裡的商品除了倉儲費、搬運費等,不用收任何關稅。

更有意思的,現在的伊基克華人還保留著祭祀祖先牌位的習慣,不過很多都是用西班牙語來書寫牌位了。

如果您覺得文章湊合入眼,請點擊文章右上角關注,歡迎大家收藏,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