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老人腦梗昏迷、大小便失禁,醫生用這招救回一命!

7月3日早,瀋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北院區急診科、放射線、導管室、神經外科通力合作應用血管介入治療機械取栓術——成功救治一名突發神志不清的腦幹梗塞患者。

女患劉某,83歲,神志不清4個多小時。患者送到急診室時已經昏迷,大小便失禁,雙側瞳孔不規則,四肢癱,隨時都有呼吸、心臟驟停的危險。情況十分危急,急診科立即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頭CT檢查結果未見出血。神經外科孫冬弢主任會診後診斷為急性腦梗塞,腦幹梗塞。

此時的患者心率上升到125次/分,血壓190/115mmhg。因患者病情危重,靜脈溶栓已經超過了時限,如果採用血管介入機械取栓,尚有一線希望。主治醫生趙雲東在爭得家屬同意後,立即將患者推到導管室行腦血管造影檢查,結果發現患者基底動脈閉塞。

由於患者年齡大,

血管狹窄、屈曲,手術難度大,稍有不慎必將造成腦出血,但是如果不及時處理勢必造成腦幹、小腦的大面積梗塞從而危及患者的生命。趙雲東、張繼紅兩位醫生細緻的操作,成功地將微導絲、微導管送達病變的部位,撐起取栓支架,5分鐘後成功取出血栓。

機械取栓後再次為患者進行了造影,顯示為基底動脈、雙側大腦後動脈均已開通,血流通暢。這時患者心率,血壓恢復了正常,手腳均能活動,醫生團隊利用高超的手術技巧及術後細心的看護,手術獲得成功。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再經過幾天康復訓練即可出院。

【健康早知道】

瀋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孫冬弢提示:腦卒中就是人們常說的“腦中風”,是嚴重威脅人口健康的重大疾病。

中國卒中學會發佈的《中國卒中流行報告(2015)》顯示,我國每年死於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約130萬,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發病,每21秒就有一人死於該病。每年新發卒中病例中,45歲以下占12%,呈年輕化趨勢。

近年來隨著介入材料和技術的發展,

機械取栓顯著提髙了閉塞血管再通率,延長了治療時間窗,顯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機械取栓其優點包括:避免或減少溶栓藥物的使用,對於大血管閉塞及心源性栓塞性卒中具有更髙的血管再通率,成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的治療手段。

改善日常生活習慣來預防和調節

1、戒煙、適量飲酒:吸煙增加血液中纖維蛋白濃度和血小板的聚集,從而增加血液黏度,促進血栓形成;吸煙加速腦動脈硬化,使血管舒張功能降低,腦血流降低,是缺血性腦卒中一個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2、合理膳食:飲食與腦卒中風險密切,蔬菜和水果攝入量與腦卒中風險呈負相關,脂肪及膽固醇攝入量與腦卒中風險呈正相關。蔬菜和水果含有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劑,通過抗氧化機制和提高血液中鉀的含量,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預防卒中發生。

3、體力活動:缺乏體力活動是腦卒中獨立的危險因素,有規律的體力活動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病的風險。體力活動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準,降低血壓、減輕體重,促進血管擴張、改善糖耐量、緩解緊張、促進心腦血管系統的健康,降低腦卒中的風險。

4、情緒調節:人體感受壓力及情緒激動時,會啟動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傳導系統,產生一些特殊物質,如腎上腺素、兒茶酚胺、血管緊張素等,這些物質會使血管痙攣,血壓升高,增加動脈硬化和形成血栓的機會。

使血管舒張功能降低,腦血流降低,是缺血性腦卒中一個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

2、合理膳食:飲食與腦卒中風險密切,蔬菜和水果攝入量與腦卒中風險呈負相關,脂肪及膽固醇攝入量與腦卒中風險呈正相關。蔬菜和水果含有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劑,通過抗氧化機制和提高血液中鉀的含量,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預防卒中發生。

3、體力活動:缺乏體力活動是腦卒中獨立的危險因素,有規律的體力活動可以減少心腦血管病的風險。體力活動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準,降低血壓、減輕體重,促進血管擴張、改善糖耐量、緩解緊張、促進心腦血管系統的健康,降低腦卒中的風險。

4、情緒調節:人體感受壓力及情緒激動時,會啟動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傳導系統,產生一些特殊物質,如腎上腺素、兒茶酚胺、血管緊張素等,這些物質會使血管痙攣,血壓升高,增加動脈硬化和形成血栓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