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西海岸未來5年發展目標:世界500強項目增至260個

未來5年內,青島西海岸新區力爭使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專案增至260個以上;高校在校生超過30萬,

人才總量超過70萬;累計新增城鄉就業55萬人。22日,青島市黃島區獲批新區後召開的第一次党代會圓滿結束,青島市委常委、黃島區委書記王建祥在報告中提出,未來5年,青島西海岸西區將加快建設富有活力,宜居幸福的美麗新區。

世界500強投資專案增至260個以上

新引進產業項目1000餘個、總投資超過萬億元。東方影都、中鐵世界博覽城、慧與大資料基地等27個百億級專案加快建設;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專案新增41個、累計達到193個。自獲批為國家級新區以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在項目建設方面日新月異。

青島市委常委、黃島區委書記王建祥在報告中提出,未來5年內,黃島區致力率先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部署,

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長9%左右,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6萬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85%,城鎮人口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全面完成生態環境品質各種約束性指標,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50%。

作為青島西海岸新區發展的重要動力,新區將統籌抓好專案建設及外資、外貿等工作,建立大專案推進新機制,

突出百億級大項目引進建設,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專案增至260以上;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高利用外資水準和品質,累計到賬外資超過100億美元;加快外貿優化升級,擴大出口規模,累計實現外貿進出口超過1200億美元。
西海岸人才總量超過70萬

3月17日,美國科學院院士戴宏傑率領的“鋁離子動力和儲能電池創新團隊”,正式入駐青島西海岸新區,這也是青島市首個落地的“頂尖人才團隊”,

將致力於建立聚集世界級專家的鋁離子電池規模化製備及應用研發中心。

人才,始終是引領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正式基於這樣的開放意識,新區聚焦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形成了人才流動的“窪地”,打造人才發展的“高地”,不斷釋放著人才紅利和科技紅利。目前,隨著中科院大學、復旦大學、中央美院、哈工程大學等11所知名高校落戶,新區集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平臺520家、高新技術企業256家、國家級創新創業載體11家;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全省各區縣首位;兩院院士達到33人,

國家“千人計畫”專家30人,人才總量42萬人、占青島全市的四分之一。

王建祥在報告中提出,在未來5年內,青島西海岸新區將加快高校引進建設,駐區高校增至20所左右,在校生達到30萬人,建立功能區承接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合作機制。構建人才支撐體系,推進“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總量增至70萬人。

累計新增城鄉就業55萬人

新區獲批以來,一直在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每年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70%以上;在城鄉精准扶貧方面,4278戶農村貧困戶、769戶城市貧困戶全乎脫貧;實現居民就業46萬人,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稚園174所,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王建祥在報告中提出,未來5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將進一步改善群眾需求,不算增強群眾獲得感。以領先全市、高於全省的標準規劃建設各類教育設施260所;讓群眾享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累計新增城鄉就業55萬人,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潘旭業 殷萍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人才總量增至70萬人。

累計新增城鄉就業55萬人

新區獲批以來,一直在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每年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70%以上;在城鄉精准扶貧方面,4278戶農村貧困戶、769戶城市貧困戶全乎脫貧;實現居民就業46萬人,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和幼稚園174所,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王建祥在報告中提出,未來5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將進一步改善群眾需求,不算增強群眾獲得感。以領先全市、高於全省的標準規劃建設各類教育設施260所;讓群眾享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累計新增城鄉就業55萬人,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潘旭業 殷萍

齊魯壹點用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