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電力搶修工:再熱也15分鐘趕到

昨日,申城迎來了今年以來最熱的一天,氣象溫度最高達到了37℃,

高濕高熱的“桑拿天”也再一次推高了申城的用電量,據悉,昨日中午12點06分,市區電網負荷達到3628.72MW,創下今年負荷新高。上海市電力公司負責黃浦區一帶的華盛景譽電力搶修隊,一天之內就接到了40幾張報修單。“最忙的時候,幾乎每5、6分鐘就會接到一張報修單。”搶修工人張貴東說。下午三點半,在記者跟隨他體驗搶修過程前,他已經完成了將近10張報修單。 五六分鐘就接張報修單昨日下午3點30分,
勞動報記者來到位於黃浦區光啟南路的華盛電力搶修網點。據瞭解,上海市電力公司在黃浦區共有4個電力搶修點,華盛景譽搶修隊的報修量是最高的,而每到夏季高溫多雷雨天氣,就是這個網點最忙碌的時候。 “我做這行已經10多年了,這裡都是老房子,所以報修單子特別多,這還是已經進行‘光明工程’改造之後了,沒改造之前一天最高接到過110張單子。
”話音還沒落下,放在辦公桌上的機器就響了,搶修工人張貴東拿起機器邊操作邊喊上一旁休息的同事小田,“有單子來了,戴好安全帽跟我走。” “有報修單了,這個機器就會提醒的。有居民家裡用電出現故障了,一般就會打95598報修電話,電話是接到承詢台的,是24小時的。工作人員會記錄下具體地點、市民姓名及導致停電的原因,然後在系統裡填寫報修單,發送給就近的搶修網點。
我們接到報修單以後就要儘快趕赴停電地點,查看停電原因,進行搶修。” 說這些話的時候,張貴東已經走到網點門口的儲物櫃裡拿上工具包,抓緊往腰間一扣,就跨上電瓶車準備出發。他回頭向記者解釋,對於居民突發電力事故,搶修人員通常要在15分鐘內趕到現場。 在趕往居民家的路上,張貴東告訴記者,光他一個人今天就已經完成了將近10張報修單,“最忙的時候平均5、6分鐘就接到一張。
” 居民叫他們“空調保護神”烈日下騎著電瓶車,張貴東和搭檔小田戴著安全帽悶出了一頭汗,到了居民家,他們來不及擦汗就鑽進了小弄堂裡開始了搶修。 “好了,你現在去樓上開空調看看電來了沒有。”“來了來了,謝謝小張,大熱天的你們真是辛苦了。”記者注意到,對於這一片的居民來說,張貴東和他的同事已經不僅僅是電力維修工,許多居民已經和他們成了老朋友。
“我一年到頭總要有很多次麻煩他們,”報修的爺叔對著記者開玩笑的說道,“每到夏天我們都叫他們‘空調保護神’,老房子到了夏天,只要空調一開就要斷電,所以總要麻煩他們來修。” 雖然已經幫居民恢復了供電,但張貴東仍然仔細排查了一遍電錶,他說,雖然這一帶居民報修的單子很多時候就是很普遍的跳閘,但由於多戶人家的電錶挨得很近,他不敢馬虎,每次搶修完都要排查一遍其他幾個電錶,這已經成了他們的工作習慣。記者注意到,由於老房子年久,狹小黑暗的走道就成了張貴東和他同事最常待的工作間,而這些走道往往並不通風,如果室外溫度超過35℃以上,他們的作業環境至少就要超過40℃了。一天洗兩三次澡,換兩三套工作服,是張貴東和他的同事在夏季高溫天裡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在炎炎夏日裡,像張貴東這樣奔跑在搶修路上的“空調保護神”還有很多。而為了全面保障夏季申城優質的供電服務水準,上海市電力公司嚴格實行領導帶班、各專業聯合值班的24小時安全生產值班制度,完善統一指揮和專業協同工作機制。按照應急預案和供電服務值班要求,加強值班力量部署,為生產指揮、設備運行和故障搶修體系提供堅強的人員保障。

這已經成了他們的工作習慣。記者注意到,由於老房子年久,狹小黑暗的走道就成了張貴東和他同事最常待的工作間,而這些走道往往並不通風,如果室外溫度超過35℃以上,他們的作業環境至少就要超過40℃了。一天洗兩三次澡,換兩三套工作服,是張貴東和他的同事在夏季高溫天裡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在炎炎夏日裡,像張貴東這樣奔跑在搶修路上的“空調保護神”還有很多。而為了全面保障夏季申城優質的供電服務水準,上海市電力公司嚴格實行領導帶班、各專業聯合值班的24小時安全生產值班制度,完善統一指揮和專業協同工作機制。按照應急預案和供電服務值班要求,加強值班力量部署,為生產指揮、設備運行和故障搶修體系提供堅強的人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