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車險三責險建議100w+,一個撞車的故事告訴你為什麼

【1】撞車了!他買了多少保險?

十字路口、綠燈、正常行駛中。

說時遲那時快,斜刺裡沖出來一輛車,砰,接著是~吱~~。還好,沒有人傷。

警官詢問有保險沒?答曰:只有交強險。為啥不買商業險?……不想買。隨後責任劃分出來,只買交強險的那位負全責。於是拖車、修車費用,務工費賠償,都需要他自掏腰包賠付。

——相關:連車險都不買的人,會買其他保險嗎?可以想像。不願意把風險轉移出去,就自己承擔風險,用行話來說叫做風險自留。

好在只賣交強險的人畢竟極少。

多數人就算討厭保險,也無法拒絕車險,甚至要求“三者險”要買100萬元。為什麼?因為“我不撞人,人家有可能撞我啊!”,或者因為“買車險,看起來是花錢,其實是防患於未然,防止可能的大額支出。”

【2】買保險不是開源,但實實在在是在“節流”

本帖適合對車險瞭解得似是而非的朋友,熟悉的朋友請飄過。判斷標準很簡單:看不出上一段文字的思路和表達都混亂的,基本上可以繼續看下去。

因為:

①“三者險”是很不規範的口頭語,指的是“第三者責任險”,用於轉移“我撞別人”的大額賠付風險,而不是規避“人家撞我”的風險。

無論對第三者的人身或者財產造成傷害,需要賠償時,“我”的賠償責任轉移到保險公司。如果加了“不計免賠”,那就全部轉移到保險公司,

在保險金額範圍內,不需要“我”自掏腰包進行賠償。

這裡的“第三者”也不是情感婚姻領域的小三。叫“協力廠商”更準確,指的是“我”和“保險公司”這兩方(保險合同的簽約雙方)之外的“別人”。所以,即便是口頭語,“三者險”也不如“三責險”簡稱來得好。

②“要買100萬”就簡化得更離譜,導致了更大的歧義:買責任險要花100萬嗎?

非也非也,他說的是“保額”100萬元,簡單解釋就是,萬一發生重大事故被判承擔全部責任(全責)或主要責任(主責)、賠償金額超過100萬元的情況下,

保險公司替他賠償最多100萬元(不計免賠的情況下),不足部分由責任人賠付。如果賠償金額不足100萬元,則由保險公司賠付、責任方承擔免賠部分。如果買了“不計免賠”,則全部由保險公司承擔。

感覺很劃得來?

實操中,協力廠商責任險50萬保額和100萬保額的保費差距不到300元。各位可以比較一下花費和可能的“大額節流”,

然後決定“買50萬”還是“買100萬”,哈哈,也就是說,合理合法轉移最高50萬或100萬的風險到保險公司,讓自己睡得踏實些。如果只買了50萬甚至20萬的三責險,一萬句叮鈴之後再加一句:遠離豪車。

【3】車險商業險方案建議

車險商業險種很多,常見的有:車損、盜搶、三責,還有涉水、劃痕、自燃、座位險,等等。經常聽見朋友問:盜搶險買不買?劃痕呢?座位呢?

沒有最優方案。根據你自己的“風險評估”(實際上就是估計再加估計)和支出計畫,組合出來一個適合你自己的方案。

沒有建議?有。車損險+100萬元三責險。座位險常見1萬元保額,投保人自己當司機的,不如買意外險卡單;車內乘客的座位險,不如加大三責險保額。自燃險適合使用三年以後的車(通常,通常)。至於涉水險、劃痕險、其他險種,根據你的需要來買。核心因素有兩個:①你的投資風格偏保守還是偏激進,②僥倖心理的強弱。

為什麼不買盜搶險?這個跟停車場是否正常運作有關。如果不買盜搶險,還可以規避亂停亂放導致的罰款和扣分。

-END-

還有涉水、劃痕、自燃、座位險,等等。經常聽見朋友問:盜搶險買不買?劃痕呢?座位呢?

沒有最優方案。根據你自己的“風險評估”(實際上就是估計再加估計)和支出計畫,組合出來一個適合你自己的方案。

沒有建議?有。車損險+100萬元三責險。座位險常見1萬元保額,投保人自己當司機的,不如買意外險卡單;車內乘客的座位險,不如加大三責險保額。自燃險適合使用三年以後的車(通常,通常)。至於涉水險、劃痕險、其他險種,根據你的需要來買。核心因素有兩個:①你的投資風格偏保守還是偏激進,②僥倖心理的強弱。

為什麼不買盜搶險?這個跟停車場是否正常運作有關。如果不買盜搶險,還可以規避亂停亂放導致的罰款和扣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