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讀書有聲|《看見》柴靜:看見世界,看見自己

序言

距離上次看這本書已是三年有餘,猶記得當時的自己淚流滿面的樣子,現如今卻是心有餘震面無淚的讀完,而對於柴靜,因為《看見》敬意滿滿,因為《穹頂之下》質疑其嘩眾取寵,

再次拿起《看見》回歸平常以待。對於柴靜,關於她這個人的關注度明顯高於其作品,不管是她灰姑娘的勵志經歷,還是她那些甚囂塵上的熱點問題,都讓她即使出走央視,也能依託已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需再像大部分人一樣去考慮所謂“平臺”的選擇。

對於《看見》,不管是內容還是筆觸,都是一樣的簡單直白直指人心,從第一次的抽絲剝繭式閱讀,到這次的辯證思考式閱讀,收穫是必然的,不同也是肯定的,就像本書序言中所說:要想“看見”,就要從蒙昧中睜開眼,現在的我應該是面朝陽光眯著眼吧。

書分為二十章,寫作者柴靜的成長歷程,寫國家這些年經歷的種種變遷和大事件,也寫從書中折射出的我們自己。

成長白皮書

對柴靜有點瞭解的人都知道她本是會計專業出身,

不知是命運還是運氣,柴靜進入人人夢寐以求的中央電視臺從記者做起,在之後的許多重大新聞中都活躍著她的身影,從一個新聞行業的新人,經過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成就了知名記者和主持人的身份,這本書中她用對自己內心的剖析和對話,從沒放棄過反思和學習,講述了在這條路上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燈火的自己,
用那個溫熱的跳動告訴我們什麼是活著,說著生與死,苦難與蒼老,都蘊含在每個人的體內,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遭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于水中。

國家變遷錄:

書中把柴靜親身經歷、採訪、記錄下的國家重大事件一一細節化的展示,

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奧運、華南虎照事件、藥家鑫事件……每一個章節過程中通過柴靜細緻真實的描述,讓這些災難、熱點更接近我們,她用柔軟講述黑暗,讓我們看見歎息背後的深深的失望,也讓我們看見黑暗後的閃閃希望。只有經歷過黑暗的人,才能理解黑暗。而黑暗往往是陽光的背陰面,黑暗過後終會是陽光。而我們這些生活在平凡中的普通人,
也通過這本書瞭解到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發生的那些與我們休戚相關的事情,也更懂得了什麼是責任和擔當。

讀自己:

書中的真實事件,都是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不遙遠不虛擬,就這麼大喇喇的攤在我們面前,我們看著讀著同時感受著反思著,雖然這不是發生在我們大部分人身上的事情,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柴靜說:認識自己越深,認識他人越深,反之亦然。人都是一樣的,對幸福的追求一樣,對自身的需求一樣,只是她生在這兒,這麼活著,我來到那兒,那麼活著,都是偶然,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柴靜說: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存在。

法律是道德的最後底線,相信法律能夠帶給我們想要的結果,這是個不完美的世界,而法律就是作為一個共有的規則存在。柴靜說:我只是討厭屈服。無論如何自製,人的情緒是根除不了的,有時松有時緊,永遠永遠。而屈服是我們最不想要根除的情緒之一,不屈服,才有希望,不屈服,才能進步,只有不屈服,我才相信存在。

說到這裡,朋友們有空去看看這本書,不批判、不讚美,別帶著自己的價值觀,將自己清空,可以不吸收,但請不要故意拒絕,這不是一本老少鹹宜的讀本,她現實,她帶來疼痛,她直接,她感受熱淚,她悲情,她帶來感動。她是一個人,也是一本書,去,用眼睛去看見,用靈魂去感受,不求有所得,但求看得見。

大家好,我是小舞,動動小手關注我,每天為你推薦一本好書。

雖然這不是發生在我們大部分人身上的事情,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柴靜說:認識自己越深,認識他人越深,反之亦然。人都是一樣的,對幸福的追求一樣,對自身的需求一樣,只是她生在這兒,這麼活著,我來到那兒,那麼活著,都是偶然,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柴靜說: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存在。

法律是道德的最後底線,相信法律能夠帶給我們想要的結果,這是個不完美的世界,而法律就是作為一個共有的規則存在。柴靜說:我只是討厭屈服。無論如何自製,人的情緒是根除不了的,有時松有時緊,永遠永遠。而屈服是我們最不想要根除的情緒之一,不屈服,才有希望,不屈服,才能進步,只有不屈服,我才相信存在。

說到這裡,朋友們有空去看看這本書,不批判、不讚美,別帶著自己的價值觀,將自己清空,可以不吸收,但請不要故意拒絕,這不是一本老少鹹宜的讀本,她現實,她帶來疼痛,她直接,她感受熱淚,她悲情,她帶來感動。她是一個人,也是一本書,去,用眼睛去看見,用靈魂去感受,不求有所得,但求看得見。

大家好,我是小舞,動動小手關注我,每天為你推薦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