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擁有1300年歷史的絕世古琴,原來藏在大碶塔峙很多年!

追憶塔峙圃古琴

姚 遠

當我屏氣斂息走近古琴“彩鳳鳴岐”時,那1300多年的光陰從眼前飄忽而過,它是從唐代開元二年飛來的彩鳳,也是全身散發著古韻的唐代美人,此刻真真切切地出現在我眼前。

在一個午後,我與它默默相望,這是一種怎樣的幸福呀,我離它這麼近,這麼近,近得可以聞到它的呼吸……

浙江省博物館古琴展廳十分安靜,只有零星幾位參觀者。當管理員文師傅得知我是專程從寧波北侖來看“彩鳳鳴岐”這件古琴界絕品時,

他陪我參觀整個古琴展廳,同時告訴我“彩鳳鳴岐”古琴背後的一些故事。

這一天,我等待很久了。

尋訪塔峙圃徐桴舊居

憶起深秋時節,我沿著去塔峙嶴的蜿蜒山路,尋訪塔峙圃。塔峙嶴位於北侖大碶東南4公里,嶴口有大、小峙山,據傳山上曾有佛塔,東西對峙,故名塔峙。有熟悉塔峙嶴的路人告訴我,一直往前就可到塔峙圃。佇立塔峙山坡,山風蕭蕭,落葉紛紛,滿目秋意。

沿山路右折,溪流潺湲,老樹枝葉稀疏,一座寂靜小院出現在視野裡,院牆和拱形大門皆是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雖經修復,斑駁的牆身在夕陽餘暉裡仍泛著歲月的滄桑,抬頭望,見牆門上方三個字——塔峙圃。

“傍山結廬,栽植花木,鑿池作亭,一琴一鶴,籍以度置”,主人徐桴本擬在此安度晚年,然而他於1949年去了臺灣,1958年離世,再也沒能回到故土。徐桴,字聖禪,號北峙塔主人,今北侖小港顧家橋村人,

自幼家貧,天賦異稟,勤奮上進。早年畢業于浙江省立商科專門學校。後赴日本留學,入讀東京第一高等師範學校(今東京大學)。在日本留學期間,他結識了孫中山先生。1905年,加入同盟會,積極支持辛亥革命。回國後,先後參加上海光復之役、護法運動和護國運動。他曾任黃埔軍校秘書和政治教官、北伐軍總司令部軍需署長、國民政府浙江省財政廳長等職。

大碶塔峙圃徐桴舊居,建於民國,中西合壁,氣派不凡。

徐桴在《鎮海塔峙圃藏琴錄》序言中,記錄他收藏楊宗稷古琴的經過:“勝利(指抗戰勝利)以還,言念家山圃中書籍,所藏二十一張古琴,劫後視之,依然無恙。是琴也,為楊君時百舊物,虞君和卿予琴友也,介以售于餘。間有唐宋元明精品,

爰購藏之於塔峙圃。”徐桴文中提及的虞和卿,即虞和欽,徐桴琴友,北侖大碶人,早年曾就讀北侖靈山書院,是中國著名化學家。1918年後歷任山西、熱河省教育廳長等職,後隱於書畫詩琴舞,自號“五隱先生”,于寓所教授書詩琴藝。他與徐桴同鄉,曾同在國民政府任職,皆喜古琴藝術。虞和欽又是楊宗稷學生。

楊宗稷,字時百,自號“九嶷山人”,近代琴學大師,中國古琴重要門派“九嶷派”創始人,湖南甯遠縣人,他於1905—1907年拜黃勉之為師學琴。中國現代著名古琴大師管平湖是其弟子。1920年,楊宗稷與虞和欽等古琴學家成立“北京琴會”,也是民國以來北京第一個琴會。楊宗稷去世之前,經虞和欽介紹將二十一張古琴託付於同樣愛琴的徐桴。這二十一張古琴就這樣來到了北侖大碶塔峙圃,這些稀世珍品中包括“彩鳳鳴岐”古琴。

“彩鳳鳴岐”來之不易

“彩鳳鳴岐”琴背刻有楊宗稷三段銘文,其中一段文字告訴後人,“彩鳳鳴岐”琴來之不易。

“嗟予嗜琴已成癖。京華十年搜羅窮。良材人手驚奇絕,物萃所好神亦通。開元二年題名在,千二百載刹那空。落霞仿古神女制,如敲清磬撞洪鐘。成連子期不可作,曲終目送冥冥鴻。會當嵌金字劉累,常恐風雨隨飛龍。”

十年之中,楊宗稷搜遍京城,偶得此琴,認為是上天送給他的最好禮物,此後他癡迷於“彩鳳鳴岐”琴,並且把它當作朝夕相伴的知己。

“彩鳳鳴岐”琴有1300多年的歷史,乃是“中華第一制琴師”唐代雷威所斫,琴腹龍池中刻有“大唐開元二年雷威制”。《嫏記》中引前人之說:“雷威作琴,遇大風雷中獨往峨眉,酣飲著蓑笠入深松中,聽其聲連綿悠揚者伐之,斫以為琴。”可見,雷威制琴之傳說也頗具浪漫色彩。

千百年來,此琴幾經輾轉,後由中國古琴重要門派“九嶷派”創始人楊宗稷所收藏。那年月漂泊動盪,戰火不歇。直系軍閥與皖系軍閥在京津地區大戰,四川和廣東也戰火紛飛。接著又是北伐戰爭、中原大戰和抗日戰爭。雖經戰爭硝煙,幸運的是這批古琴最後在北侖大碶塔峙圃得到悉心呵護,避開了戰火的侵襲,安然度過戰亂和流離的歲月。其中十四張古琴於1953年回歸浙江省博物館。

“彩鳳鳴岐”琴製成於開元二年,即西元714年,那一年李白是13歲的少年,杜甫才出生兩年……那是多麼久遠的年代呀,穿越1300多年光陰,這琴與塔峙圃因緣際會。她曾於北侖塔峙山嶴裡自由呼吸,日夜與周圍秀麗山川和清澈溪流為伴,她何其幸運,楊宗稷、徐桴與虞和欽這些民國的愛琴人理應值得我們感恩和追念。

“彩鳳鳴岐”琴在塔峙圃靜守時光,直到1953年徐桴後人把它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那年塔峙嶴的農民從北侖塔峙圃出發,翻山越嶺,歷經辛苦,當他們用扁擔終於把這十四張古琴挑到鎮海文化館的那一刻,他們完成了一項神聖的歷史使命,這些農民也是古琴的保護者,也是值得我們肯定和敬佩的人。

天籟之音穿越千年

按照今天度量,“彩鳳鳴岐”古琴通長124.8釐米、額寬16.3釐米、肩寬18.8釐米、尾寬12.5釐米、厚5.4釐米,琴身款式是“落霞式”的文人制琴,琴身兩側邊沿雲紋起伏,飄浮著雲濤曲線之美,猶如天邊連綿的晚霞,飄逸的情懷令人迷戀。

它的琴面和琴背,在楊宗稷收藏修復時已刷過朱漆,琴背龍池上方刻有豎排“彩鳳鳴岐”四字。古代每個琴師制好一張琴,都會給琴起名,一般每張古琴都有自己的名字。查閱資料,得知“彩鳳鳴岐”之名出自《國語·周語上》,“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鸑鷟”,鳳之別名,周朝興起時,有鳳凰在岐山上鳴叫。根據古代傳說,鳳身上有五彩花紋,“丹喙赤頭,頭上有冠,鳴則天下太平,王者有道則見”。琴者,用來正人心,古人左琴右書,無故則不撤。琴之為義大矣哉!古琴,是中國古代文人的精神寄託。

《詩經》中有“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的詩句。《毛詩·陸疏廣要》,“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禮泉不飲”。從中可見鳳凰與梧桐樹的密切關係。古琴面板絕大多數使用桐木,命名時自然會想到鳳凰,所以中國古代有許多琴以鳳以凰來命名。

對於如何斷定古琴,主要依據是琴身上的斷紋。明代寧波戲曲家屠隆在《琴箋》中對古琴斷紋有具體描述和說明,“古琴以斷紋為證,不歷數百年不斷。有梅花斷,其紋如梅花,此為最古;有牛毛斷,其紋如發,千百條者;有蛇腹斷,其紋橫截琴面,相去一寸或半寸許;有龍紋斷,其紋圓大;有龜紋,冰裂紋者,未及見之。”細細觀察眼前“彩鳳鳴岐”琴,琴背冰裂斷兼小流水斷,又隱隱可見類似梅花斷紋,紋路優美,古樸典雅。這是由於古琴表面因長年風化和彈奏震動所形成的痕跡,有如鬼斧神工。

北宋蘇軾《雜書琴事》記載,他剖開家藏開元十年所造的雷公琴,最後發現雷公琴音好的奧妙是“其嶽不容指,而弦不銑。其聲出於兩池間。其背微隆,若薤葉然。聲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餘韻,此最不傳之妙。”雷氏琴聲特點,據《琴苑要錄·斫琴記》說:“唐代雷琴重實,聲溫勁而雄。雷氏之琴其聲寬大複兼濕潤。”歐陽修也在《六一居士詩話》說,雷琴“其聲清越,如擊金石”。

2010年11月19日,成公亮、姚公白和丁承運等國內外古琴名家齊聚浙江音樂廳,奏響兩張千年古琴:“彩鳳鳴岐”和“來凰”,鳳凰和鳴,奏出驚世的天籟之音:《洞庭秋思》、《陽關三疊》、《平沙落雁》和《烏夜啼》等古曲。

徐桴後人捐贈的《鎮海塔峙圃藏琴錄》

雖沒有趕上那年彈奏千年古琴的盛大音樂會,現在省博物館古琴展廳內有這兩張唐琴的CD錄音,分別以琴名命名為《彩鳳鳴岐》和《來凰》,我可以自由選曲來聽。戴上耳機,選中丁承運先生彈奏的《平沙落雁》古曲,這是“彩鳳鳴岐”古琴發出的聲音,清亮溫潤,餘音綿綿,秋天遼廓,風靜沙平,雲霄飄渺,鴻雁飛鳴,這天朗氣清的宇宙,都在隱逸高士的胸懷之中,這首古琴名曲,其旨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關於此曲作者,有唐代陳子昂之說。

暮色來臨,離開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古琴展廳時,我轉身回望“彩鳳鳴岐”、“來凰”等古琴。此時的它們已如歸隱塵世的仙人,遺世獨立,靜觀萬丈紅塵,將綿長滄桑的千年時光不緊不慢地譜成一曲幽遠清冷的天籟之音。

湖南甯遠縣人,他於1905—1907年拜黃勉之為師學琴。中國現代著名古琴大師管平湖是其弟子。1920年,楊宗稷與虞和欽等古琴學家成立“北京琴會”,也是民國以來北京第一個琴會。楊宗稷去世之前,經虞和欽介紹將二十一張古琴託付於同樣愛琴的徐桴。這二十一張古琴就這樣來到了北侖大碶塔峙圃,這些稀世珍品中包括“彩鳳鳴岐”古琴。

“彩鳳鳴岐”來之不易

“彩鳳鳴岐”琴背刻有楊宗稷三段銘文,其中一段文字告訴後人,“彩鳳鳴岐”琴來之不易。

“嗟予嗜琴已成癖。京華十年搜羅窮。良材人手驚奇絕,物萃所好神亦通。開元二年題名在,千二百載刹那空。落霞仿古神女制,如敲清磬撞洪鐘。成連子期不可作,曲終目送冥冥鴻。會當嵌金字劉累,常恐風雨隨飛龍。”

十年之中,楊宗稷搜遍京城,偶得此琴,認為是上天送給他的最好禮物,此後他癡迷於“彩鳳鳴岐”琴,並且把它當作朝夕相伴的知己。

“彩鳳鳴岐”琴有1300多年的歷史,乃是“中華第一制琴師”唐代雷威所斫,琴腹龍池中刻有“大唐開元二年雷威制”。《嫏記》中引前人之說:“雷威作琴,遇大風雷中獨往峨眉,酣飲著蓑笠入深松中,聽其聲連綿悠揚者伐之,斫以為琴。”可見,雷威制琴之傳說也頗具浪漫色彩。

千百年來,此琴幾經輾轉,後由中國古琴重要門派“九嶷派”創始人楊宗稷所收藏。那年月漂泊動盪,戰火不歇。直系軍閥與皖系軍閥在京津地區大戰,四川和廣東也戰火紛飛。接著又是北伐戰爭、中原大戰和抗日戰爭。雖經戰爭硝煙,幸運的是這批古琴最後在北侖大碶塔峙圃得到悉心呵護,避開了戰火的侵襲,安然度過戰亂和流離的歲月。其中十四張古琴於1953年回歸浙江省博物館。

“彩鳳鳴岐”琴製成於開元二年,即西元714年,那一年李白是13歲的少年,杜甫才出生兩年……那是多麼久遠的年代呀,穿越1300多年光陰,這琴與塔峙圃因緣際會。她曾於北侖塔峙山嶴裡自由呼吸,日夜與周圍秀麗山川和清澈溪流為伴,她何其幸運,楊宗稷、徐桴與虞和欽這些民國的愛琴人理應值得我們感恩和追念。

“彩鳳鳴岐”琴在塔峙圃靜守時光,直到1953年徐桴後人把它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那年塔峙嶴的農民從北侖塔峙圃出發,翻山越嶺,歷經辛苦,當他們用扁擔終於把這十四張古琴挑到鎮海文化館的那一刻,他們完成了一項神聖的歷史使命,這些農民也是古琴的保護者,也是值得我們肯定和敬佩的人。

天籟之音穿越千年

按照今天度量,“彩鳳鳴岐”古琴通長124.8釐米、額寬16.3釐米、肩寬18.8釐米、尾寬12.5釐米、厚5.4釐米,琴身款式是“落霞式”的文人制琴,琴身兩側邊沿雲紋起伏,飄浮著雲濤曲線之美,猶如天邊連綿的晚霞,飄逸的情懷令人迷戀。

它的琴面和琴背,在楊宗稷收藏修復時已刷過朱漆,琴背龍池上方刻有豎排“彩鳳鳴岐”四字。古代每個琴師制好一張琴,都會給琴起名,一般每張古琴都有自己的名字。查閱資料,得知“彩鳳鳴岐”之名出自《國語·周語上》,“周之興也,鸑鷟鳴於岐山”,“鸑鷟”,鳳之別名,周朝興起時,有鳳凰在岐山上鳴叫。根據古代傳說,鳳身上有五彩花紋,“丹喙赤頭,頭上有冠,鳴則天下太平,王者有道則見”。琴者,用來正人心,古人左琴右書,無故則不撤。琴之為義大矣哉!古琴,是中國古代文人的精神寄託。

《詩經》中有“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的詩句。《毛詩·陸疏廣要》,“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禮泉不飲”。從中可見鳳凰與梧桐樹的密切關係。古琴面板絕大多數使用桐木,命名時自然會想到鳳凰,所以中國古代有許多琴以鳳以凰來命名。

對於如何斷定古琴,主要依據是琴身上的斷紋。明代寧波戲曲家屠隆在《琴箋》中對古琴斷紋有具體描述和說明,“古琴以斷紋為證,不歷數百年不斷。有梅花斷,其紋如梅花,此為最古;有牛毛斷,其紋如發,千百條者;有蛇腹斷,其紋橫截琴面,相去一寸或半寸許;有龍紋斷,其紋圓大;有龜紋,冰裂紋者,未及見之。”細細觀察眼前“彩鳳鳴岐”琴,琴背冰裂斷兼小流水斷,又隱隱可見類似梅花斷紋,紋路優美,古樸典雅。這是由於古琴表面因長年風化和彈奏震動所形成的痕跡,有如鬼斧神工。

北宋蘇軾《雜書琴事》記載,他剖開家藏開元十年所造的雷公琴,最後發現雷公琴音好的奧妙是“其嶽不容指,而弦不銑。其聲出於兩池間。其背微隆,若薤葉然。聲欲出而溢,徘徊不去,乃有餘韻,此最不傳之妙。”雷氏琴聲特點,據《琴苑要錄·斫琴記》說:“唐代雷琴重實,聲溫勁而雄。雷氏之琴其聲寬大複兼濕潤。”歐陽修也在《六一居士詩話》說,雷琴“其聲清越,如擊金石”。

2010年11月19日,成公亮、姚公白和丁承運等國內外古琴名家齊聚浙江音樂廳,奏響兩張千年古琴:“彩鳳鳴岐”和“來凰”,鳳凰和鳴,奏出驚世的天籟之音:《洞庭秋思》、《陽關三疊》、《平沙落雁》和《烏夜啼》等古曲。

徐桴後人捐贈的《鎮海塔峙圃藏琴錄》

雖沒有趕上那年彈奏千年古琴的盛大音樂會,現在省博物館古琴展廳內有這兩張唐琴的CD錄音,分別以琴名命名為《彩鳳鳴岐》和《來凰》,我可以自由選曲來聽。戴上耳機,選中丁承運先生彈奏的《平沙落雁》古曲,這是“彩鳳鳴岐”古琴發出的聲音,清亮溫潤,餘音綿綿,秋天遼廓,風靜沙平,雲霄飄渺,鴻雁飛鳴,這天朗氣清的宇宙,都在隱逸高士的胸懷之中,這首古琴名曲,其旨在借大雁之遠志,寫逸士之心胸。關於此曲作者,有唐代陳子昂之說。

暮色來臨,離開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古琴展廳時,我轉身回望“彩鳳鳴岐”、“來凰”等古琴。此時的它們已如歸隱塵世的仙人,遺世獨立,靜觀萬丈紅塵,將綿長滄桑的千年時光不緊不慢地譜成一曲幽遠清冷的天籟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