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蘇聯為什麼援助越南20多年,有什麼目的

從60年代中期開始,蘇聯開始對越南實施大規模的援助,直到80年代末期才結束。援助的時間長達20多年,蘇聯當然不會平白無故的援助越南.蘇聯援助越南的原因很多,但總體來說有4個目的。

不得不說,這4個目的,蘇聯全部實現了。當然,僅僅是暫時性的實現。
一、蘇聯希望利用越南削弱美國的國力

越南原本是清朝的藩屬國,但是在1885年,通過中法新約,越南淪為了法國的殖民地。法國在東南亞地區逐步擴大自己的勢力,逐步吞併了老撾、柬埔寨等地。

最後法國將這些地區合併為印支聯邦,聯邦的首府在河內。法國對這一地區的統治一直維持到了40年代初期,在二戰的過程中,法國一敗塗地。作為德國的東方盟友,日本趁機接管了越南等地。由於日軍的統治十分殘暴,引發了越南人的反抗,越南遊擊隊就是這個時候起家的。在二戰結束之後,日本軍隊從哪來回哪去。此時越南準備獨立建國,但法國準備重新控制這一地區。
雙方根本談不攏,也就只能通過戰爭來解決。從40年代中期開始,越南開始的抗法戰爭,在這一階段,蘇聯並沒有援助越南。

當時援助越南的國家很多,但卻是沒有蘇聯。因為蘇聯的國力還很有限,沒有這麼大的能力。在50年代,法國已經無力維持戰爭。

因此,在50年代中期,法國開始從越南撤離軍隊。不過法國人剛剛撤離,美國人就進來了。為了防止蘇聯進一步擴展,美國認為應該在越南進行圍堵。起初,美國扶持南越政權。但南越政權的能力太差,從1962年開始,美國開始直接向越南派遣軍隊,而且數量越來越大。1965年,蘇聯開始大規模援助越南,蘇聯援助越南的第一原因就是為了削弱美國的國力。蘇聯的國力不如美國,
其希望利用越南戰場消耗美國的國力。不得不說,越南戰爭卻是極大的消耗了美國的國力。直到1973年,美國才從越南撤離了所有的軍隊。結果,到了1975年,越南完成了南北統一。

二、蘇聯希望獲得出海口,同時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進入70年代以後,國際油價暴漲,

作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國。蘇聯獲得了豐厚的利潤。蘇聯的國力進入了鼎盛時期,而且開始了與美國的全面爭霸。蘇聯的疆域雖然遼闊,但是出海口卻很有限。蘇聯希望在印度洋上獲得出海口,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說,這個計畫很難實現。因此蘇聯退而求其次,希望獲得遏制麻六甲海峽的出海口。很明顯,蘇聯看上了越南的金蘭灣。金蘭灣是越南南部港口,可以停泊航母等大型艦艇。1978年,蘇聯正式租用了金蘭灣,當時規定租期為25年。蘇聯租借金蘭灣之後,在麻六甲海峽地區也擁有了自己的勢力。其實,在70年代,蘇聯還在積極向非洲和南美洲擴大自己的勢力。蘇聯曾經有機會扼守紅海水道,只是最終沒有成功。
除了這兩個目的意外,蘇聯還有第三個目的,那就是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70年代,蘇聯處於攻勢地位,美國則處於戰略收縮局面。當時,蘇聯希望在東南亞擁有更多的盟友。即使不能,自己的盟友越來越強也符合蘇聯的要求。當時越南越強,對蘇聯就越有利。蘇聯對越南的援助規模相當大,從後勤物資到軍事武器應有盡有。越南軍隊已經裝備了AK74步槍,這是蘇聯當時最新的產品。至於第四個目的,是至關重要的,大家自己猜吧。由於得到了蘇聯的援助和保護,越南的底氣越來越硬。在1978年12月,越南先後進攻了自己的兩個鄰國。但是在大國博弈的舞臺上,有贏就有輸,幾個月之後,一場新的戰爭開始了。

1978年,蘇聯正式租用了金蘭灣,當時規定租期為25年。蘇聯租借金蘭灣之後,在麻六甲海峽地區也擁有了自己的勢力。其實,在70年代,蘇聯還在積極向非洲和南美洲擴大自己的勢力。蘇聯曾經有機會扼守紅海水道,只是最終沒有成功。
除了這兩個目的意外,蘇聯還有第三個目的,那就是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70年代,蘇聯處於攻勢地位,美國則處於戰略收縮局面。當時,蘇聯希望在東南亞擁有更多的盟友。即使不能,自己的盟友越來越強也符合蘇聯的要求。當時越南越強,對蘇聯就越有利。蘇聯對越南的援助規模相當大,從後勤物資到軍事武器應有盡有。越南軍隊已經裝備了AK74步槍,這是蘇聯當時最新的產品。至於第四個目的,是至關重要的,大家自己猜吧。由於得到了蘇聯的援助和保護,越南的底氣越來越硬。在1978年12月,越南先後進攻了自己的兩個鄰國。但是在大國博弈的舞臺上,有贏就有輸,幾個月之後,一場新的戰爭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