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勒布朗之前的現役球員僅剩27人,而他卻仍在巔峰?你的青春散場了嗎

勒布朗之前的現役球員僅剩27人

你的青春散場了嗎?

昨天,勒布朗擊敗杜蘭特和威少等人,獲得2017年ESPY年度最佳NBA運動員獎。

這是他第6次拿到此項殊榮,內心應該波瀾不驚了。不出所料,他甚至沒有來到頒獎現場,他在觀看湖人vs76人的夏季聯賽。

我想說什麼呢?

百度有雲:

ESPY是指ESPY大獎,全稱是Excellence in Sports Performance Yearly,由美國ESPN電視臺於1993年創辦,

每年舉行一次,該獎項以流覽ESPN網站的體育迷們通過互聯網投票選出最終各個獎項的最終得主,獎勵過去一年中在體育賽場上表現最佳的運動員。ESPY被譽為是體育界的奧斯卡盛會。ESPY每年的頒獎典禮都會邀請眾多體育界以及娛樂圈頂級明星出席。

說到底,它似乎也類似於咱們CCTV5每年搞的體育風雲頒獎典禮,在籃球界就算勒布朗獲得再多幾次這個獎,也不能跟MVP、DPOY、FMVP、最佳陣容、得分王等榮譽相提並論。

可是,朋友們,勒布朗真的已經拿了6次了,而不知為何我腦海當中想到這兩則消息:

1、卡特與國王簽下了1年800萬的合同,他即將開啟個人的第20個賽季,他……還想讓自己飛一會兒。

2、諾維茨基與小牛簽下了一份2年1000萬的合同,同樣,他也即將開啟自己的第20個賽季。他……也許會打第21個賽季吧。

卡特輾轉到了職業生涯的第7支隊伍,諾維茨基一晃在小牛已經19年過去了。

勒布朗呢,即將開啟個人的第15個賽季,我忍不住打開BASKETBALL REFERENCE查了一下。

在勒布朗之前進入聯盟的現役球員還有幾個呢?

結果出來了,根據B/R的統計,還有27人,但是當你看到傑森·特裡、保羅·皮爾斯等人的名字時,你知道他們並沒有正式退役,所以此項統計還保留著他們的名字。

實際上,這份名單已經不足27人了。

朋友們,要不是勒布朗獲得6次這個ESPY的NBA最佳運動員獎,我不會潛意識地去查閱這個統計,因為在我潛意識裡,勒布朗不是一直在巔峰嗎?

剛剛過去的一個賽季,資料小結如下:

常規賽場均得到26.4分8.7助攻8.6籃板1.2搶斷,命中率為54.8%,三分命中率為36.3%,場均投中1.7個三分。

在季後賽過後,他開啟季後賽模式,場均得到32.8分9.1籃板7.8助攻1.9搶斷1.3蓋帽,命中率為56.5%,

三分命中率為41.1%,場均投中2.4個三分。

在勒布朗的率領下,騎士2017年季後賽打出了足夠的統治力,首輪4-0橫掃步行者,次輪4-0橫掃猛龍,東部決賽4-1淘汰凱爾特人,殺進總決賽。連同2016年季後賽,騎士季後賽一度取得13連勝,創造歷史紀錄(最後被勇士的15連勝打破)。

話句話說,勒布朗毫無疑問地再次彰顯出聯盟第一人的統治力。

可是,可是卡特、諾維茨基不是也就打了19個賽季嗎?勒布朗要開啟第15個賽季了?他之前的現役球員也就20幾個人了?

人生第一次深深地感到我的青春真的已經散場。

我第一次懵懵懂懂看球是在已經上初中的兄長家裡,14寸的黑白電視機播放著98年公牛對陣後來百度才知道的爵士的總決賽錄影,那也是我第一次聽到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的名字。

如今,喬丹早已變成了黃蜂隊的大老闆,而隨著上賽季黑曼巴科比、21號“新秀”石佛、永遠的“狼王”加內特、謙謙君子雷阿倫的退役、皮隊即將退役、傑森·特裡不知道會不會回到雄鹿……給我們80後青春裡留下深刻記憶的“90”後也只剩下前面提到的那2位了。

看著這些我們曾追逐過的球星的名字,不由想起其他一些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名字串聯起來穿插了我們整個的青春。

#2002年,姚明22歲。

那一年的6月,他成為NBA的狀元秀,是NBA歷史上第3位外籍狀元秀(前兩位分別是奧拉朱旺和奧拉朱旺的同鄉邁克爾-奧洛沃坎迪)。

幫火箭隊抽中狀元簽的叫史蒂夫-法蘭西斯,中國球迷喜歡叫他弗老大。在姚明NBA首秀表現糟糕時,是弗老大站出來鼓勵姚明,“有什麼好難過的,是男人,下一場就好好打!”

當小斯在姚明頭上暴扣後咆哮挑釁時,弗老大沖上去給了小斯一肘子,怒吼道:“這是我的地盤,你可不能在這裡撒野!我不能讓我的兄弟受欺負!”

而如今離2010年弗老大匆匆來CBA球隊北京首鋼逛了幾天之後,他已經泯然眾人7年了。我們的姚主席呢,去年已正式入選了2016屆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

#2003年,喬丹都已40歲。

那一年,全明星票王卡特把先發的資格讓給了年邁的北卡老校友喬丹,歌後瑪利亞-凱莉深情地獻唱《HERO》,一切似乎都在感謝飛人對於籃球所做的一切。

或許喬丹沒有壓力就沒有了動力,在這場表演賽中,儘管東部所有球員都有意在為老飛人作球,可他還是投失了許多籃,那個無人防守的扣籃扣飛的那一幕仿佛在告訴世人:飛人真的老了。

可,那一年,那一場全明星賽的MVP加內特還是聯盟的兩雙王,效率王。

那一年,艾佛森,卡特,科比,麥迪都還很年輕……

#2004年,麥迪25歲。

那一年的12月9日,火箭主場大戰石佛鄧肯領軍的馬刺軍團。

在比賽結束前不到一分鐘時,火箭還落後10分,麥迪突破後拋投籃不中,但姚明在第一時間直接將球補扣入網,2秒鐘後,馬刺隊傳球被帕吉特斷球,後者直接扣籃得分,在幾秒內連追4分,可時間已不多,火箭採取犯規戰術,對方的布朗2罰全中,差距又拉到了8分。

時間還剩44.2秒。

此為背景。到此,麥迪的表演開始了,35秒3個三分球外加一個三加一,狂砍13分,火箭神奇般的以81-80戰勝馬刺。而麥迪時刻,也僅是我們那些年追逐火箭的紅色記憶的一個小篇章。

2013年就已退役的T-mac在看到當今大合同這麼好簽的時候,去年都調侃他也許該複出了。

#2007年,科比29歲。

那一年的上一年,也就是2006年1月22日,在對陣多倫多猛龍隊的比賽中,科比得到了職業生涯最高的81分,僅次於張伯倫在1962年創造的100分。

也是在那一年科比第一次品嘗到了得分王的滋味。

來到2007年,科比連續四場50+,其中2場還是60+,震鑠古今。只是在離開奧尼爾之後,科比還處於陣痛期,他還不知道家嫂在等他蟬聯兩冠。

而如今科比在對爵士扔進60分以後,也離開了我們青春的尾巴。

2005年,我大學宿舍舍友的牆頭還貼著傳奇小個子艾佛森的海報,他還沒有去掘金跟甜瓜組成黃金雙槍;

2008年,大學的最後一年我們還在圖書館裡爭相翻閱籃球先鋒報;紙媒還沒有聞到死亡的氣息;

2010年,樂福還在森林狼狂刷著數據,31分31板雙30神跡顛覆著世人對白人內線的認知,他還沒有去騎士;

2011年,庫裡還只拿過NBA全明星技巧賽冠軍,他還不知道有個叫克雷-湯普森的傢伙在等他……

是的,我沒提到勒布朗,雖然他已經算是一名徹頭徹尾的老將了,但是在我心裡,他還沒在青春散場該懷念的名單上,因為他似乎沒打算老去……

我想說的重點是,上面蜻蜓點水提到的02-11這十年,我們在青春的朦朧困惑中有籃球陪我們成長,我們在自己的青春中自溺又有關於籃球的故事讓別人拍電影去媚俗。

雲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還鄉。

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殤。

如同這一場場醉裡道別,32歲的我早已結束校園生活,紛紛踏入這渾濁的社會,唯一不舍且還能給我安慰的也只有籃球。

而17-18賽季我們有幸還能看到開篇提到的那2位老爺子的表演,不禁感傷:那些年派克還有伊娃,那些年吉諾比利還有頭髮,那些年初代瓷王凱文馬丁還曾換“基石登”……那些年我們雄姿英發,那些年我們的女朋友貌美如花……

而,下一年,是否我們的青春已散場?

人生第一次深深地感到我的青春真的已經散場。

我第一次懵懵懂懂看球是在已經上初中的兄長家裡,14寸的黑白電視機播放著98年公牛對陣後來百度才知道的爵士的總決賽錄影,那也是我第一次聽到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的名字。

如今,喬丹早已變成了黃蜂隊的大老闆,而隨著上賽季黑曼巴科比、21號“新秀”石佛、永遠的“狼王”加內特、謙謙君子雷阿倫的退役、皮隊即將退役、傑森·特裡不知道會不會回到雄鹿……給我們80後青春裡留下深刻記憶的“90”後也只剩下前面提到的那2位了。

看著這些我們曾追逐過的球星的名字,不由想起其他一些如雷貫耳的名字,這些名字串聯起來穿插了我們整個的青春。

#2002年,姚明22歲。

那一年的6月,他成為NBA的狀元秀,是NBA歷史上第3位外籍狀元秀(前兩位分別是奧拉朱旺和奧拉朱旺的同鄉邁克爾-奧洛沃坎迪)。

幫火箭隊抽中狀元簽的叫史蒂夫-法蘭西斯,中國球迷喜歡叫他弗老大。在姚明NBA首秀表現糟糕時,是弗老大站出來鼓勵姚明,“有什麼好難過的,是男人,下一場就好好打!”

當小斯在姚明頭上暴扣後咆哮挑釁時,弗老大沖上去給了小斯一肘子,怒吼道:“這是我的地盤,你可不能在這裡撒野!我不能讓我的兄弟受欺負!”

而如今離2010年弗老大匆匆來CBA球隊北京首鋼逛了幾天之後,他已經泯然眾人7年了。我們的姚主席呢,去年已正式入選了2016屆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

#2003年,喬丹都已40歲。

那一年,全明星票王卡特把先發的資格讓給了年邁的北卡老校友喬丹,歌後瑪利亞-凱莉深情地獻唱《HERO》,一切似乎都在感謝飛人對於籃球所做的一切。

或許喬丹沒有壓力就沒有了動力,在這場表演賽中,儘管東部所有球員都有意在為老飛人作球,可他還是投失了許多籃,那個無人防守的扣籃扣飛的那一幕仿佛在告訴世人:飛人真的老了。

可,那一年,那一場全明星賽的MVP加內特還是聯盟的兩雙王,效率王。

那一年,艾佛森,卡特,科比,麥迪都還很年輕……

#2004年,麥迪25歲。

那一年的12月9日,火箭主場大戰石佛鄧肯領軍的馬刺軍團。

在比賽結束前不到一分鐘時,火箭還落後10分,麥迪突破後拋投籃不中,但姚明在第一時間直接將球補扣入網,2秒鐘後,馬刺隊傳球被帕吉特斷球,後者直接扣籃得分,在幾秒內連追4分,可時間已不多,火箭採取犯規戰術,對方的布朗2罰全中,差距又拉到了8分。

時間還剩44.2秒。

此為背景。到此,麥迪的表演開始了,35秒3個三分球外加一個三加一,狂砍13分,火箭神奇般的以81-80戰勝馬刺。而麥迪時刻,也僅是我們那些年追逐火箭的紅色記憶的一個小篇章。

2013年就已退役的T-mac在看到當今大合同這麼好簽的時候,去年都調侃他也許該複出了。

#2007年,科比29歲。

那一年的上一年,也就是2006年1月22日,在對陣多倫多猛龍隊的比賽中,科比得到了職業生涯最高的81分,僅次於張伯倫在1962年創造的100分。

也是在那一年科比第一次品嘗到了得分王的滋味。

來到2007年,科比連續四場50+,其中2場還是60+,震鑠古今。只是在離開奧尼爾之後,科比還處於陣痛期,他還不知道家嫂在等他蟬聯兩冠。

而如今科比在對爵士扔進60分以後,也離開了我們青春的尾巴。

2005年,我大學宿舍舍友的牆頭還貼著傳奇小個子艾佛森的海報,他還沒有去掘金跟甜瓜組成黃金雙槍;

2008年,大學的最後一年我們還在圖書館裡爭相翻閱籃球先鋒報;紙媒還沒有聞到死亡的氣息;

2010年,樂福還在森林狼狂刷著數據,31分31板雙30神跡顛覆著世人對白人內線的認知,他還沒有去騎士;

2011年,庫裡還只拿過NBA全明星技巧賽冠軍,他還不知道有個叫克雷-湯普森的傢伙在等他……

是的,我沒提到勒布朗,雖然他已經算是一名徹頭徹尾的老將了,但是在我心裡,他還沒在青春散場該懷念的名單上,因為他似乎沒打算老去……

我想說的重點是,上面蜻蜓點水提到的02-11這十年,我們在青春的朦朧困惑中有籃球陪我們成長,我們在自己的青春中自溺又有關於籃球的故事讓別人拍電影去媚俗。

雲海天涯兩渺茫,何日功成還鄉。

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殤。

如同這一場場醉裡道別,32歲的我早已結束校園生活,紛紛踏入這渾濁的社會,唯一不舍且還能給我安慰的也只有籃球。

而17-18賽季我們有幸還能看到開篇提到的那2位老爺子的表演,不禁感傷:那些年派克還有伊娃,那些年吉諾比利還有頭髮,那些年初代瓷王凱文馬丁還曾換“基石登”……那些年我們雄姿英發,那些年我們的女朋友貌美如花……

而,下一年,是否我們的青春已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