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有些男人一到家就喊累?(內含真相)

文 | Ms 大表哥

解析:為什麼現在男人回家都會喊累,然後什麼事都不想幹?

上周出去浪的時候,談到一個話題:為什麼現在男人回家都會喊累,然後什麼事都不想幹?

會聊到這件事,是因為同事說他老公回家後,既不會幫著自己料理家務,比如洗個碗;週末也不願意去健身房運動一下,就看著自己的肚子一天天膨脹起來。

「你問他為什麼不願意動?他說累。你再問他累什麼?他就說工作忙啊,要開會,要應酬。」

同事好氣啊,「男人體力不是應該很好的嘛!我也每天要開會啊,

好像我不上班一樣。」然後轉向我,「你們男人現在怎麼那麼容易累!你是不是也這樣?」

作為大表哥,我當時是一臉懵逼的,一不小心說錯話就會吸引在場諸位小姐姐的全部火力,簡直就像高呼「朝我開炮」一樣,這種中二的行為我不做,所以我用「哈哈,哦,可能吧,不知道」作為回應,安穩度過夜晚。

不過和各位小姐姐打哈哈的真正原因是,我也是個回家後會喊累的人,

之前老婆還剛剛因為這種事和我大發脾氣,她一直說找個時間一起去趟鐘書閣,但我一想到夏日炎炎,還是覺得躺在家裡比較適合週末生活,結果她一怒自己去了,留下我自己解決吃飯問題。所以我內心發虛,才不能底氣十足地譴責那些喊累的男人們。

然而我覺得,各位小姐姐其實並不在乎男人是不是變得容易累,重點是喊累之後不為自己分擔家務或者對生活失去各種美好追求以及其他的啥啥啥,

這才是讓她們火大的地方。

喊累不要緊,但用累做藉口,把事都丟給小姐姐們做,這就出問題了。

圖:《志明與春嬌》

但這裡其實有一個預設:男人就不應該喊累,如果他們這麼說,就是不想做事,就是懶。

而對待懶男人,套路要備足,比如以下種種:

溫柔體貼型:你要對自己的小哥哥表示理解,允許他休息一會,然後說「我們一起把事情做好」,但千萬不要真的幫他一起做,你只要陪著他就好。

共同擺爛型:他累,你也累,然後一起躺著,躺倒夜幕降臨,躺倒清晨第一縷陽光緩緩照射進房間,要比他更能忍,哪怕水槽裡的碗長出朵朵小百花。

搶險示弱型:在他開口說累之前,你見到他第一句話就要說今天累死了,

可是晚上還有好多事要做。

簡單粗暴型:這個你們都懂,河東獅吼。

大部分時候,這些套路都能奏效,你就更加認定男人就是懶這個觀念無比正確。

但其實,套路能夠奏效,是因為那個人願意上套啊。

真正懶的男人,是不屑用「累」這個理由的。他就是什麼事都不願做,除了自己喜歡的事之外,任你春風化雨還是天打五雷轟,我自巍然不動。

而那些喊著累,最終還是會聽話做事的男人,其實是真的很累,但因為覺得讓你一個人把所有的事都搞定,不太厚道,所以默默吃了你的套路。

可我們為什麼不願意相信他們呢?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那些小說、電影以及因為它們而形成的社會認知,應該背個鍋。

◈承擔起保護另一半的責任,別讓女人因為你而受累,這應該是每個小姐姐潛意識裡對小哥哥們的期待 。

上個月我讀了一本小說《鹿苑長春》,講述的一個男孩喬迪怎樣向童年告別的故事。在最後幾頁裡,他的爸爸彭尼是這麼告訴他一個真正的男人應該是什麼樣。

「每個人都想過輕鬆安逸的生活。孩子,這種想法很好,非常好,卻並不容易實現。生活總會把一個人擊倒,等他站起來,又再次把他擊倒……我很想盡可能長地保護你,讓你跟那一歲的小鹿嬉鬧玩耍。我知道它減輕了你心中的孤寂,但每個人長大之後,都是孤寂的。屆時,他該怎麼辦呢?被生活擊倒時,他該怎麼做呢?沒辦法,只有挑起重坦,繼續前進。」

其實裡面還有一句話我覺得說的更透徹,大致是如果有一天,你能為你的母親挖出一口井,讓她不再辛苦地去幾英里外洗衣、打水,免受野外的風侵襲她的臉龐,我會很榮幸。

承擔起保護另一半的責任,別讓女人因為你而受累,這應該是每個小姐姐潛意識裡對小哥哥們的期待,不然《何以笙簫默》裡的何以琛怎麼會被熱捧。

在曾經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婚姻生活裡通常不會發生這種摩擦,男人把家養了,女人把家照顧得井井有條,分工很清楚。聽過一個關於日本男人的故事,他們晚上就算正常下班,也要和同事去居酒屋喝個天昏地暗,不然回家後會被老婆鄙視,認為自己那麼早回來,是因為在外面混的很差。他們不會和老婆喊累的,因為辛苦工作就是你的職責,就算在工作中感到壓力很大,也不該和老婆說,這是你就該做的嘛。

不過現在這個時代不同了,前些天我看了份美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關於世界各國勞動參與率的調查資料,中國男人的勞動參與率高達90%,恩,看起來很棒。但你知道中國女人的資料嘛,那可是接近70%!比法國男人還高。所以問題來了,當女人開始和男人一樣,共同承擔起養家的責任後,發現原來男人們之前做的事,自己也能做嘛。

圖:《簡愛》

小姐姐們當然有理由說:既然以前男人一個人擔責任的時候都不喊累,現在我都幫著你一起做,你還有資格喊累了?

淡定一下,我們來說說這個問題:

你看,女人進入職場,像男人一樣工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男女平等」這個口號的興起,女人們認為自己也有足夠的能力能夠勝任男人從事的工作,前兩天馬爸爸召開的2017全球女性創業大會,聯合國助理秘書長拉克什米·普裡、加拿大小企業及旅遊業部長巴蒂什·查格以及參會的無數女性創業者,都說明了女人不僅僅能夠像男人一樣工作,甚至可以做得比男人還要好。

但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想要在職場裡打出自己一片天地的女人,會無意識地靠近男人的一些特質,比如在面對逆境的時候,學會孤獨承受壓力。在外面,女性變得越來越「男性化」,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因為想要開設自己的設計工作坊,每天穿梭在各個建築,接項目,忍受甲方的苛責,這麼熱的天,背著相機、扛著三腳架,晚上工作到2、3點,第二天還要趕飛機去香港澳門參加行業會展。很多人都評價她,「別看她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做起事來比男人還利索。」

可就是這麼一個女孩,有一天打電話給我時,卻哭得稀裡嘩啦。因為有個甲方讓她去拍攝一個項目,她辛辛苦苦拍好,熬夜修片,結果對方告訴她,我們不要了。她覺得自己的努力忽然變得毫無意義,「做了那麼多,最後被人耍了,憑什麼!」至少在那個時刻,我覺得她會哭,是因為這件事讓她一直以來,忍受的壓力到了臨界點,哭了,是因為累了。

你看,女人們想變得和男人一樣能夠獨當一面,但有些時候還是會感覺到力不從心;但我們不會去說她是假裝的,因為我們會認為,一個人本來就有堅強的一面,以及脆弱的一面,這樣的人才是真實的。

◈男性☆禁☆學會像女性那樣承認自己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這同樣是對平等的理解。

所以當男人們在你面前喊累的時候,其實他們也在默默地接受這種角色的改變。會用單調、乏味甚至帶有一點忐忑的聲音說出自己「很累」,是因為在想要卸下那層在外面不得不偽裝出來的強悍面具時,又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女人覺得差勁。

圖:《喜劇之王》

如今的男人是很焦慮的。一方面,他們曾經引以為傲,負擔一個家庭的孤獨、堅強的男性形象已經被打破了。在很多時候,女人甚至比男人對家庭的貢獻更大,無論是在維繫家人的關係、照顧孩子,還是負擔支出,但他們又沒有準備好進入女人曾經扮演過的那種料理家務的角色。

另一方面,男人們也對於擺脫單獨承擔家庭的責任有一種不可言明的輕鬆,在「男女平等」漸漸成為一種常態,他們不再認為表現出自己軟弱的樣子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但當你要求他們一起完成原來屬於女人角色的職責時,他們又會覺得不甘。

事實上,男女平等不應該僅僅是女性去習得男性的特質,在某種意義上,男性☆禁☆學會像女性那樣承認自己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這同樣是對平等的理解。

畢竟,除了你之外,他還能對誰說出「我很累」呢?反正男人這個物種,是不會管同類累不累的。

我知道各位小姐姐會說,你這不就是站在男人的立場為自己狡辯麼,還不是想讓我們理解你們,然後說去休息吧,我來做。

完全不是這樣的。我舉個例子,小時候我們很多人都不喜歡吃蔬菜,但爸媽總是逼迫我們吃,說是對身體有好處,你萬般不情願地吃了。等到你長大了,瞭解了各種蔬菜富含的養分,你發現自己會自覺地吃蔬菜了。雖然同樣是吃,但一個是主動的,一個是被動的。

理解了男人喊累的心態,你就不會看見他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心生怨氣,使用各種套路時,還能保持微笑,既解決了要做的事,又增進了雙方的感情。就算他真的累,你還可以遞給他一瓶紅牛,然後保持迷之微笑:累啦,喝點紅牛補補啊。

最後還是要申明一下,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懶男人,遇上了,請學習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原理,對症下藥,請勿過分理解他們。

老公回家就喊累,你會怎麼做呢?

歡迎來留言區和我們聊聊~

他就是什麼事都不願做,除了自己喜歡的事之外,任你春風化雨還是天打五雷轟,我自巍然不動。

而那些喊著累,最終還是會聽話做事的男人,其實是真的很累,但因為覺得讓你一個人把所有的事都搞定,不太厚道,所以默默吃了你的套路。

可我們為什麼不願意相信他們呢?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那些小說、電影以及因為它們而形成的社會認知,應該背個鍋。

◈承擔起保護另一半的責任,別讓女人因為你而受累,這應該是每個小姐姐潛意識裡對小哥哥們的期待 。

上個月我讀了一本小說《鹿苑長春》,講述的一個男孩喬迪怎樣向童年告別的故事。在最後幾頁裡,他的爸爸彭尼是這麼告訴他一個真正的男人應該是什麼樣。

「每個人都想過輕鬆安逸的生活。孩子,這種想法很好,非常好,卻並不容易實現。生活總會把一個人擊倒,等他站起來,又再次把他擊倒……我很想盡可能長地保護你,讓你跟那一歲的小鹿嬉鬧玩耍。我知道它減輕了你心中的孤寂,但每個人長大之後,都是孤寂的。屆時,他該怎麼辦呢?被生活擊倒時,他該怎麼做呢?沒辦法,只有挑起重坦,繼續前進。」

其實裡面還有一句話我覺得說的更透徹,大致是如果有一天,你能為你的母親挖出一口井,讓她不再辛苦地去幾英里外洗衣、打水,免受野外的風侵襲她的臉龐,我會很榮幸。

承擔起保護另一半的責任,別讓女人因為你而受累,這應該是每個小姐姐潛意識裡對小哥哥們的期待,不然《何以笙簫默》裡的何以琛怎麼會被熱捧。

在曾經男主外女主內的時代,婚姻生活裡通常不會發生這種摩擦,男人把家養了,女人把家照顧得井井有條,分工很清楚。聽過一個關於日本男人的故事,他們晚上就算正常下班,也要和同事去居酒屋喝個天昏地暗,不然回家後會被老婆鄙視,認為自己那麼早回來,是因為在外面混的很差。他們不會和老婆喊累的,因為辛苦工作就是你的職責,就算在工作中感到壓力很大,也不該和老婆說,這是你就該做的嘛。

不過現在這個時代不同了,前些天我看了份美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關於世界各國勞動參與率的調查資料,中國男人的勞動參與率高達90%,恩,看起來很棒。但你知道中國女人的資料嘛,那可是接近70%!比法國男人還高。所以問題來了,當女人開始和男人一樣,共同承擔起養家的責任後,發現原來男人們之前做的事,自己也能做嘛。

圖:《簡愛》

小姐姐們當然有理由說:既然以前男人一個人擔責任的時候都不喊累,現在我都幫著你一起做,你還有資格喊累了?

淡定一下,我們來說說這個問題:

你看,女人進入職場,像男人一樣工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男女平等」這個口號的興起,女人們認為自己也有足夠的能力能夠勝任男人從事的工作,前兩天馬爸爸召開的2017全球女性創業大會,聯合國助理秘書長拉克什米·普裡、加拿大小企業及旅遊業部長巴蒂什·查格以及參會的無數女性創業者,都說明了女人不僅僅能夠像男人一樣工作,甚至可以做得比男人還要好。

但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想要在職場裡打出自己一片天地的女人,會無意識地靠近男人的一些特質,比如在面對逆境的時候,學會孤獨承受壓力。在外面,女性變得越來越「男性化」,我的一個朋友就是這樣,因為想要開設自己的設計工作坊,每天穿梭在各個建築,接項目,忍受甲方的苛責,這麼熱的天,背著相機、扛著三腳架,晚上工作到2、3點,第二天還要趕飛機去香港澳門參加行業會展。很多人都評價她,「別看她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做起事來比男人還利索。」

可就是這麼一個女孩,有一天打電話給我時,卻哭得稀裡嘩啦。因為有個甲方讓她去拍攝一個項目,她辛辛苦苦拍好,熬夜修片,結果對方告訴她,我們不要了。她覺得自己的努力忽然變得毫無意義,「做了那麼多,最後被人耍了,憑什麼!」至少在那個時刻,我覺得她會哭,是因為這件事讓她一直以來,忍受的壓力到了臨界點,哭了,是因為累了。

你看,女人們想變得和男人一樣能夠獨當一面,但有些時候還是會感覺到力不從心;但我們不會去說她是假裝的,因為我們會認為,一個人本來就有堅強的一面,以及脆弱的一面,這樣的人才是真實的。

◈男性☆禁☆學會像女性那樣承認自己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這同樣是對平等的理解。

所以當男人們在你面前喊累的時候,其實他們也在默默地接受這種角色的改變。會用單調、乏味甚至帶有一點忐忑的聲音說出自己「很累」,是因為在想要卸下那層在外面不得不偽裝出來的強悍面具時,又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女人覺得差勁。

圖:《喜劇之王》

如今的男人是很焦慮的。一方面,他們曾經引以為傲,負擔一個家庭的孤獨、堅強的男性形象已經被打破了。在很多時候,女人甚至比男人對家庭的貢獻更大,無論是在維繫家人的關係、照顧孩子,還是負擔支出,但他們又沒有準備好進入女人曾經扮演過的那種料理家務的角色。

另一方面,男人們也對於擺脫單獨承擔家庭的責任有一種不可言明的輕鬆,在「男女平等」漸漸成為一種常態,他們不再認為表現出自己軟弱的樣子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但當你要求他們一起完成原來屬於女人角色的職責時,他們又會覺得不甘。

事實上,男女平等不應該僅僅是女性去習得男性的特質,在某種意義上,男性☆禁☆學會像女性那樣承認自己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時候,這同樣是對平等的理解。

畢竟,除了你之外,他還能對誰說出「我很累」呢?反正男人這個物種,是不會管同類累不累的。

我知道各位小姐姐會說,你這不就是站在男人的立場為自己狡辯麼,還不是想讓我們理解你們,然後說去休息吧,我來做。

完全不是這樣的。我舉個例子,小時候我們很多人都不喜歡吃蔬菜,但爸媽總是逼迫我們吃,說是對身體有好處,你萬般不情願地吃了。等到你長大了,瞭解了各種蔬菜富含的養分,你發現自己會自覺地吃蔬菜了。雖然同樣是吃,但一個是主動的,一個是被動的。

理解了男人喊累的心態,你就不會看見他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心生怨氣,使用各種套路時,還能保持微笑,既解決了要做的事,又增進了雙方的感情。就算他真的累,你還可以遞給他一瓶紅牛,然後保持迷之微笑:累啦,喝點紅牛補補啊。

最後還是要申明一下,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懶男人,遇上了,請學習巴甫洛夫條件反射原理,對症下藥,請勿過分理解他們。

老公回家就喊累,你會怎麼做呢?

歡迎來留言區和我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