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再喪,也要做自己,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花邊君按

尼采說:“不能聽命於自己者,就要受命於他人。

所以,無論碰到什麼挫折和不幸,再喪,也要做自己,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但就如最近美國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在兒子畢業典禮上所說:

“如果你並非足夠完美,那你不應該只做你自己,而是應該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人們常說“做你自己”,是因為他們希望你不要屈服于他人的意願隨波逐流。但如果你都不瞭解自己,你是不可能“做你自己”的。”

不但要做自己,還要瞭解自己,

做更好的自己。

面對現實,忠於理想

作者 / 瑪格

1998年的修訂本《新華詞典》中,有這樣一句話:

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

事實真的如此嗎?擔任售貨員的“我”,既沒有光鮮學歷,又無技術傍身,與前兩者相比,必然要走得更為踉蹌。

最近大熱的韓劇《三流之路》裡的崔愛拉,就在百貨公司擔任前臺。十年前,她的夢想是成為女主播,

而如今,她穿著制服迎來送往,拿不高的薪水,被老同學嘲笑,供男友讀書考試,男友卻背著她傍上女富豪。

高東滿是崔愛拉的青梅竹馬,曾立志成為跆拳道選手,如今卻是除蟎衛生員。十年前,為了拿到給妹妹治病的錢,他假裝輸掉比賽,主辦方發現後將其除名。

從此他一蹶不振,被家人誤解,被職場前輩打壓,在相親場合被輕視。

是的,這是一部韓劇,然而沒有霸道總裁,也沒有改變灰姑娘人生的水晶鞋。主角與大部分人一樣,出身底層,隨波逐流,過著與夢想截然不同的人生。行至近三十歲,

他們漸漸醒悟,決定為自己活一次。

“你的夢想是什麼?”電視綜藝裡,我們經常見到這個老套的問句。甚至更早,在童年課堂上,我們就曾面對這個問題,懵懂地給出答案,比如科學家、醫生、宇航員,而並不知道什麼是我們真正想要的,什麼又是我們能做到的。

愛拉與東滿,也曾有過心血來潮的幻夢。在成長過程中,他們逐漸摸索到真正的志趣,然而與此同時,現實築起高牆,讓他們自卑猶疑,

數次在機會前退縮。

機緣巧合之下,愛拉開始擔任社內廣播員,忽然意識到,做喜歡且擅長的事是多麼令人快樂。愛拉的喜悅感染了東滿,加上恩師的鼓勵與對手的刺激,東滿決心辭職,重回體育訓練場。

可是,三流之路怎麼可能走得容易?沒多久,廣播員工作就被人頂替了。愛拉回到本職崗位,鬱鬱寡歡,東滿對她說:“就這麼碌碌無為地結束人生,還不如闖禍。”在他的推動下,愛拉也辭掉工作,開始四處面試,尋找成為女主播的機會。

面試官面帶鄙夷地問她,別人都有高等學歷,實踐經驗豐富,可你的簡歷為什麼這麼寒酸?

愛拉不無心酸地答,因為我在忙著賺錢。

是啊,窮人家的女兒,為了生存就已竭盡全力,與天之驕子競爭,自然毫無優勢。另一邊,東滿也一次次被人打倒在賽場上。成人世界現實而殘酷,鄙視鏈層層加固,帶來難堪與困窘。

逆境中,夢想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詞彙,賦予他們面對現實的力量。愛拉遇到不錯的對象,打算與之交往,卻迎來上層階級的欺騙與羞辱。縱使再悲憤,她也很清楚,找到自己的方向,是比攀附他人更重要的事。

擦乾眼淚,她繼續朝夢想前進,既然無法進入行業主流,就積極尋找鍛煉的機會,主持文藝表演,還在觀看東滿比賽的間隙,琢磨成為賽事主持人的可能性。

那場比賽中,東滿獲得勝利,振奮許多。父親來探望他,跟著兒子參觀訓練場地,這個一向不理解兒子的老人,曾有過夢想卻不得不放棄的老人,被兒子的決心感動,開始為他加油打氣。

如今,愛拉麵試合格,成為拳擊場上的第一位女主持人。東滿在比賽中受傷,於低谷中苦苦熬過,終於重返賽場,擊敗了十年前曾讓他痛苦不已的對手。誠然,他們的勝利是暫時的,沒人能保證未來皆是坦途,但無論成功與否,兩個年輕人都收穫了經驗,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回到原點。既然如此,為何不搏一把?

尼采說,年輕的心靈在回顧生活時不妨自問:迄今為止你真正愛過什麼?什麼東西曾使得你的靈魂振奮?什麼東西佔據過它同時又賜福予它?你不妨給自己列舉這一系列受珍愛的對象,而通過其特性和順序,它們也許就向你顯示了一種法則,你的真正自我的基本法則。

主人公們正是經歷了這樣的叩問,才找到自己的路,那就是做想做的、擅長的事業,為之不懈奮鬥。他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幻想一步登天,而是迎難而上,愈挫愈勇,以切合實際的方式,讓目標有了實現的可能。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夢想也未必是空中樓閣。一方面,人的偏好,多與自身優勢相關,我們在這個方向上得到越多正回饋,就越有動力,由此實現良性迴圈;另一方面,如今行業發展多元化,不少職業大有可為之處,有心人若能沉下心來打磨自身,找到容身之處並非不可能。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A是理科生,連考兩次,終於如願進入文學院做學術;B立志投身音樂,一邊打工,一邊用薪水支撐音樂夢想;C悶頭訓練一年,帶著講故事的本領,到更大的世界裡闖蕩。他們雖尚未功成名就,但找到了鍾愛的事業,願意付出和變通,過著富有成就感的生活。

切·格瓦拉有句名言:“讓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忠於理想。”這句話送給愛拉與東滿,也送給內心湧動的人們。前方道阻且長,願我們都能聽從內心的聲音,不懼歷練,穩步向前。

可是,三流之路怎麼可能走得容易?沒多久,廣播員工作就被人頂替了。愛拉回到本職崗位,鬱鬱寡歡,東滿對她說:“就這麼碌碌無為地結束人生,還不如闖禍。”在他的推動下,愛拉也辭掉工作,開始四處面試,尋找成為女主播的機會。

面試官面帶鄙夷地問她,別人都有高等學歷,實踐經驗豐富,可你的簡歷為什麼這麼寒酸?

愛拉不無心酸地答,因為我在忙著賺錢。

是啊,窮人家的女兒,為了生存就已竭盡全力,與天之驕子競爭,自然毫無優勢。另一邊,東滿也一次次被人打倒在賽場上。成人世界現實而殘酷,鄙視鏈層層加固,帶來難堪與困窘。

逆境中,夢想這個看似不切實際的詞彙,賦予他們面對現實的力量。愛拉遇到不錯的對象,打算與之交往,卻迎來上層階級的欺騙與羞辱。縱使再悲憤,她也很清楚,找到自己的方向,是比攀附他人更重要的事。

擦乾眼淚,她繼續朝夢想前進,既然無法進入行業主流,就積極尋找鍛煉的機會,主持文藝表演,還在觀看東滿比賽的間隙,琢磨成為賽事主持人的可能性。

那場比賽中,東滿獲得勝利,振奮許多。父親來探望他,跟著兒子參觀訓練場地,這個一向不理解兒子的老人,曾有過夢想卻不得不放棄的老人,被兒子的決心感動,開始為他加油打氣。

如今,愛拉麵試合格,成為拳擊場上的第一位女主持人。東滿在比賽中受傷,於低谷中苦苦熬過,終於重返賽場,擊敗了十年前曾讓他痛苦不已的對手。誠然,他們的勝利是暫時的,沒人能保證未來皆是坦途,但無論成功與否,兩個年輕人都收穫了經驗,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回到原點。既然如此,為何不搏一把?

尼采說,年輕的心靈在回顧生活時不妨自問:迄今為止你真正愛過什麼?什麼東西曾使得你的靈魂振奮?什麼東西佔據過它同時又賜福予它?你不妨給自己列舉這一系列受珍愛的對象,而通過其特性和順序,它們也許就向你顯示了一種法則,你的真正自我的基本法則。

主人公們正是經歷了這樣的叩問,才找到自己的路,那就是做想做的、擅長的事業,為之不懈奮鬥。他們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幻想一步登天,而是迎難而上,愈挫愈勇,以切合實際的方式,讓目標有了實現的可能。

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夢想也未必是空中樓閣。一方面,人的偏好,多與自身優勢相關,我們在這個方向上得到越多正回饋,就越有動力,由此實現良性迴圈;另一方面,如今行業發展多元化,不少職業大有可為之處,有心人若能沉下心來打磨自身,找到容身之處並非不可能。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A是理科生,連考兩次,終於如願進入文學院做學術;B立志投身音樂,一邊打工,一邊用薪水支撐音樂夢想;C悶頭訓練一年,帶著講故事的本領,到更大的世界裡闖蕩。他們雖尚未功成名就,但找到了鍾愛的事業,願意付出和變通,過著富有成就感的生活。

切·格瓦拉有句名言:“讓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忠於理想。”這句話送給愛拉與東滿,也送給內心湧動的人們。前方道阻且長,願我們都能聽從內心的聲音,不懼歷練,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