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兒童千萬不要亂用藥,後果不堪設想,看看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這段視頻是央視播出兒童安全用藥公益宣傳片——“因藥致聾女孩的無聲訴說”,無數網友看罷淚崩。

片中的主人公浠諾,原本是個愛笑的小姑娘,一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然而,三年前一次不當用藥,

使她的聽力越來越弱,後來,她再也聽不到這個世界的聲音……

兒童安全用藥大調查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進行的“兒童安全用藥大調查”顯示,

我國兒童不合理用藥高達12%~32%,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發生率約12.9%,約是成人的兩倍。

據衛生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資料顯示:

我國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為12.9%,新生兒高達24.4%。

國內每年約有3萬兒童因用藥不良致聾。

據中國聾兒康復中心統計:

我國7歲以下聾兒,超過30%是藥物過量造成毒副作用。

曾經網傳瑞芝清退燒藥致兒童死亡,

對此有專家表示,因服用此藥導致兒童死亡是完全有可能的。

兒童用藥困局與現狀

據統計,我國現有的17萬條藥品批文中,兒童專用藥品僅3000條左右;我國醫院常用製劑品種約3500種,其中兒童專用品種只有約60種;520種基藥目錄中,兒童專用品種僅2種。

而兒童用藥的劑型和規格也極為單一。

北京兒童醫院的一項調查顯示,全國15家三級醫療機構的231種兒童處方藥中最多的3種製劑為注射劑、片劑和口服溶液劑,適宜兒童的比如粉末吸入劑、糖漿劑、滴液和氣霧劑品種數量非常有限。

雖然兒童藥市場廣闊,但對於藥企而言,研發生產兒童藥面臨著週期長、成本高、利潤薄、研發生產要求高的難題。

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保華介紹,

兒童用藥的生產特點為小批量、多批次、工藝相對複雜,導致兒童藥在生產設備、品質控制、技術投入等方面的投入並不比成人藥少,甚至有的方面投入更高。但由於目前兒童藥的定價原則是以藥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多少為基準,而兒童藥有效成分含量遠低於成人藥,相應售價就要低於成人藥,使得兒童藥在定價上不具備明顯優勢,企業無法得到補償。

兒童用藥存在哪些問題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利潤低、研發週期長、成本大等原因,許多藥廠不願意生產兒童藥。國家食藥監局相關資料顯示,我國3500多種化學藥品製劑中,供兒童專用的不足60種,90%的藥品沒有兒童劑型。

很多藥品說明書及有關文獻,都缺乏兒童用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資料。一些藥品說明書中僅有“小兒慎用或酌減”、“謹遵醫囑”等描述,並未標注明確的兒童適應症和用法用量。

長期以來,兒童在接受治療和使用藥物時,常被當做“縮小版的成人”。很多患兒家長表示,自己曾給孩子服用過減少分量的成人藥。

家長應該怎麼做

1、兒童要用兒童藥

兒童有別于成人,其器官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肝臟解毒和腎臟排泄等功能較弱,孩子不是‘縮小版’的成人,應按年齡、體重或體表面積計算小兒劑量。

家長們應儘量選擇小兒易於接受的顆粒劑、散劑、糖漿劑、滴劑、口服液等,減少喂藥困難。對於沒有小兒劑型的藥物,需要嚴格在醫生指導下按兒童用量準確分割,避免藥物過量造成的毒性反應。

2、常見病症用藥技巧

感冒

據介紹,90%以上的感冒由病毒引起,只有少數由細菌引起。因此家長們別濫用抗生素,其只對細菌有作用,對病毒引發的炎症沒有消炎作用。

同時,禁止將抗感冒與止咳用非處方藥用於2歲或以下嬰幼兒,並建議6歲或以下的小兒也勿使用,6歲至11歲兒童慎用。

發燒

一般體溫超過38.5℃或出現明顯不適時,可採用藥物退熱治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更安全有效,不推薦安乃近和阿司匹林。

當小於3個月嬰幼兒發燒,建議採用物理降溫方法退熱,如溫水浴30—40℃水溫、冰枕降溫、室內溫度控制25℃等;體溫<38.5℃,身體未出現明顯不適,不推薦藥物退熱;

3個月以上兒童,體溫≥38.5℃和(或)出現明顯不適時,特別是有過高熱驚厥史患兒,建議採用退熱劑。若出現高熱驚厥、精神不好或嘔吐加重等應及時就醫。

腹瀉

對於孩子發生急性腹瀉,家長們應注意預防孩子脫水,注意補鋅治療,並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許多家長使用蒙脫石散劑,使用時要注意最好每袋(3克)加50ml水,藥物才能最好地發揮作用。

服藥與吃飯的時間間隔開,要在胃基本排空以後才服,而且服藥後至少2-3個小時內不宜吃東西,以免影響藥效發揮。

兒童用藥存在哪些問題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利潤低、研發週期長、成本大等原因,許多藥廠不願意生產兒童藥。國家食藥監局相關資料顯示,我國3500多種化學藥品製劑中,供兒童專用的不足60種,90%的藥品沒有兒童劑型。

很多藥品說明書及有關文獻,都缺乏兒童用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資料。一些藥品說明書中僅有“小兒慎用或酌減”、“謹遵醫囑”等描述,並未標注明確的兒童適應症和用法用量。

長期以來,兒童在接受治療和使用藥物時,常被當做“縮小版的成人”。很多患兒家長表示,自己曾給孩子服用過減少分量的成人藥。

家長應該怎麼做

1、兒童要用兒童藥

兒童有別于成人,其器官功能尚未發育完全,肝臟解毒和腎臟排泄等功能較弱,孩子不是‘縮小版’的成人,應按年齡、體重或體表面積計算小兒劑量。

家長們應儘量選擇小兒易於接受的顆粒劑、散劑、糖漿劑、滴劑、口服液等,減少喂藥困難。對於沒有小兒劑型的藥物,需要嚴格在醫生指導下按兒童用量準確分割,避免藥物過量造成的毒性反應。

2、常見病症用藥技巧

感冒

據介紹,90%以上的感冒由病毒引起,只有少數由細菌引起。因此家長們別濫用抗生素,其只對細菌有作用,對病毒引發的炎症沒有消炎作用。

同時,禁止將抗感冒與止咳用非處方藥用於2歲或以下嬰幼兒,並建議6歲或以下的小兒也勿使用,6歲至11歲兒童慎用。

發燒

一般體溫超過38.5℃或出現明顯不適時,可採用藥物退熱治療,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更安全有效,不推薦安乃近和阿司匹林。

當小於3個月嬰幼兒發燒,建議採用物理降溫方法退熱,如溫水浴30—40℃水溫、冰枕降溫、室內溫度控制25℃等;體溫<38.5℃,身體未出現明顯不適,不推薦藥物退熱;

3個月以上兒童,體溫≥38.5℃和(或)出現明顯不適時,特別是有過高熱驚厥史患兒,建議採用退熱劑。若出現高熱驚厥、精神不好或嘔吐加重等應及時就醫。

腹瀉

對於孩子發生急性腹瀉,家長們應注意預防孩子脫水,注意補鋅治療,並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許多家長使用蒙脫石散劑,使用時要注意最好每袋(3克)加50ml水,藥物才能最好地發揮作用。

服藥與吃飯的時間間隔開,要在胃基本排空以後才服,而且服藥後至少2-3個小時內不宜吃東西,以免影響藥效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