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代為什麼那麼多女孩擠破頭不怕si都想進宮做宮女,看完她們的月收入你就知道了

後宮中有兩種女人:後妃和宮女。後妃我們已經講得太多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宮女——這個在宮中微不足道、卻不能忽視的小人物。

早期的宮女,大多都是女奴隸、女俘虜和罪犯的妻子等,人數也不是很多,只有幾十人左右。可能是因為這樣的宮女不能很好地侍奉好君主,畢竟“術業有專攻”,而且人數也不足夠,這種方式逐漸消失了。

到了漢代的時候,朝廷派出專人來負責從民間挑選適齡女子進宮,經教習之後成為合格的宮女,開始服侍宮中的主子。

唐朝的宮女還分“工種”,分為六局:有的負責侍候嬪妃,被稱為尚宮;有的負責節儀之事,被稱為尚儀;有的掌管衣服,

被稱為尚服;掌管三餐,被稱為尚食等。

宮女的工作做得好,得打上司的賞識,就會被封為女官。女官最高可被封為正六品,相當於現在事業單位的科級幹部。

到清朝的時候,宮中設立了內務府,與後宮生活相關的事項都被內務府接管,女官也就漸漸不存在了。

既然宮女是一種職業,也就是有“工資”的,俗稱“俸祿”。俸祿又分為兩種:月俸和年俸。

宮女的月俸最低4兩,最高可以拿到20兩!其餘吃的、喝的、衣服、甚至是化妝品均由內務府供給,說白了就是包吃包住,還給你發高工資。宮裡的主子們開心了,

還會給宮女賞賜,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了。

據考證,漢代最低級的宮女一年大概有5184斤口糧,養活一家三口實在綽綽有餘。作為服務行業來說,這份薪水確實不算低。所以我們也常常在影視劇中看到少女為承擔家庭重擔,進宮當宮女的橋段了。就算宮女是高危職業,

也有無數女孩擠破頭想進去,想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