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所高校位於“包公故里、三國故地、科教名城”的安徽省省會合肥市!

合肥學院簡稱合院,是國家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和首批52所"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專案"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之一、中德合作共建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高校、安徽省示範應用型本科高校、碩士學位授權單位、 全國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副主任單位和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常任主席單位,

同時也是安徽省8所可接納港澳臺學生的高校之一,2014年學校成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畫"地方應用型高水準大學建設"高校。

1980年,由新中國放射化學奠基人楊承宗先生創辦(合肥聯合大學)並擔任首任校長,創辦之初,實行"適當收費、不包分配、按社會需求設置專業、後勤社會化"的模式辦學,是新中國第一所自費走讀大學。2002年,以合肥聯合大學為主體,合肥教育學院、合肥師範學校合併組建合肥學院。

校史發展:

原合肥聯合大學

合肥學院原合肥聯合大學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大學等7所在肥高校聯合於1980年創辦,位於黃山路中段。時提議的校名有“安徽自立大學”、“星津大學”、“江淮大學”等等。因抗戰時期有個“西南聯大”,由清華、北大、南開三所大學合辦而成,辦學效果很好。校方認為這個也叫聯大,體現聯合辦學的精神。

1980年8月28日,正式定名為“合肥聯合大學”。1980年10月11日,第一批新生開學典禮舉行。合肥聯大是中國第一所自費走讀大學。

該校創辦時設立董事會,時任合肥市委書記鄭銳任董事長,時任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楊承宗任校長。辦學之初,就一種與當時其他高校不同的辦學形式,即“聯辦公助、適當收費、按社會需求設置專業、不包分配、擇優推薦錄用、後勤社會化”。

首屆招生357名,學制為四年制本科,設中文系、理工系、英語系。

1985年3月,安徽省和德國下薩克森州在友好省州關係的基礎上,簽訂了共建合肥聯合大學協定,使合肥聯合大學成為德國下州援助中方重點建設的兩所應用型高校之一。該校還為稅務、金融、電力、煙草等系統定向培養了一批畢業生。

原合肥教育學院

原合肥教育學院由原合肥師範專科學校和原合肥市教師進修學校合併組成,于1981年成立,位於甯國路北段,占地面積64畝,是以培訓中學教師和教育管理幹部為主的成人高等院校,同時還承擔安徽師範大學本科函授教育。1993年開始招收全日制普通專科學生,開設有漢語言文學、史地、生化、英語、體育、數學、物理、電腦、初等教育和應用電子等專業。1997年被合肥市人事局認定為“合肥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中心”,1998年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中央師範教育補助專款”院校。

原合肥師範學校

原合肥師範學校始建於1952年,位於金寨路北段,1999年遷至經濟技術開發區,校區占地面積180畝,系安徽省一類師範學校。

文革時期,該校曾下遷到淮北太和縣,1971年重新恢復,曾於1958-1962、1978-1981年兩度經國務院批准改為合肥師範專科學校。該校1989年成為國家新教學方案首批試點學校之一,1995年起承擔“合肥地區小學教師培訓中心”任務。[1]

合併建校

2002年3月14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聯合大學、合肥教育學院和合肥師範學校三校進行合併,成立合肥學院。2009年,該校被安徽省批准為碩士點建設單位。

2009年底,中國教育部主持的新一輪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正式啟動,選擇在該校進行試評估。2010年4月,合肥學院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簽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學院校際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學院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協議”。

2010年6月23日,學院入選《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計畫專案,成為國家首批承擔“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的61所試點高校之一。2011年,該校獲批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專案”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

2013年4月,合肥學院與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簽訂全面合作協定。6月,合肥學院水環境治理及污染控制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立。

2014年合肥學院被確定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畫“地方應用型高水準大學建設”專案立項建設高校,成為安徽省第一批六所“地方應用型高水準大學建設高校”之一。

教學建設:

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工程,電子資訊工程,物流管理,電腦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

安徽省級特色專業:電子資訊工程、物流管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國際經濟與貿易、工程管理、工業設計

安徽省重點試驗培養專業:金融學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實施專業:工業設計、機械設計製造與自動化、軟體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工業設計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物流管理、生物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省級教學團隊: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團隊、教育學科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基礎化學課程教學團隊

省級精品課程:發酵工程與設備、在系統程式設計技術、高等數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資料結構、生物化學、物理化學、課程與教學論、人機工程學、高級財務管理、中國古代文學

省級示範實驗實訓中心:基礎實驗與實踐教學中心、經濟管理實驗中心、機械工程實驗實訓中心 (安徽省應用型高校聯盟)、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示範實習實訓中心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能力導向的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校企共建實踐教育基地:合肥學院-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省級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工業設計、機械設製造與自動化、物流管理等

校徽:

特色專業:

生物工程

電子資訊工程

物流管理

電腦科學與技術

化學工程與工藝

1997年被合肥市人事局認定為“合肥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中心”,1998年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中央師範教育補助專款”院校。

原合肥師範學校

原合肥師範學校始建於1952年,位於金寨路北段,1999年遷至經濟技術開發區,校區占地面積180畝,系安徽省一類師範學校。

文革時期,該校曾下遷到淮北太和縣,1971年重新恢復,曾於1958-1962、1978-1981年兩度經國務院批准改為合肥師範專科學校。該校1989年成為國家新教學方案首批試點學校之一,1995年起承擔“合肥地區小學教師培訓中心”任務。[1]

合併建校

2002年3月14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聯合大學、合肥教育學院和合肥師範學校三校進行合併,成立合肥學院。2009年,該校被安徽省批准為碩士點建設單位。

2009年底,中國教育部主持的新一輪本科教學工作水準評估正式啟動,選擇在該校進行試評估。2010年4月,合肥學院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簽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學院校際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學院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協議”。

2010年6月23日,學院入選《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計畫專案,成為國家首批承擔“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的61所試點高校之一。2011年,該校獲批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專案”培養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試點工作單位。

2013年4月,合肥學院與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簽訂全面合作協定。6月,合肥學院水環境治理及污染控制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立。

2014年合肥學院被確定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畫“地方應用型高水準大學建設”專案立項建設高校,成為安徽省第一批六所“地方應用型高水準大學建設高校”之一。

教學建設:

國家級特色專業:生物工程,電子資訊工程,物流管理,電腦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

安徽省級特色專業:電子資訊工程、物流管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國際經濟與貿易、工程管理、工業設計

安徽省重點試驗培養專業:金融學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實施專業:工業設計、機械設計製造與自動化、軟體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工業設計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物流管理、生物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

省級教學團隊: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團隊、教育學科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基礎化學課程教學團隊

省級精品課程:發酵工程與設備、在系統程式設計技術、高等數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資料結構、生物化學、物理化學、課程與教學論、人機工程學、高級財務管理、中國古代文學

省級示範實驗實訓中心:基礎實驗與實踐教學中心、經濟管理實驗中心、機械工程實驗實訓中心 (安徽省應用型高校聯盟)、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示範實習實訓中心

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能力導向的會計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省級校企共建實踐教育基地:合肥學院-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省級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工業設計、機械設製造與自動化、物流管理等

校徽:

特色專業:

生物工程

電子資訊工程

物流管理

電腦科學與技術

化學工程與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