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古徽州休寧這更具詩意的十個地名村莊,你去過幾個?

地名不僅僅是一個稱呼,一個特定地域的名稱。地名,

是最能體現一個地方文底蘊的地理資訊,特別是一些老地名,有源遠流長的文化積澱,有事過境遷的煙雨滄桑,更是地方變遷的刻痕印記。

在古徽州休寧,說起地名,總會有一長串優美且富有詩意的地名從腦海跳出,比如,“黃軒的故里——古林”、“藍天與白雲交際的地方——白際”、“古新安重要街市——臨溪“,

宛如一股股清流襲來,充滿美好的意味,令人無比嚮往!

“黃軒”故里之古林

休寧縣五城鎮古林村原名為蔚林。蔚林,這個美麗而古老的村莊因曾在清朝乾隆三十六年間出過一名叫黃軒狀元而出名。

古林村分為大門前、古林街、上古溪、下古溪、洪家坦五部分,

古林村大姓黃,遷居古林已70餘世。至清時,分支有五大方頭,十二門子族,名人輩出。名門望族多聚集于古林大門前。古林大門前,豪門大宅幢幢相連,直巷橫巷錯綜想通,古林皇氏家族最出名的宅第要數“秋官第”、“觀察第”和“邦伯第”。每第均有一堂名,其中“秋官第”堂名為“春胄堂”。沿村前大路,“觀察第”仍在,門樓上“觀察第”三字依稀可見。

TOP 10 古林

院寒青靄正沈沈,霜棧幹鳴入古林。——古林,給人以置身深山中的感覺,從此做個隱士罷。

藍田:休北之重鎮

藍田是休寧縣北鄉最大的集鎮,

舊時,沿河曾廣布街市、商賈雲集,素有休北中心之譽。至於村名的由來,有兩個說法,一是說舊時此地曾有一池塘,水深色藍,碧翠可愛,而田有安身立命之意,遂名藍田;另一說來自“藍田水暖玉生煙”的詩句。

TOP 9 藍田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藍田,一個讓人重回唐詩雅韻中的名字。

齊雲山東起之藍渡

藍渡位於休寧縣城西6KM處,行政劃分為休甯縣齊雲山鎮,皖贛鐵路、慈張公路、祁黃高速休寧站引線穿境而過,交通便捷,是全國四大道教聖地之一—齊雲山的東大門。該村歷史悠久,古有“齊雲山東起藍渡”之說,古驛道石板路至今猶存。唐代前這裡已形成商埠。明弘治十年(1496年)興建的蘭渡古石橋,更是當地的一道美景。

TOP 8 藍渡

欲問往來江上客,藍渡可曾有歸人。——藍渡,一個如同夢幻一般的名字,渡口春水總如藍。

白際:藍天與白雲交際的地方

白際鄉地處休甯縣東南邊陲,東與黃山市歙縣獅石鄉連結,南與浙江中洲鎮毗鄰,西連本縣璜尖鄉和源芳鄉,北接歙縣石門鄉和本縣榆村鄉,與千島湖相距35公里,全鄉位於海拔800米以上的天目山脈延伸部分的白際山脈群峰之中。白際鄉四季分明,雨水均勻,溫度適宜,氣候怡人,青山綠水,生態俱佳,景點眾多,觀賞值高,是生態旅遊、度假、避署的勝地。境內生態優美,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置身于白際山間,山清水澈,心曠神怡。

TOP 7 白際

天水渺然去,再從白際流。——白際,總是給人遠在天邊的感覺,無法觸及。

“朱升”故里之回溪

回溪是安徽休寧縣一個有近千年歷史的古村落,距今已有993年的歷史。迴溪是陳霞鄉下屬的一個行政村,人口1307人,378戶,村子以洪姓、朱姓、呂姓、韓姓、宋姓為多。迴溪村的名人當數朱升,他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向朱元璋獻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策,相隔600多年後被一代偉人毛澤東所借鑒。

TOP 6 回溪

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回溪,清湍鳴于此,綠水繞飛閣,這是山水最美的結合。

臨溪:古新安重要街市

東臨溪鎮位於安徽休寧縣東南部,北與屯溪區陽湖鎮毗連,緊靠黃山市中心城區,鎮域面積115.8平方公里,現轄11個行政村,131個村民組,總人口19277人。東臨溪始建于隋唐,今在下街尚存有斷續50米長的唐代古城牆基。整個集鎮村落呈南頭北尾鯉魚形,鎮中開渠,如同 魚腸,沿渠為3裡長的古街衢,店鋪 鱗次櫛比,是古新安重要的街市之一。

TOP 5 臨溪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臨溪,一個讓人瞬間就想遁去,臨溪而釣的地方。

瑤溪:人間瑤池

瑤溪是休甯縣商山鎮的重要門戶,向南經五城可到婺源。自北向入村,南行200米,尚存一段約百米的古街,街盡上嶺左轉到“上筒”地段,前行不遠,原有一座狀元廳雄踞後龍山前,這便是瑤溪村揚名的根本所在。瑤溪主姓戴和詹,詹遷居早于戴,戴興盛強于詹。瑤溪戴與隆阜戴為叔伯關係,分支瑤溪後,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之氣,一躍成為瑤溪的要姓大族。時代繁衍生息,到清末,戴氏在瑤溪建成有上下兩座宗祠和前門廳、後門廳、中門廳、思誠廳和玻璃廳等七廳,每廳均為高樓大宅。

TOP 4 瑤溪

巾車雲路入,理棹瑤溪行。——瑤溪,從西王母的少廣之山,緩緩流入人間。

梓塢:“三絕勝地”

梓塢村是休寧縣板橋鄉的一個古村落,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到梓塢不可不看“梓塢三絕”:古祠、長壽松和長生魚。梓塢祠堂建于明代,原名梓裡敬德堂藍梓公路距樟前村5公里處有個梓塢村,,是梓塢村宋氏宗族議事聚會和操辦紅白喜事的場所。祠堂坐東朝西,位於村中心,總建築面積近700平方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村中裡梓源地方,有三棵古松均有千年樹齡。20多米高度,兩人合抱的樹圍,雍容大度,跨越漫漫千年歲月,在鄉村的煙雲中,仿佛是這一方水土的守護神。梓塢村農婦宋益子家有座流水養魚塘據悉有百年歷史,當年養殖兩條草魚,體重竟達50多斤,號稱是“年歲最高的”的兩條魚。

TOP 3 梓塢

吳王有情還落淚,人間難尋到梓塢。——梓塢,聽上去就像一個種滿了梓樹的世外桃源,你若來,又怎舍離去。

冰潭:“新安江的第一潭”

休寧縣境內溪口鎮的冰潭,有原來的冰潭鄉併入溪口鎮。冰潭亦屬於新安江源頭,被稱為“新安第一潭”。率水河從六股尖的涓涓細流跌宕而下,在流口、鳧峰的山間,左奔右突,千回百轉,接納眾多支流,到了五明之後,河面陡然變得開闊起來了,往下散落著三角口、屯田、冰潭,朱家碣、泰溪等村落。而且在這一河段,每隔數公里都建有水電站,壩上的蓄水區一帶,河面愈發開闊,有近百米,一年四季,碧波盈盈。“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

TOP 2 冰潭

鳥啄冰潭玉鏡開,風敲簷溜水晶折。——冰潭,月下寒潭,怎能不生幽意。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

齊雲山白雲深處月華街

月華街又稱月華天街,坐落在齊雲山半山處,宛如一彎月牙。這裡宮觀道院遍佈其間,民居店鋪鱗次櫛比,香火繚繞、鐘鼓和鳴,被譽為“天上人間”,月華街有古道房8座,還有許多徽派民居,其中玄太素宮為嘉慶皇帝賜建,是道家居士修身養性之地。粉牆黛瓦、騎牆錯落的徽式山房,比鄰接踵,連片成街。數以百戶正一派的道人方士聚集生活在這條“天上的街市”中。齊雲山是正一派“張天師”的道場。八百年來,“月華街”的人口逐漸增多,終成道教正一派集群生活在山上的村落這獨特奇觀。山水、村莊、田園、徽派建築,一幅和諧的天上人間圖畫。

TOP 1 月華街

月華街上飄風絮,幾簇淡煙升衰柳。——月華街,一個名字美到令人窒息的村落,獨立寒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繡屏愁背一燈斜。這是個徽州月下紅袖香的地方。

古驛道石板路至今猶存。唐代前這裡已形成商埠。明弘治十年(1496年)興建的蘭渡古石橋,更是當地的一道美景。

TOP 8 藍渡

欲問往來江上客,藍渡可曾有歸人。——藍渡,一個如同夢幻一般的名字,渡口春水總如藍。

白際:藍天與白雲交際的地方

白際鄉地處休甯縣東南邊陲,東與黃山市歙縣獅石鄉連結,南與浙江中洲鎮毗鄰,西連本縣璜尖鄉和源芳鄉,北接歙縣石門鄉和本縣榆村鄉,與千島湖相距35公里,全鄉位於海拔800米以上的天目山脈延伸部分的白際山脈群峰之中。白際鄉四季分明,雨水均勻,溫度適宜,氣候怡人,青山綠水,生態俱佳,景點眾多,觀賞值高,是生態旅遊、度假、避署的勝地。境內生態優美,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置身于白際山間,山清水澈,心曠神怡。

TOP 7 白際

天水渺然去,再從白際流。——白際,總是給人遠在天邊的感覺,無法觸及。

“朱升”故里之回溪

回溪是安徽休寧縣一個有近千年歷史的古村落,距今已有993年的歷史。迴溪是陳霞鄉下屬的一個行政村,人口1307人,378戶,村子以洪姓、朱姓、呂姓、韓姓、宋姓為多。迴溪村的名人當數朱升,他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向朱元璋獻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九字策,相隔600多年後被一代偉人毛澤東所借鑒。

TOP 6 回溪

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回溪,清湍鳴于此,綠水繞飛閣,這是山水最美的結合。

臨溪:古新安重要街市

東臨溪鎮位於安徽休寧縣東南部,北與屯溪區陽湖鎮毗連,緊靠黃山市中心城區,鎮域面積115.8平方公里,現轄11個行政村,131個村民組,總人口19277人。東臨溪始建于隋唐,今在下街尚存有斷續50米長的唐代古城牆基。整個集鎮村落呈南頭北尾鯉魚形,鎮中開渠,如同 魚腸,沿渠為3裡長的古街衢,店鋪 鱗次櫛比,是古新安重要的街市之一。

TOP 5 臨溪

弄石臨溪坐,尋花繞寺行。——臨溪,一個讓人瞬間就想遁去,臨溪而釣的地方。

瑤溪:人間瑤池

瑤溪是休甯縣商山鎮的重要門戶,向南經五城可到婺源。自北向入村,南行200米,尚存一段約百米的古街,街盡上嶺左轉到“上筒”地段,前行不遠,原有一座狀元廳雄踞後龍山前,這便是瑤溪村揚名的根本所在。瑤溪主姓戴和詹,詹遷居早于戴,戴興盛強于詹。瑤溪戴與隆阜戴為叔伯關係,分支瑤溪後,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之氣,一躍成為瑤溪的要姓大族。時代繁衍生息,到清末,戴氏在瑤溪建成有上下兩座宗祠和前門廳、後門廳、中門廳、思誠廳和玻璃廳等七廳,每廳均為高樓大宅。

TOP 4 瑤溪

巾車雲路入,理棹瑤溪行。——瑤溪,從西王母的少廣之山,緩緩流入人間。

梓塢:“三絕勝地”

梓塢村是休寧縣板橋鄉的一個古村落,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到梓塢不可不看“梓塢三絕”:古祠、長壽松和長生魚。梓塢祠堂建于明代,原名梓裡敬德堂藍梓公路距樟前村5公里處有個梓塢村,,是梓塢村宋氏宗族議事聚會和操辦紅白喜事的場所。祠堂坐東朝西,位於村中心,總建築面積近700平方米,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村中裡梓源地方,有三棵古松均有千年樹齡。20多米高度,兩人合抱的樹圍,雍容大度,跨越漫漫千年歲月,在鄉村的煙雲中,仿佛是這一方水土的守護神。梓塢村農婦宋益子家有座流水養魚塘據悉有百年歷史,當年養殖兩條草魚,體重竟達50多斤,號稱是“年歲最高的”的兩條魚。

TOP 3 梓塢

吳王有情還落淚,人間難尋到梓塢。——梓塢,聽上去就像一個種滿了梓樹的世外桃源,你若來,又怎舍離去。

冰潭:“新安江的第一潭”

休寧縣境內溪口鎮的冰潭,有原來的冰潭鄉併入溪口鎮。冰潭亦屬於新安江源頭,被稱為“新安第一潭”。率水河從六股尖的涓涓細流跌宕而下,在流口、鳧峰的山間,左奔右突,千回百轉,接納眾多支流,到了五明之後,河面陡然變得開闊起來了,往下散落著三角口、屯田、冰潭,朱家碣、泰溪等村落。而且在這一河段,每隔數公里都建有水電站,壩上的蓄水區一帶,河面愈發開闊,有近百米,一年四季,碧波盈盈。“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

TOP 2 冰潭

鳥啄冰潭玉鏡開,風敲簷溜水晶折。——冰潭,月下寒潭,怎能不生幽意。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

齊雲山白雲深處月華街

月華街又稱月華天街,坐落在齊雲山半山處,宛如一彎月牙。這裡宮觀道院遍佈其間,民居店鋪鱗次櫛比,香火繚繞、鐘鼓和鳴,被譽為“天上人間”,月華街有古道房8座,還有許多徽派民居,其中玄太素宮為嘉慶皇帝賜建,是道家居士修身養性之地。粉牆黛瓦、騎牆錯落的徽式山房,比鄰接踵,連片成街。數以百戶正一派的道人方士聚集生活在這條“天上的街市”中。齊雲山是正一派“張天師”的道場。八百年來,“月華街”的人口逐漸增多,終成道教正一派集群生活在山上的村落這獨特奇觀。山水、村莊、田園、徽派建築,一幅和諧的天上人間圖畫。

TOP 1 月華街

月華街上飄風絮,幾簇淡煙升衰柳。——月華街,一個名字美到令人窒息的村落,獨立寒階望月華,露濃香泛小庭花,繡屏愁背一燈斜。這是個徽州月下紅袖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