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愛音斯坦聲音學院與南方人物週刊推出第二期——日本動畫匠人神山健治

本節目由愛音斯坦聲音學院聯合南方人物週刊共同出品

本期節目結尾有愛因斯坦聲音學院獨家彩蛋,絕對爆笑,絕不能錯過呦!一般人我都不告訴TA!

神山健治與押井守

《攻殼機動隊》各有特色

說起押井守,不得不提到他的明星學員神山健治。神山健治在80年代入行接觸動畫,他的動畫風格明快、節奏緊湊,

與押井守大部分動畫中陰暗、抑鬱、迷幻的格調形成了鮮明對比,在2002年執導作品《攻殼機動隊》TV版成名。

但《攻殼機動隊》95版最早是由押井守的呈現,堪稱神作無疑,細節劇情主旨無可挑剔,押井守讓全身義體化的草雉素子在深潛中放空,

思考人與機器的界限、靈與肉的關係,觸探人何以為人的奧秘,以形而上的哲學氣質攫攝人心。

神山健治在這樣的背景下,並沒有受制于老師押井守宗教意味濃厚的哲學思考,而是以自己的視角對故事的主旨進行解讀。神山健治構建了一個資訊社會的生存繁衍法則。

由於“魂”和“殼”有對應性,所以當魂居於某個殼時,便會產生新的魂,並與原來的分離開來,這是繁衍。雖然魂產生了差異,可是本性不會輕易改變,會憑藉著內裡的正義感而去改變,這是發展。可最後由於種種原因與原身產生交鋒,這是競爭和死亡,也就是優勝劣汰。神山健治的《攻殼機動隊》,對於95版的詮釋及延伸,對賽博朋克風格的傳承與發展,真正做到了青出於藍,
沒有違和。

《東之伊甸》帶給神山健治的思考

《攻殼機動隊》TV版放映于新世紀初,那時候,一部主題嚴肅、色調冷暗的科幻動畫。如今15年過去了,日本動畫市場天翻地覆。神山健治是從2009年的《東之伊甸》開始感受到這點的。作品中關注新舊時代轉型的“變革”。

動畫人物設定跨越多個世代,多方位展示了日本的社會現狀:經濟蕭條、少子化和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而故事劇情也以主角們相互廝殺的形式,緊緊圍繞打破現狀、創造新世界的主題展開。雖然最後動畫沒有給出明確的解決方法,卻展現了社會從青年人開始變革的希望。

但是在故事的結尾,神山健治犯了難。他讓瀧澤成為了網路時代的王子和眾多禦宅族擁護的意見領袖,但卻下不了結論:該讓瀧澤對他們發出怎樣的行動指示和命令,才能達到所謂拯救日本社會的目標?思考了很久,他決定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瀧澤給所有人發了短信,關於人應該怎麼活,希望大家找到自己的答案。

和神山健治同年齡層的人都覺得這個結局很好,但年輕人不買帳,年輕人希望給出一個非常明確的,哪怕是非常個人的答案。從這次起,神山健治真切感受到個人主義真的壓過了集體主義。彼時已有些名氣的他開始感覺到壓力,是應該改變一下做片的方式了?剛做導演的他,能以粉絲的心理,做出粉絲喜歡的片子。但15年前和15年後粉絲已經變了,現在有點無法理解粉絲在想什麼了。

《午睡公主》大膽改變思路

2017年6月神山健治帶著新作《午睡公主》來到上海。只是這次,他做出了一些與自己過往的作品都截然不同的東西。在老粉絲的心中,神山健治的名字與這些關鍵字聯繫在一起,科幻、社會現實、人文思考等。但這次,他帶來的卻是一部相當大眾化的作品。科幻變成童話,擁有魔法道具的女孩在父親幫助下突破重重阻難拯救世界,這樣的劇情,反而是老粉絲有些不適應。

但神山健治覺得,這正是順應年輕粉絲意見,做出的一部更加個人化的作品。反而是以前的作品,是一種體系化的東西,但裡面是加了很多私貨。這一次剛好相反,外殼看起來是寫給女兒看的非常個人的東西,但內核反而是更加大眾更加商業。

在上海電影節新片放映後,《午睡公主》結尾,是觀眾討論的焦點問題之一。一個形狀似哥斯拉的大怪物從海裡上岸,肆無忌憚地摧毀城市。這個巨人到底是什麼?這也是沒有交代背景,不知怪物是什麼、目的為何,看上去像是為了劇情完整而強行設計了一個終極怪物。神山健治面對這個問題,熟絡地談起了六年前的“3·11東日本大地震”:“當時大家受到很大的衝擊,日本的經濟和人們的心態都出現了一些變化。現在過了六年,大家可能情緒上好了一點,但是心裡那種有點陰暗的情緒感受還是藏在心裡的某些地方。巨人可能就是這些感情的一種表現。”

作品中映射著神山健治未完成的夢

就像從童年起,神山健治就用動畫做著現實中無法完成的事。雖然神山健治一直否認,但他塑造的人物是他自己的一面鏡子。無論殼如何改變,他都在補償著自己實現不了的英雄夢,一個孤獨乃至有些偏執的英雄夢。

聲音是一張名片,是一條資訊,是一個符號,是無數人的孤寂良藥。關注愛音斯坦聲音學院,這裡有溫暖的聲音陪伴著你,有知識和乾貨給予你,只為讓你發現聲音世界中的美好!更多精彩掃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喲!

製作團隊

出品人:愛音斯坦FM

總編輯:Vivian

配音員:馬星

後期製作:王家威

本期校對:公子小良

但是在故事的結尾,神山健治犯了難。他讓瀧澤成為了網路時代的王子和眾多禦宅族擁護的意見領袖,但卻下不了結論:該讓瀧澤對他們發出怎樣的行動指示和命令,才能達到所謂拯救日本社會的目標?思考了很久,他決定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瀧澤給所有人發了短信,關於人應該怎麼活,希望大家找到自己的答案。

和神山健治同年齡層的人都覺得這個結局很好,但年輕人不買帳,年輕人希望給出一個非常明確的,哪怕是非常個人的答案。從這次起,神山健治真切感受到個人主義真的壓過了集體主義。彼時已有些名氣的他開始感覺到壓力,是應該改變一下做片的方式了?剛做導演的他,能以粉絲的心理,做出粉絲喜歡的片子。但15年前和15年後粉絲已經變了,現在有點無法理解粉絲在想什麼了。

《午睡公主》大膽改變思路

2017年6月神山健治帶著新作《午睡公主》來到上海。只是這次,他做出了一些與自己過往的作品都截然不同的東西。在老粉絲的心中,神山健治的名字與這些關鍵字聯繫在一起,科幻、社會現實、人文思考等。但這次,他帶來的卻是一部相當大眾化的作品。科幻變成童話,擁有魔法道具的女孩在父親幫助下突破重重阻難拯救世界,這樣的劇情,反而是老粉絲有些不適應。

但神山健治覺得,這正是順應年輕粉絲意見,做出的一部更加個人化的作品。反而是以前的作品,是一種體系化的東西,但裡面是加了很多私貨。這一次剛好相反,外殼看起來是寫給女兒看的非常個人的東西,但內核反而是更加大眾更加商業。

在上海電影節新片放映後,《午睡公主》結尾,是觀眾討論的焦點問題之一。一個形狀似哥斯拉的大怪物從海裡上岸,肆無忌憚地摧毀城市。這個巨人到底是什麼?這也是沒有交代背景,不知怪物是什麼、目的為何,看上去像是為了劇情完整而強行設計了一個終極怪物。神山健治面對這個問題,熟絡地談起了六年前的“3·11東日本大地震”:“當時大家受到很大的衝擊,日本的經濟和人們的心態都出現了一些變化。現在過了六年,大家可能情緒上好了一點,但是心裡那種有點陰暗的情緒感受還是藏在心裡的某些地方。巨人可能就是這些感情的一種表現。”

作品中映射著神山健治未完成的夢

就像從童年起,神山健治就用動畫做著現實中無法完成的事。雖然神山健治一直否認,但他塑造的人物是他自己的一面鏡子。無論殼如何改變,他都在補償著自己實現不了的英雄夢,一個孤獨乃至有些偏執的英雄夢。

聲音是一張名片,是一條資訊,是一個符號,是無數人的孤寂良藥。關注愛音斯坦聲音學院,這裡有溫暖的聲音陪伴著你,有知識和乾貨給予你,只為讓你發現聲音世界中的美好!更多精彩掃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喲!

製作團隊

出品人:愛音斯坦FM

總編輯:Vivian

配音員:馬星

後期製作:王家威

本期校對:公子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