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丁彥雨航成小牛夏聯“MVP”?過度的“捧”不亞於“殺”

丁彥雨航的未來依然不確定。

還未確定能否立足NBA的丁彥雨航,

已經被一些國內媒體排入了小牛或者其他某支西部球隊的下賽季陣容之中……

北京時間7月16日上午,小牛在夏季聯賽中91比74擊敗塔圖姆和傑倫·布朗缺陣的凱爾特人。本場比賽,丁彥雨航替補登場貢獻全隊第三高的11分,而在某些國內媒體對本場比賽的報導中,特意強調了這麼一點:在丁彥雨航罰球時現場響起響亮的“MVP”的呼聲。而還有媒體甚至表示,即便小牛不要丁彥雨航,

也已經有某支西部球隊打算為他開出合同了。丁彥雨航的表現的確不錯,但不可否認的是,他距離“MVP”還是有很大的差距——不然國內媒體也不需要特別強調,高呼“MVP”的大多數是“歪果仁”。

從奧蘭多夏季聯賽首秀貢獻8分到本場貢獻11分,丁彥雨航經過半個月的適應,的確顯得更適合NBA的比賽——本場他在第一節投中的三分球以及與隊友間越來越多的配合,都證明了這一點,

這也無疑會加深小牛上下對他的認可。

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的一個事實是,夏季聯賽畢竟是與NBA正式比賽有著巨大的差距,如果因為小丁在夏季聯賽的表現就認為小牛一定會選擇他,那無疑也是有些過於樂觀了——入選2016年夏季聯賽最佳陣容的5名球員,在上賽季的NBA賽場上大多依然屬於邊緣球員,獲得MVP的泰爾斯·鐘斯,上賽季在森林狼不僅一直擔任替補,而且場均也不過3.5分、1.1個籃板以及2.6次助攻而已。

費雷爾在之前的比賽中。

另外一方面,即便是本場幫助小牛擊敗凱爾特人的比賽中收穫觀眾“MVP”的呼聲,在小牛官網賽後對本場比賽的總結中,也更多將贏球的原因歸於拿下20分的約吉·費雷爾和拿下18分的布魯希諾。當然,

小牛官網的確也提到了小丁,但不過是寥寥幾句而已——僅僅提到了他上半場替補登場投中三分球,幫助小牛以20比15擴大領先。

總之,就在國內一些媒體拿球迷對小丁高呼“MVP”大做文章的同時,小牛方面顯然並沒有同樣強烈的表達欲望。聯想到小牛之前給丁彥雨航所開出的合同,這大概才是小牛在面對丁彥雨航去留的最正確態度:如果丁彥雨航願意,小牛也願意通過相對低廉的價格給丁彥雨航一個機會,

但也僅此而已。

辛格已經等待好幾年依然沒等到機會。

不僅僅是丁彥雨航,小丁目前在小牛的隊友、號稱印度第一人的辛格,自2015年被小牛在第二輪總第52位選中之後,一直在苦苦尋找一個能夠為小牛登場的機會,但他所獲得的不過是一直在小牛的發展聯盟球隊、德克薩斯傳奇效力而已。此外,在本場與凱爾特人的比賽中砍下18分的阿根廷人布魯希諾,上賽季在小牛所獲得的出場機會同樣非常少。

小牛陣中的確有約吉·費雷爾這樣的勵志典範,但對於大多數邊緣球員而言,即便如願加盟球隊,他們若想真正站穩腳跟,除了不斷努力之外、還得多少有一些運氣的成分——費雷爾就是把握住了小牛隊內一度傷病過多的契機。

通過此次夏季聯賽,更多人看到了丁彥雨航的態度和能力。

再說回丁彥雨航目前的處境。作為CBA的MVP得主,丁彥雨航的能力和態度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但因為位置的原因,丁彥雨航想在NBA立足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一點,不會因為丁彥雨航在夏季聯賽有多玩命、態度多麼端正而有絲毫的改變——還有小丁是否願意接受小牛所開出合同的問題。

換句話說,在國內一些媒體對丁彥雨航的認可與NBA對丁彥雨航的認可之間,還有一個巨大的鴻溝,有國內媒體刻意僅僅介紹丁彥雨航的表現、刻意用觀眾的“MVP”呼聲來強調丁彥雨航的出色——甚至無視費雷爾以及布魯希諾等人為小牛贏球所作出的貢獻,多少還是顯得有一些滑稽。

事實上,小丁如今的待遇,幾乎每個有過NBA登場經歷的中國球員都曾經遇到過。從當年的王治郅到易建聯,總有媒體從善意的角度,不遺餘力地放大他們的表現而選擇對其他球員忽視。“心向國人”當然沒錯,但媒體的這些有意無意的放大卻大多起到了反作用,使得這些原本不過兢兢業業打球、辛辛苦苦追夢的中國球員,反而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當年的“姚黑”,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不滿於國內媒體的吹捧而一步步走上“黑”的道路。

這樣的現實的確挺讓人感到失望的。畢竟,每一個登上NBA的中國球員都堪稱英雄,但因為他們所無法掌控的媒體,而一點點滑落到遭人反感的境地,的確是讓這些球員有些冤枉。

過度的“捧”等同於“殺”,真的已經有過太多的例子,可為什麼還是有人記不住呢?好心辦壞事,大概如此吧!

上賽季在小牛所獲得的出場機會同樣非常少。

小牛陣中的確有約吉·費雷爾這樣的勵志典範,但對於大多數邊緣球員而言,即便如願加盟球隊,他們若想真正站穩腳跟,除了不斷努力之外、還得多少有一些運氣的成分——費雷爾就是把握住了小牛隊內一度傷病過多的契機。

通過此次夏季聯賽,更多人看到了丁彥雨航的態度和能力。

再說回丁彥雨航目前的處境。作為CBA的MVP得主,丁彥雨航的能力和態度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但因為位置的原因,丁彥雨航想在NBA立足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一點,不會因為丁彥雨航在夏季聯賽有多玩命、態度多麼端正而有絲毫的改變——還有小丁是否願意接受小牛所開出合同的問題。

換句話說,在國內一些媒體對丁彥雨航的認可與NBA對丁彥雨航的認可之間,還有一個巨大的鴻溝,有國內媒體刻意僅僅介紹丁彥雨航的表現、刻意用觀眾的“MVP”呼聲來強調丁彥雨航的出色——甚至無視費雷爾以及布魯希諾等人為小牛贏球所作出的貢獻,多少還是顯得有一些滑稽。

事實上,小丁如今的待遇,幾乎每個有過NBA登場經歷的中國球員都曾經遇到過。從當年的王治郅到易建聯,總有媒體從善意的角度,不遺餘力地放大他們的表現而選擇對其他球員忽視。“心向國人”當然沒錯,但媒體的這些有意無意的放大卻大多起到了反作用,使得這些原本不過兢兢業業打球、辛辛苦苦追夢的中國球員,反而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當年的“姚黑”,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不滿於國內媒體的吹捧而一步步走上“黑”的道路。

這樣的現實的確挺讓人感到失望的。畢竟,每一個登上NBA的中國球員都堪稱英雄,但因為他們所無法掌控的媒體,而一點點滑落到遭人反感的境地,的確是讓這些球員有些冤枉。

過度的“捧”等同於“殺”,真的已經有過太多的例子,可為什麼還是有人記不住呢?好心辦壞事,大概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