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不稱職的漢靈帝死的蹊蹺,可所有人關注的是誰來接班

【十八路諸侯 8】漢靈帝山崩儲君未定,劉辯劉協背後各有勢力,董太后何進劍拔弩張

就在涼州、益州、幽州捷報頻傳的時候,漢靈帝自己身體卻不爭氣——駕崩了。在講究禮法的時代,

死也是分等級的,用詞是完全不一樣的。皇帝去世,用的這個“崩”字,意義很深。崩——形自上而下之勢,意通毀也。皇帝是天下的中心,皇帝死了中心的支撐就沒了,天下的支柱就失去了,整個江山就“崩”了。如果不理解,可以聯想偉大領導毛主席去世時候的情景,或我們鄰邦朝鮮金正日去世後的場景。

當然古時候的皇帝不像現代的領袖和黎民百姓那麼近。更何況咱們的漢靈帝還悲催的是東漢末年的皇帝。

他這一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深宮裡度過的,圍繞身旁的還都是宦官宮女之流,朝臣都不見得能見上幾次面。可畢竟他是權利的中心,他的去世,勢必造成又一次權利的整體重構。

圖1、漢靈帝

漢靈帝和他之前的幾任皇帝一樣,

都沒有能活過三十四歲。漢靈帝即位的時候只有十一歲,在位有二十二年之久。皇帝死後都要有一個諡號的,作為對這個皇帝的整體評價。“靈”字便是他的諡號,“靈”不算一個太好的評價,有“亂而不損”的意思。可是《後漢書》作者范曄對這個評價很有異議——“然則靈帝之為靈也優哉”,認為這個諡號對漢靈帝劉宏太過於寬容了。

範曄對漢靈帝最後的評述是:“靈帝負乘,委體宦孽。征亡備兆,《小雅》盡缺。麋鹿霜露,遂棲宮衛。”漢靈帝做皇帝不稱職,任由身邊的宦官擺佈。在漢靈帝的時候東漢已經有了滅亡的徵兆,朝政荒廢,邊境大亂。以至於很多人都覬覦皇位,而宮廷中各種權勢交雜混亂不堪言。

確實,漢靈帝活著的時候,宦官、外戚已經打得不可開交。

他這麼一“崩”,對峙的各方馬上就劍拔弩張,為了皇位展開拼殺。漢靈帝再怎麼差,他活著的時候,局面還可以維持。至少各方都得顧及這麼一個成年的皇帝。但他這麼一死,各方可就沒地方去講理了,只能開始拼實力了。

東漢之前的皇帝是為沒有兒子發愁。但漢靈帝有兩個兒子,和東漢之前的皇帝比起來算多的,可和歷史記載中歷代皇帝子嗣的平均數卻相去甚遠。

即便就這兩個兒子,漢靈帝活著的時候,也沒能把太子之選敲定下來。史書上說他是在猶豫,而且偏心小兒子劉協。

圖3、漢少帝劉辯

漢靈帝偏心小兒子的事情今天看起來是有些吊詭的原因。漢靈帝的大兒子劉辯是當時的何皇后所生。在生劉辯之前,漢靈帝有過好幾個兒子,但都死掉了,可以想見當時的醫學水準差到什麼程度,即便是皇家想把兒子養成年都是一件難事。或許當時也有這麼一個說法,命賤好養活,於是漢靈帝就把劉辯寄養在一個道士家中。因而劉辯從小不在皇宮中長大,史書上說他“輕佻無威儀”。畢竟受的皇家薰陶少,漢靈帝不是很喜歡,反倒是更喜歡小兒子劉協。

說起小兒子劉協的幼時經歷就更特殊了。劉協的生母王夫人生下來劉協之後,就被嫉妒心強的何皇后給毒死了(正是因為這茬兒,漢獻帝曾動過把何皇后廢掉的念頭)。沒辦法,劉協只能由祖母董太后(因為兒子當了皇帝,才成了太后)撫養長大。

圖3、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董太后與劉協

再回頭看看之前漢靈帝的一些安排,其實已經向外界傳遞了他的想法。只不過漢靈帝確實不夠英武決斷,才會有接下來異常緊張精彩、跌宕起伏而又血腥四濺的宮鬥戲碼上演。在大閱兵之前,漢靈帝設置了西園八校尉,而且讓八校尉中的宦官蹇碩,統領全軍,大將軍、何皇后的哥哥何進都在蹇碩的統領之下。而且安排董太后的侄兒董重為驃騎將軍。這兩個安排,基本可以看做是在為立董太后養大的、被漢靈帝喜歡的劉協為太子做準備。

而且為了調開何進,已經下旨讓何進帶兵去討伐西北的羌人叛軍韓遂。何進故意賴著不走,說是要等袁紹在徐州、青州招募好了軍隊才出發,有意拖延時間。史書上說是因為蹇碩忌憚何進,可裡面怎麼會沒有漢靈帝的主意呢?再加上之後的儲位之爭,漢靈帝的意見更應該是主導。

說到這,有必要介紹一下何進,這位把董卓叫到京城,引火上身的大將軍以及他們整個何家。何進之所以能夠走到這一步,完全是因為他有個好妹妹。這個妹妹被選進了皇宮,而且深得漢靈帝的寵倖。據說他們家之前是屠戶,可以想像其家族的社會地位並不高。如果沒有這個被皇帝寵倖的妹妹,何進說不定也就是個殺豬宰羊的屠戶。

圖4、大將軍何進

因為有了妹妹,何進被任命為郎中,後又做了虎賁中郎將、潁川太守。他妹妹生了皇子劉辯,加上被寵倖,由貴人被冊封立為漢靈帝的第二位皇后。何進這個哥哥沾著自己妹妹的光被招到朝中先後做過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黃巾叛亂起來之後,何進又被任命為大將軍,負責鎮守京城洛陽。因為提前發現了一場黃巾叛亂陰謀,平定有功,又被封為慎侯。

就這樣原本一名不文的何進,因為有個好妹妹,出侯拜大將軍,位極人臣。不過,從另一個側面看,看似柔弱的漢靈帝,把控朝局的能力並不是像我們想到的那樣不堪,硬是把自己寵倖的妃子的哥哥、一個寒族出身的何進放到了朝堂的最高處。

圖5、何進妹妹何太后

不但何進拜為大將軍,何進的弟弟何苗一樣步步提拔。在平定黃巾前已經是河南尹。潁陽有黃巾叛亂,何苗前去成功平定。之後何苗被封為濟陽侯,拜車騎將軍。就這樣,黃巾起義後,外戚何家正式成型,從一個屠戶之家,到有了一個皇后、一個大將軍、一個車騎將軍,成了盛極一時的外戚之家。

但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心思是會變的。之前快速的提拔何家兄弟,是因為寵信何皇后;可當漢靈帝想立小兒子當皇帝的時候,自然第一個要消除掉的障礙就是要擁立另一個皇子的何氏家族。

不過何進的運氣也夠好的,漢靈帝就匆匆忙忙掛掉了。而何進得了賞賜,只是稍微的拖延了一下,就把漢靈帝拖掛了。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很難說的清楚。漢靈帝按理說正值壯年,半年前閱兵的時候還活靈活現,可怎麼就忽然掛了呢?

聯繫到何進被調動,其中是不是有疑點呢?何進當時要被調到西北,西北那邊有董卓。而就在之前,董卓連續兩次違抗朝廷聖旨,拒絕被調走。之後,在去並州當並州牧的路上又停下來等朝局變化。之後,就收到何進的密令。這些事裡面,是不是有關聯呢?

遠在東漢,史書留下的記載又有限。況且漢靈帝這麼一個沒啥作為,名聲又臭,放縱宦官的皇帝,是沒有人會去為他的死尋找原因的。真正重要的是,他死之後,誰當皇帝。接下來的皇位之爭,好戲就要跟著上演了。

【十八路諸侯】這一期就到這裡,下期繼續,,感謝小王子的校對。

關注【歷史深處】,一起品讀東漢末年的群雄爭霸,歡迎閱讀上一期《十八路諸侯》之七《東漢王朝剛服下州牧這副毒藥時“成效”異常好,變亂叛逆全搞定》。

在生劉辯之前,漢靈帝有過好幾個兒子,但都死掉了,可以想見當時的醫學水準差到什麼程度,即便是皇家想把兒子養成年都是一件難事。或許當時也有這麼一個說法,命賤好養活,於是漢靈帝就把劉辯寄養在一個道士家中。因而劉辯從小不在皇宮中長大,史書上說他“輕佻無威儀”。畢竟受的皇家薰陶少,漢靈帝不是很喜歡,反倒是更喜歡小兒子劉協。

說起小兒子劉協的幼時經歷就更特殊了。劉協的生母王夫人生下來劉協之後,就被嫉妒心強的何皇后給毒死了(正是因為這茬兒,漢獻帝曾動過把何皇后廢掉的念頭)。沒辦法,劉協只能由祖母董太后(因為兒子當了皇帝,才成了太后)撫養長大。

圖3、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董太后與劉協

再回頭看看之前漢靈帝的一些安排,其實已經向外界傳遞了他的想法。只不過漢靈帝確實不夠英武決斷,才會有接下來異常緊張精彩、跌宕起伏而又血腥四濺的宮鬥戲碼上演。在大閱兵之前,漢靈帝設置了西園八校尉,而且讓八校尉中的宦官蹇碩,統領全軍,大將軍、何皇后的哥哥何進都在蹇碩的統領之下。而且安排董太后的侄兒董重為驃騎將軍。這兩個安排,基本可以看做是在為立董太后養大的、被漢靈帝喜歡的劉協為太子做準備。

而且為了調開何進,已經下旨讓何進帶兵去討伐西北的羌人叛軍韓遂。何進故意賴著不走,說是要等袁紹在徐州、青州招募好了軍隊才出發,有意拖延時間。史書上說是因為蹇碩忌憚何進,可裡面怎麼會沒有漢靈帝的主意呢?再加上之後的儲位之爭,漢靈帝的意見更應該是主導。

說到這,有必要介紹一下何進,這位把董卓叫到京城,引火上身的大將軍以及他們整個何家。何進之所以能夠走到這一步,完全是因為他有個好妹妹。這個妹妹被選進了皇宮,而且深得漢靈帝的寵倖。據說他們家之前是屠戶,可以想像其家族的社會地位並不高。如果沒有這個被皇帝寵倖的妹妹,何進說不定也就是個殺豬宰羊的屠戶。

圖4、大將軍何進

因為有了妹妹,何進被任命為郎中,後又做了虎賁中郎將、潁川太守。他妹妹生了皇子劉辯,加上被寵倖,由貴人被冊封立為漢靈帝的第二位皇后。何進這個哥哥沾著自己妹妹的光被招到朝中先後做過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黃巾叛亂起來之後,何進又被任命為大將軍,負責鎮守京城洛陽。因為提前發現了一場黃巾叛亂陰謀,平定有功,又被封為慎侯。

就這樣原本一名不文的何進,因為有個好妹妹,出侯拜大將軍,位極人臣。不過,從另一個側面看,看似柔弱的漢靈帝,把控朝局的能力並不是像我們想到的那樣不堪,硬是把自己寵倖的妃子的哥哥、一個寒族出身的何進放到了朝堂的最高處。

圖5、何進妹妹何太后

不但何進拜為大將軍,何進的弟弟何苗一樣步步提拔。在平定黃巾前已經是河南尹。潁陽有黃巾叛亂,何苗前去成功平定。之後何苗被封為濟陽侯,拜車騎將軍。就這樣,黃巾起義後,外戚何家正式成型,從一個屠戶之家,到有了一個皇后、一個大將軍、一個車騎將軍,成了盛極一時的外戚之家。

但伴君如伴虎,皇帝的心思是會變的。之前快速的提拔何家兄弟,是因為寵信何皇后;可當漢靈帝想立小兒子當皇帝的時候,自然第一個要消除掉的障礙就是要擁立另一個皇子的何氏家族。

不過何進的運氣也夠好的,漢靈帝就匆匆忙忙掛掉了。而何進得了賞賜,只是稍微的拖延了一下,就把漢靈帝拖掛了。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很難說的清楚。漢靈帝按理說正值壯年,半年前閱兵的時候還活靈活現,可怎麼就忽然掛了呢?

聯繫到何進被調動,其中是不是有疑點呢?何進當時要被調到西北,西北那邊有董卓。而就在之前,董卓連續兩次違抗朝廷聖旨,拒絕被調走。之後,在去並州當並州牧的路上又停下來等朝局變化。之後,就收到何進的密令。這些事裡面,是不是有關聯呢?

遠在東漢,史書留下的記載又有限。況且漢靈帝這麼一個沒啥作為,名聲又臭,放縱宦官的皇帝,是沒有人會去為他的死尋找原因的。真正重要的是,他死之後,誰當皇帝。接下來的皇位之爭,好戲就要跟著上演了。

【十八路諸侯】這一期就到這裡,下期繼續,,感謝小王子的校對。

關注【歷史深處】,一起品讀東漢末年的群雄爭霸,歡迎閱讀上一期《十八路諸侯》之七《東漢王朝剛服下州牧這副毒藥時“成效”異常好,變亂叛逆全搞定》。